一座高山镇的“热”突围

图片
图片
6月以来,全国大部分地区进入了“烧烤”模式,气温表现得相当“高调”。但在气温“狂飙”的同时,隐匿于高山密林间的庆元县百山祖镇依然惠风和畅,自有一片清凉。
  百山祖镇地处百山祖国家公园庆元片区最核心的区域,域内海拔1500米以上的山峰超过15座,其中百山祖主峰海拔1856.7米,是江浙地区第二高峰,被誉为“百山之祖”,夏季最热月的平均气温,只有22.2摄氏度。
图片
  当地民宿、农家乐的生意也因此风生水起。去年7月至9月,来自上海、杭州、温州、宁波等地的“避暑大军”在此集结,客房入住率达到了92%。
  现在正是实施新冠疫情“乙类乙管”后的首个“暑期档”,避暑游的热度开始不断飙升。作为集观光、文化体验、科普教育、休闲度假、研学旅游等功能为一体的旅游目的地,百山祖镇隔绝了酷暑高温的山水田园,被赋予空间理想和生活志趣,构建出与众不同的“夏日生态圈”。
图片
“天然空调”打卡清凉一夏
  住在海拔一千多米的高山上,早起第一件事就可以看日出朝霞。眼前就是花草,四周皆是景致,林中清风徐来,夜晚除了繁星,还有萤火虫的星星点点。
  百山祖镇的平均海拔1089米,是浙江省海拔最高的乡镇,所有的村都建在山腰上。90.6%的森林覆盖率,不仅成就了高负氧离子、空气清新的生态环境,还自带“清凉因子”天赋。
  “早晚有些凉,别忘了带上长袖外套哦!”最近,“百山人家”农家乐老板吴小英,总会在订房电话中提醒要来避暑度假的游客。她笑着解释,现在的夜里和早晨,气温只有16摄氏度左右,前来避暑的都市人要是毫无准备,容易感冒。
  早在1个月前,“百山人家”的30多张床位就被预定一空,订单一直排到9月。部分农家乐民宿也已经连续一个月挂出“客满”牌了。民宿负责人叶先洪说,来自杭州、上海、温州等地游客早就订完了整个暑假的客房。
  “过去20多年中,35摄氏度或以上的高温天,庆元年均只有11天,其中百山祖7月份的平均气温是22摄氏度。”庆元县文旅部门相关负责人一语道破游人纷至的奥秘。
  据统计,今年“五一”期间,到百山祖旅游的游客已经超过1万人次,旅游收入达110万元,这也标志着百山祖进入旅游旺季。
  “今年上海挺热的,春天已经需要开空调才能入睡,但百山祖还是这么凉快,到处都能吹到山风,夜里得盖床被子才能睡。”来自上海的叶先生告诉记者。无数和他一样来自长三角繁荣城市里的游客,在百山祖完成了从“闹市”到乡村的完美切换。
  “每年5月起,百山祖镇都会迎来全国各地的游客,农家乐经营户也都忙得不亦乐乎。捣黄粿、打麻糍、摘野菜、抓螃蟹、山地马拉松、广场舞、烧烤节等活动丰富多彩,游客在养生避暑的同时,还可以体验农事活动,融入农村生活。”据百山祖镇党委书记柳昌海介绍,今年当地新开办了3家农家乐,目前大伙儿正在筹备“合湖田螺节”,增强旅游活动的趣味性和交互性,“吸引更多游客来避暑旅游、休闲养生。”
图片
“研学之旅”解锁自然人文
  “它长得和熊猫一点也不像,为什么要叫它植物界的大熊猫呢?”6岁的琪琪好奇地问。
  这是琪琪第一次见到百山祖冷杉。琪琪的父亲吴先生,带着女儿来百山祖镇参加研学活动,让孩子学习动植物知识,“琪琪在百山祖国家公园自然博物馆里发现了很多从没见过的珍稀动植物,非常开心。”
  百山祖境内有2568种植物,2442种野生动物,256种大型森林真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百山祖冷杉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也是全球十大濒危植物之一,现全球野外仅存三株。此外,百山祖镇还是华南虎最后的栖身地。2020年以来,科考团队和专家在百山祖区域发现了百山祖角蟾、百山祖元蘑等9个新物种,不仅丰富了百山祖国家公园以及丽水全市域的生物种类目录,更成为了当地生物多样性保护能力提升的有力佐证。
  “旅游产品容易同质化,光靠‘老天赏饭吃’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整合本地自然资源,挖掘民俗文化,在参与性、体验性、独特性、吸引力上做文章。”百山祖镇副镇长吴明说,在不破坏原有资源的基础上,百山祖镇的旅游产业建设不是停留于表面的创新,更强调内容的注入,在保有实际生活状态的同时吸引更多青少年群体。
  除了自然资源得天独厚外,百山祖镇更是世界香菇的发源地和斋郎战斗的发生地,围绕这两个主题设计的夏日研学活动,也成了百山祖镇的新招牌。
  在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打赢“关键性一仗”的斋郎村,主题教育、红色研学、青少年夏令营等活动也已遍地开花,仅去年就开展了180多场次,参与人数超过了3万人次。
  “我们围绕村落特色,制定了多元研学主题方案,例如斋郎村的‘文化礼堂+红色故事会’,兰泥村的‘文化礼堂+寻访硅化木’,合湖村的‘文化礼堂+田螺养殖家’,龙岩村的‘文化礼堂+香蕈的古今’,黄土洋村的‘文化礼堂+宣讲’,三堆村的‘文化礼堂+高山农业’等,让孩子们在暑期获得科普知识的同时,培养社会实践能力。”吴明说。
图片
“反季蔬菜”赋能乡村振兴
  高山所特有的小气候优势,是平原地区无法比拟的。每年夏季,当平原地区的庄稼被炽热的太阳烤得无精打采的时候,百山祖镇的高山蔬菜正进入成熟期。这些绿色无公害的反季节蔬菜十分受人们的喜爱。每天清晨时分,高山蔬菜市场就呈现出热闹的景象,菜农们带着新采摘的蔬菜从四面八方赶来,蔬菜又通过市场运往全国各地。
  眼下,正值花菜成熟上市季,在百山祖镇斋郎村蔬菜基地里,一片片翠绿的菜叶中包裹着一颗颗硕大饱满的花菜。伴随着丰收的喜悦,30多名村民正有说有笑地收割、拢堆、搬运、分拣,将采收的花菜一筐筐装上车。
图片
  “今年花菜的产量非常好,全村产量保守估计有14万公斤。”斋郎村红土地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叶小忠说,今年是当地种植花菜的第18个年头,面积已超过150亩。得益于良好的自然条件和精细的日常管理,基地种植的蔬菜长势喜人。
  期间,在红土地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协调下,松花菜的育苗、除草、施肥、采收等各环节所需人工均由当地村民承担,直接带动斋郎村30余名村民长期就近就业,人均月增收2000元以上。
  独特的高山气候不仅让菜农走上了致富路,更吸引了外来资本入驻,构建起蔬菜贩销平台。
  “去年以来,我们充分挖掘‘党建+乡贤’新动能,以竞聘的方式引进浙江乐氧软件公司负责人成为乡村振兴合伙人,累计投资420余万元,搭建百山祖‘1856’优质农产品供应链平台,以‘标准化生产+现代化经营’的模式打造独具特色的农业产业基地。”百山祖镇强村公司负责人吴继金说,百山祖镇农业产业概括起来有“五朵金花”——黄水锥栗、合湖田螺、高山油茶、高山蔬菜以及一批小而精的特新优产业,“每个产业在庆元乃至杭嘉湖地区都小有名气。”
  产业的致富带动力不容小觑,仅四季豆一项,就在当地带动就业1000余人次,吸纳贫困户76户、142人参与种植,带动农村留守老人增收300余万元。
  “有了国家公园的IP加持,我们更有信心实施品牌战略,打响‘百山祖1856’优质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挖掘好产品潜在的经济价值,不断提升生态、特色农产品的认知度、美誉度和附加值,让这里的山、水、空气、湿地、高山果蔬、五谷杂粮等,都成为百山祖人创业路上的‘财富泉‘幸福花’。”谈及未来发展,百山祖镇镇长毛琼飞信心满满。
图片
文章来源:源新闻·丽水日报、掌上庆元  张李杨 吴丽萍  吴惟民 
责任编辑:孙蓓蓓  编辑:施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