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小店火了,别人卖不出去的东西,这里也能卖出去

“叮,您有新的外卖订单,请及时处理”——
6月18日,位于武汉卓刀泉东二路的吉慕超市,外卖订单提示音此起彼伏。店员接过订单,拿着购物袋穿梭在密密麻麻的货架间,迅速拣好顾客下单的商品,放至超市门口的取货架上。
两三分钟后,骑手们便陆续前来取货了。零食饮料、日化美妆、服饰鞋帽、电子家电、办公用品、宠物用品……数千种品类的商品,半小时就能从这样一家不起眼的超市,送到消费者手中。
图片
骑手正在取货
以往在线下门店卖得并不好的小众商品,反而成了线上的爆款,停车桩、灭火器、打包纸箱、拐杖等线下不常见的商品,也意外的卖得不错。
今年, “即时零售”首次亮相中央一号文件,文件表述:“全面推进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共同配送、即时零售等新模式”。事实上,这种“线上下单,线下30分钟送达”的新型零售业态早已在一二线城市成为刚需,如今则逐步向县城渗透。
即时零售,万物到家。零售行业悄然发生新变化。
从3C数码转型做新零售
李星是吉慕超市的创始人,7年前,他从3C数码行业转型,开始做零售。
“大学毕业后,就在广埠屯做3C数码销售,当时还是线下电子产品销售的黄金期。后来自己开始创业,但慢慢地发现,越来越多消费者开始从网上下单买电脑了,再加上数码产品周转率低、资金需求高,所以决定转型到零售行业试试,趁着年轻再拼一拼。”李星说,做3C行业的经历让他觉得,线上零售会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风口,将线上经营作为门店的重要一部分。
2016年吉慕首家便利店在武汉开业,成为当时武汉屈指可数的接入线上外卖平台的便利店。“那会儿超市上线外卖平台还比较少,感觉是个好机会。”
一开始,店里外卖订单不多,一天只有几十单。直到2019年,随着即时零售的发展,人们“外卖点万物”的习惯逐渐养成,便利店的线上订单开始爆发式增长。
但慢慢地,李星发现,线下实体店的容量有限,而线上订单对商品品类的需求又很广,两头一起做不仅效率低,也无法兼顾顾客需求。“我琢磨着,又该转型了。”
图片
吉慕超市武汉卓刀泉店内
2021年,美团闪电仓开始在武汉试点,这让当时正愁如何转型的李星觉得是个好机会,当即便决定加入,专注线上生意,主打数字零售、即时配送。
门店从武汉拓展至全国
“美团闪电仓模式能弥补传统实体便利店的很多短板。”李星说,首先就是场地成本大幅降低,单店投入变少了。
极目新闻记者看到,吉慕超市卓刀泉店所在地,并不是闹市的临街门面,也不属于商圈“黄金地段”。与传统便利店相比,店内装修朴实无华,但货架上摆得满满当当。
“线上销售对地段需求很灵活,不需要热门地段黄金门面,可以用更少的租金租更大的门面。”李星说,由于不做线下生意,店内的格局也很简单,主打能装更多的货,最大的装修支出就是购置货架,“200平方米的店铺装修成本只要2万元,是线下便利店的1/10。”
商品种类自然也更丰富,经营品类也发生了变化。“以前店里商品种类不过千余种,现在100多平方米的店铺,有5000多种品类的商品。零食饮料、日化美妆、服饰鞋帽、办公用品、宠物用品、旅行用品等,可以说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李星说,门店24小时营业,夜间订单很多,以往在线下门店卖得并不算好的小众商品,反而成了线上的爆款,停车桩、灭火器、打包纸箱、拐杖等线下不常见的商品也意外的卖得不错。
很快,吉慕单店日订单量就突破了300单。这让李星对美团闪电仓充满信心。
目前,吉慕超市已经在武汉有20多家门店,即时配送可以覆盖武汉主城区。他也开始走出武汉,发展三四线城市的下沉市场,并向全国拓店。
截至目前,吉慕已在全国9个省份15城市已拓展了60多家门店。所有门店日订单约1.6万单,月订单约48万单,订单月环比增长超过了100%。“我们期望,随着即时零售的发展,未来我们的单店日订单量能超过1000单。”
数字化助力全流程管理
美团闪电仓的出现,在给消费者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不少像李星一样的便利店主,提供了机遇。
“以前特别不理解为什么只做线上,等自己尝试了之后才觉得‘真香’。”90后王博闻是星闪GO超市的负责人,目前已在湖北襄阳开了4家店,还有一家正在筹备中。
王博闻告诉极目新闻记者,与美团闪电仓合作后,最大的感触就是,能为顾客个性化消费提供更多选择。“除了线下便利店有的快销品品类外,美妆、旅行、婚庆、母婴等用品我们都能提供。”他说,24小时全天候营业,半小时就能配送到家,“顾客开会时忘了准备文件夹,下单后很快就能送到,夏天深夜想买蚊香、花露水,别的店都关门了,但我们能马上送到家。”
王博闻介绍,目前单个门店的最大辐射半径在周围10公里,主要配送范围在3-5公里,“15岁至45岁的顾客是主要客户群体,商品热销程度会随着时令的变化而改变。”
在商品品类的调整上,美团也提供了数据化服务。“美团的‘牵牛花’商家端APP,可以清楚看到门店销量、库存信息以及热销商品。”王博闻说,平台还会告诉商家同城市热销商品、用户常见热搜词等数据,让门店运营更有规划、商品品类更精准。
图片
美团“牵牛花”商家端APP可查看库存等信息
对此,同在襄阳的美团闪电仓商家老板肖克平也有类似的感触。
2016年,肖克平在襄阳开了一家线下便利店,“慢慢地,一线城市开始做线上便利店了,消费者对线上购物的时效要求也从三天送达缩短到次日达、小时达。”他觉得,线下客流有限,从线下进军线上,或许是不错的选择。
2022年,肖克平开了美团在襄阳市合作的第一家线上仓储式超市——可对超市,美团为其提供零售数字化解决方案,订货、收货、入库、摆货、分拣、打包实现大数据全流程管理。
图片
骑手在可对超市取货
“以前专注开线下超市,从没想过零售能这样干,和传统超市相比,投入少了、风险小了,净利润变高了。”肖克平比较了一番:“传统线下小超市,商品顶多不过千余种。现在数字化的库位管理提高了货物种类上限,虽然我们店上下两层仅有300平方米,但目前上架了近5000种商品。”
数据管理还有效帮助门店缓解了原先货物积压的问题。“爆款的多购置,卖不动的就下架。门店开业以来,我们共调整优化近6000种商品,这在线下超市是不敢想象的。”肖克平感慨道,目前单月订单量大概在7、8千单,月销售额最高可达20万元,平均也有十七八万元。
“数字零售是一片广阔的蓝海,在平台的扶持下,我还计划着向武汉周边城市拓店,发展下沉市场。”肖克平说。
50亿扶持即时零售商家发展
极目新闻记者走访发现,美团闪电仓商家大多商品丰富,单仓SKU能达到4000个以上,能够满足消费者各种需求;在体验上,大部分能够做到24小时营业,最快30分钟送达,依靠数字化系统提高服务效率,让消费者更快地享受到即时达服务。
图片
吉慕超市武汉卓刀泉店店长在查看订单
这也满足了众多年轻消费者的需求。即时零售通过满足居民非日常时段(22时至次日8时)的消费需求带来消费增量。同时,帮助消费者触达更大范围的商超店铺,将商超店铺的距离从1公里扩展至3至5公里,进而扩充消费者的产品选择范围,拉动消费。“现在,消费者夜间购物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即时零售业态催生的美团闪电仓新供给模式,通过与即时配送服务以及24小时便利店的联合,为人们提供全天候商品供给。”美团相关负责人说。
据介绍,美团闪电仓的合作模式是平台与合作商共建,依托美团的流量和配送系统,合作商搭建前置仓,把商品供应链采购齐全,同时做好仓内作业。未来三年,美团闪电仓将拿出50亿元来扶持业务发展,希望未来能有1000家以上年流水1000万元以上的商家,200家亿元以上流水的商家和10家10亿级的商家。
业内人士表示,线上新业态和线下传统零售业态对消费的满足和激发效应更加明显,可在助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的同时,加强“半小时线上便民生活圈”建设,帮助商户尤其是社区周边中小门店上线即时零售业务,实现多种类居民消费品的“线上下单,半小时送达”。这既可以在线下商业设施建设成本高的区域充分利用原有商超、社区便利店、生鲜店等存量市场主体的服务能力,提高零售网点的覆盖范围,又能更好地满足部分习惯于线上购物或出行不便消费群体的便利化需求,更好实现对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
 记者了解到,今年4月开始,美团闪购启动了“即时零售 生态共建——2023美团闪电仓城市峰会”项目,该项目用走进城市的方式,深入与本地零售同仁交流探索即时零售生态的新模式、新需求、新市场, 共建即时零售新供给生态底座,助力本地零售业的丰盛繁荣。
 据悉,“2023美团闪电仓城市峰会-武汉站”将于6月20日下午在武汉光谷皇冠假日酒店举办。此次峰会将围绕即时零售行业现状分析、用户变迁带来的市场变化以及美团闪电仓赋能体系展开,同时,湖北优秀商家代表也将带来即时零售实践分享。
极目新闻记者 康旭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