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石最新演讲:房地产市场不是结束了,而是刚开始!

图片
“房地产市场不是结束了,而是刚刚开始。”
“万科当前仍处于痛苦的转型中。”
6月18日,万科集团创始人兼董事会名誉主席、万科公益基金会理事长王石发表了一场信息量很大的演讲。
他指出,万科当前仍处于痛苦的转型中。房地产的调整不是说做其他的去了,还要做房地产,但更多的是如何做好建筑方面的经营,这是万科考虑的。
图片
王石:房地产市场不是结束了,而是刚开始
社会普遍关心的,还是房地产。近期,外媒频繁曝出中国一揽子经济重磅刺激政策呼之欲出,顶着压仓石和顶梁柱的房地产就是重头戏。
这个节骨眼上,王石拿捏得的确精准,“谈房地产,我最有发言权”。
与外界认为“房地产倒了,完蛋了”等市场观点完全相反,他却公开说,“房地产不是结束了,而是刚刚开始”。
王石的逻辑也很好理解,就像A股大盘一样,玩高抛低吸短线炒作,以后就赚不到钱,要赚钱就得长期持有,做价值投资,靠企业持续稳健分红获利。
他认为,中国的房地产居住占了很大比重,高速增长、高速发展时代已经结束了,但并非房地产企业就没有市场了。
“我们参照日本的大和房屋,该公司曾经是日本三大住宅开发商之一,30年前它的主要收入75%是来源于买地、建房、卖房、经营,酒店、商场出租等其他服务收入不超过25%。30年过去了,服务收入现在已经占到了大和收入的76%,而买地盖房、建房、销售才占到24%。”
服务收入将会成为房地产公司今后的收入渠道之一。也就是说,自持性优质资产的经营性收入,为房企贡献收入及盈利的比重会越来越大,卖房等赚差价的销售型收入占比会不断下降。
王石说,“房地产调整后,不是说做其他行业去,而是还要做房地产,但更多的是如何进行建筑上的经营,这是万科考虑的。”
实际上,当前华润、万科、龙湖、新城等一线房企都在加速转型,大幅度提升商业、公寓、物管等经营服务类业务规模。
以万科为例,2022年总营收5038.4亿元,同比增长11.3%,其中经营性收入512.6亿元,同比增长23.1%,也就是说,该部分收入增速明显,但占集团总收入的大概十分之一。
细查万科500多亿经营性收入构成,万物云收入贡献破300亿元,其次是万科商业,收入逾87亿元,再次就是物流和泊寓,都在“30亿+”量级。
此外,王石还举例,比如与房地产相关的仓储和物流行业。目前,世界最大仓储物流公司普洛斯的最大股东是万科。此外,万科还购买了泰国的冷链公司。“现在在中国的仓储物流行业,万科绝对排在第一位”。
万科当前仍处于痛苦的转型中
当下的中国房地产市场正经历困难时期。作为行业龙头企业,2023年1月~5月,万科累计实现合同销售面积1045.1万平方米,合同销售金额1677.9亿元,同比减少0.19%。
谈及目前万科的发展,王石认为,还是在非常痛苦的转型当中。他分析称,据不同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城市人均住房面积约为42平方米~47平方米,“按照这样一个标准,已经是超前的了,在发达国家中也是不逊色的”。
王石回顾2018 年万科提出“活下去 ”的口号,引发舆论哗然:万科都活不下去了,那房地产行业谁还能活下去?
在此次创新年会上,王石再次提及这一口号。“实际上我们当时是三句话:第一句话叫‘活下去’,第二句话叫‘活得久’,第三句话是‘活得好’。我们的目的是活得好,但是活都活不下去了就不存在活得好了。活下去还得活得久,不能活得昙花一现,这就是为什么 2018 年万科提出这样一个口号。”
王石表示,为什么2018年万科提出这样一个口号?“万科每年在年会上都会提出一些不同针对性的口号。2018年过去了,2019年小阳春,2020年疫情,之后我们会发现整个地产发生逆转,万科当时提的看来是有先见之明。”王石说。
同时,王石也提到了房地产市场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他表示,房地产市场需要更加注重人民群众的需求,提供更加多样化和质量优良的产品。此外,也需要加强监管,防止市场过热和投机行为,确保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无疑,王石的观点提醒我们要客观看待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作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房地产市场对于经济增长、就业和社会稳定都具有重要影响。尽管目前该市场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但发展潜力仍然巨大。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说,从5月份的情况看,房地产市场总体平稳。从价格看,5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基本稳定。其中,一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涨幅回落,二三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降势趋缓。
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指出,总结今年前5个月的全国房地产市场数据,可以看出供需两端都相对冷。销售数据不佳还表现在大城市郊区楼盘也出现了销售困难的问题。
“提振销售是根本,若销售不好,单纯出台降低利率、扩大公积金等金融类政策,意义其实不大。各地不能简单停留在政策放松的层面,当务之急是加快出台各类更有实质性的政策,给愿意购房的人打开顺畅渠道,唯有激活购房需求,才能带动开发投资端和企业资金面的恢复。”严跃进称。
此外,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则认为,目前全国楼市的调控政策出现分化,一线城市没有明显调整,而三四线城市政策影响已经减弱。
按照其说法,经过2月份和3月份的释放,市场需求开始有所减少,4月份整体市场成交量环比3月份出现明显的下调,5月份继续退热。普通消费者收入上涨有限,且在经济波动的情况下,买房意愿不足。
王石:绿色建筑方面万科到现在还是遥遥领先
“转型当中如何绿色低碳?就是ESG企业社会责任怎么转成商业化,我现在考虑的,我现在所做的。如何把这方面商业化?我个人认为2020年10月份这是一个转折点。转折点就在于中国在联合国非常明确的公布我们的双路线图,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也非常明确的感觉到这样一个经济转型到了碳中和经济时代。”王石说。
为什么觉得转型到了碳中和经济时代?王石表示,自己从09年参加哥本哈根的气候大会开始,以后每年都参加,一直参加到现在,而且会带领中国的企业家团,09年带着中国企业家团代表近100家企业,到了COP25的时候,已经代表中国参加企业人数是100万家。
“说到100万家大家都觉得人数不少,但是你们知道中国企业多少家呢?是4000万家,100万家是非常小的数,显然这是远远不够的。”王石说。
那么这带来的商业机会是什么呢?王石表示,自己去年就把万科的总部给租下来了,来做微电网和碳汇资产管理。
“我2017年退休了,上市公司我不能说我搞公益我就来用,总部6年前搬走,我把它租下来进行个人投资、装修,10月份完工。还没完工当中,我就把我的项目在海外进行推广。那我做的是什么东西呢?就是城市社区低碳、绿色情况下,第一搞微电网,第二搞碳汇资产管理。所谓的微电网就是自愿减排,我们知道自愿减排的好处是什么呢?让你感觉到你代表着未来,万科搞住宅产业化,搞PC是在当时不被认知的情况下做的,我就认为这是代表未来,这个未来就是简单的一种长期主义,但是真正的PC,住建部开始推广搞的时候,万科走在前面。”王石说。
王石表示,在绿色建筑方面万科到现在还是遥遥领先。
“简单举一个例子,2021年整个第三方认证的房地产发展公司碳减排量,从第一到一百位,第一位的碳排放是第一,这跟碳排放量是正关系的。很有意思的是,2021年碳排放量第一的是恒大,第二是碧桂园排放量是第3,到了第三万科的排放量排到了第21位,那我们知道意味着什么?显然万科这么多年坚持的低碳、绿色、环保,已经成为一种竞争力。不仅仅是美誉度,不仅仅是企业社会责任,成了一种竞争力。”王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