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林肯推迟四个月终访华,中美高级别对话大幅恢复,积极互动有“补课”意味

文/亦凡 嘉沐
编辑/漆菲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的中国之旅姗姗来迟。
6月18日至19日,布林肯到访北京,这是他首次以国务卿身份访华,他也是自2018年10月以来访问中国的最高级别美国官员。
19日下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布林肯举行会晤。双方在人民大会堂进行了约半小时的会晤。会场中间,一排荷花已经开放,非常显眼。新华社形容,“荷”与“和”“合”谐音,“期待中美两国和平共处、合作共赢”。
图片
与中国国家主席会谈时,会场中间摆放着荷花,寓意和平与合作
中国外交部在介绍布林肯访华情况时表示,习近平主席礼节性会见布林肯国务卿,高屋建瓴阐明对稳定发展中美关系的原则立场,提出战略性、指导性意见。访华期间,布林肯还分别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办主任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秦刚等中方高级官员会面。
各方原本并未对这场访问抱有太高期待,中方曾明确称“当前中美关系处在建交以来的最低谷”,但从结果来看,双方的评价均十分积极——中方表示,会见会谈是“坦诚、深入、建设性的”,并达成了一些积极共识和成果。“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双方同意落实两国元首巴厘岛会晤时确定的共识,回到会晤确定的议程。”布林肯亦在19日晚的记者会上说,在过去两天里,美中关系向前“迈出了积极一步”。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刁大明向《凤凰周刊》总结说,布林肯此次访问达到预期,其有三重意义,“第一,标志着中美关系在陷入最低谷的情况下,两国外交领域的高级别对话及互动得到明显恢复;第二,为未来一段时间稳定中美关系进一步明确路线图;第三,针对性讨论了中美间的当务之急,即回归到两国元首巴厘岛会晤共识上来的重要议程以及人文社会交流、客运航班等具体问题”。
图片
秦刚外长在钓鱼台国宾馆欢迎布林肯到来
同中方领导人会面“释放了重要信号”
自布林肯确认访华行程后,是否能与习近平主席会面成为美国舆论最关注的事情。
在美方既定的行程规划中,并没有这一安排,但有多家外媒透露,布林肯本次访问有机会见到习近平。据美国《纽约时报》报道,2018年特朗普时期的国务卿蓬佩奥访华时,曾与习近平会面。
布林肯过去在多个场合见过习近平,并有过不少次交谈。2011年他在陪同时任美国副总统拜登访问北京和成都时,就结识了时任中国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布林肯当时担任美国国家安全顾问。
直到正式会面前一小时左右,美方传出消息,布林肯将于北京时间19日下午4时30分与习近平会面。新华社稍后也证实了这则消息。据美国国务院的官员说,会面从4时34分开始,于5时9分结束。
在开场白中,习近平说,此前中方已经与布林肯进行了长谈,“总体上,双方谈得是坦诚深入的”,“双方同意共同落实好我和拜登总统在巴厘岛会晤时候达成的共识,双方在一些具体的问题上也取得了进展,达成了共识,这很好”。习近平还说,“国与国交往总要相互尊重,以诚相待。我也希望国务卿先生这次访华能够为稳定中美关系多发挥积极作用。”
习近平强调,世界需要总体稳定的中美关系,中美两国能否正确相处事关人类前途命运。宽广的地球完全容得下中美各自发展、共同繁荣。
诸多外媒用“出人意料”“惊喜”来形容这次会见。很多媒体评价说,这无疑为中美关系释放了重要信号。
经中美双方商定,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于6月18日至19日访华。
美国当地时间6月16日晚间,布林肯乘专机出发,经停阿拉斯加后,在北京时间6月18日早晨7时抵达北京。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和中国外交部美大司司长杨涛到机场迎接。
首场会谈,他与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秦刚举行会晤。布林肯于当天下午2时30分抵达钓鱼台国宾馆。据现场画面显示,秦刚在国宾馆其中一栋别墅的门口迎接,布林肯下车后两人握手致意,随后边走边以英语轻松寒暄,秦刚问候布林肯的长途旅行是否顺利,布林肯回应“非常好”。
图片
布林肯与秦刚举行会谈
接下来,双方举行了超出预期时长的对话,总计五个半小时,比原计划长了1个小时。会谈结束后,两人共进工作晚餐,直至当天晚上10时30分,美方代表才驱车离开。
根据中国外交部网站发布的会议纪要,秦刚在会谈中说,中方致力于构建稳定、可预期、建设性的中美关系,希望美方秉持客观理性的对华认知,与中方相向而行,维护好中美关系的政治基础,冷静、专业、理性处理意外偶发事件。
毋庸置疑,中国的核心利益和首要关切始终是台湾问题,这是去年巴厘岛会晤时提出的“第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也是布林肯与秦刚此次对话的主要议题之一。
秦刚就台湾问题等“中方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阐明严正立场,提出明确要求。他指出,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中美关系最重大的问题,也是最突出的风险,中方敦促美方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将不支持“台独”的承诺真正落到实处。
然而,美国国务院发布的会见纪要中,并没有明确谈及台湾问题,仅是概括性地表述称,“国务卿提出了一些令人关切的问题”,双方“应在利益一致之处就共同的跨国界问题探索合作机会”。
6月19日晚,在美国驻华使馆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布林肯再度提到美国在台湾议题上的态度,“我重申,美国长期以来的一中政策没有改变,仍以‘与台湾关系法’和三个联合公报为指导,我们反对任何一方为满足需要而做出单方面改变。”
图片
访问结束后,布林肯在美国驻华使馆举办新闻发布会
随后,布林肯在回答美国媒体提问时谈到,“拜登总统坚信,过去50年来我们与中国关系中很成功的一点就是负责任地处理台湾问题。我们依然认为这至关重要。”
但在中方看来,无论美国在台湾问题上作何表态,都并未落到实处。王毅曾经指出,美方相关表态“始终飘浮在空中,迟迟没有落地”。
这让外界对于台海局势的观感显得格外消极——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甚至做出论断称,如果中美紧张关系持续,可能在台湾海峡爆发军事冲突。他形容,中美两国都已“站在悬崖顶上”。6月7日,基辛格在接受彭博社采访时说:“就当前的关系轨迹而言,我认为有可能发生一些军事冲突。但我也相信当前的关系轨迹必须改变。”
图片
基辛格接受彭博社专访谈到台湾问题
访华目的:“确保竞争不会演变成冲突”
访华前夕,布林肯在华盛顿招待了来访的新加坡外交部长维文。维文促请外界不要对布林肯的访华抱有过高期望,以免给他太大的压力。他还笑称,“请不要把太重的担子压在(布林肯)可怜的肩膀上。事实上,外交官需要时间和空间,有时只求有一些安静的时间来进行真诚对话,而不必每隔一两个小时就发一条推特帖文。”
避免在双方最关切的问题上发生冲突,正是布林肯此访以及两国外交官们保持沟通的要义所在。“我来北京是为了强化高层沟通渠道,明确我们的立场、意图、存在分歧的领域,在共同挑战上利益一致时寻找合作领域。”他在使馆举行的发布会上强调,“高层的直接接触和持续沟通是负责任管理分歧的最好方式,确保竞争不会演变成冲突”。
中方在两国外长会面后的纪要中也指出,双方同意保持高层交往,继续推进中美关系指导原则磋商。
值得关注的是,虽然布林肯此行不为解决微观问题而来,但双方在会面中依然提及不少具体议题。比如同意鼓励扩大两国人文和教育交流,就增加中美之间客运航班积极探讨,欢迎更多学者、学生、工商界人士到彼此国家互访,并为此提供支持和便利。
疫情暴发以来,由于两国间航班数量锐减,双方自由交往的渠道受到很大限制。疫情前,每周有约330个航班往返中美之间,如今仅余24个航班。
此外,双方也谈论了地区安全、禁毒、气候变化、全球宏观经济稳定等议题。美国官员形容,布林肯与秦刚“准备充分”,这是一次“真正的对话”,并以“直接”形容这场会谈。
图片
布林肯访华前,美国国务院网站背景更换为北京王府井街景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米勒(Matthew Miller)在会后表示,美中外长进行了“坦诚、实质且具建设性”的会谈,并指布林肯会中强调了外交的重要性,以及在所有领域的课题保持开放的沟通渠道,以减少误解和误判的风险。
米勒说,布林肯还邀请秦刚到华盛顿继续磋商,“他们同意在双方合适的时间安排互访”。中方发布的消息也证实,秦刚表示愿在双方方便时访美。
德国马歇尔基金会印太研究主任葛来仪(Bonnie Glaser)谈到美中公布的对话纪要时指出,美中会谈比她预期的要更加积极,中方表明致力于构建“稳定、可预期、建设性”的中美关系,“这很重要”。美方提到双方举行了“坦诚、实质且具建设性”的会谈,虽然没有提及“合作”一词,但仍显正面。
6月19日上午,布林肯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办主任王毅举行了约三小时的会谈。王毅表示,国务卿先生此次北京之行正值中美关系处在一个关键节点,需要就对话还是对抗、合作还是冲突作出选择。
图片
访华第二天,布林肯与王毅会面
他还强调,中美关系陷入低谷,根源在于美方抱持错误的对华认知,导致错误的对华政策。
“中美关系要止跌企稳,当务之急是把两国元首共识真正落到实处。中美关系要行稳致远,最重要的是把习近平主席提出的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原则作为根本遵循。”
王毅也谈及台湾问题,并要求美方停止炒作“中国威胁论”,取消对华非法单边制裁,放弃对中国科技发展打压,不得肆意干涉中国的内政。他还敦促美方,不要拿国强必霸的模板来镜像中国,不要用西方传统大国走过的轨迹来误判中国。
美国国务院前高级官员丹尼尔·拉塞尔认为,布林肯的这次访问对双方都有利。他认为,这次访问不会解决中美之间的最关键问题,“但访问很可能重启急需的面对面对话,并发出一个信号,即两国正从面对媒体的愤怒言论转变为更加冷静的闭门讨论”。
中美近期积极互动有“补课”意味
美国国务卿的中国行,本该在今年2月。当时,美国政府透露了布林肯的访华计划,但因为一个不期而至的气球,让这一计划被搁置。
因此受到冲击的,还有元首会晤后稍有起色的中美关系。去年11月,中美元首在巴厘岛会晤,这是两国领导人疫情以来的首次面对面接触,双方正走出时任众议长佩洛西窜台带来的阴影,因此备受期待。两国元首同意双方外交团队保持战略沟通,开展经常性磋商,并就其他合作交往达成一致。
图片
去年11月,中美元首在巴厘岛举行面对面会晤
布林肯的访华本是巴厘岛会晤的跟进举措,然而,中国民用无人飞艇在2月初飞入美国上空,美国指责称这是间谍气球,并做出系列过激反应,包括取消布林肯的访问计划。
中美关系再度急转直下,直至四个月后,布林肯终于踏上访华之旅。促成其访华条件与氛围的,则有多重因素。
刁大明分析称,“较为明显的是今年5月以来,中美之间加速互动,双边关系有了积极发展。”
5月10日至11日,王毅同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在奥地利维也纳会晤;5月25日,中国商务部长王文涛赴美参加亚太经合组织贸易部长会,分别与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贸易代表戴琪举行会谈;6月2日,中美两国防长在香格里拉对话会上微笑握手,长达约10秒,虽无实质性交流但仍引起外界关注。
图片
中美防长在香会握手
“美国在各个领域对中国都有所求,因此希望进行对话沟通,包括国际环境、经济金融领域、国内政治、环境问题等。特别是国际环境上,如果乌克兰危机延宕到明年选举年,对拜登来说会产生比较大的压力,他也希望中方在今年继续发挥劝和促谈作用。”刁大明进一步分析说,“与此同时,中方也本着负责任的大国态度,从两国人民和全世界福祉的角度出发,同美方进行沟通。”
图片
王毅与沙利文在奥地利会面
过去这些天来,美国政府明显改变风格,有意淡化意外事件对中美关系的影响。
6月初,据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中国在古巴设立情报基地监视美国,却遭白宫反驳称,相关报道不准确,并强调,这不会改变拜登政府寻求与中国保持沟通渠道畅通的努力,也不应对布林肯访华造成影响。
对于无人飞艇事件,拜登也在近期重提,旨在减少对双边关系的伤害。6月17日,布林肯抵达中国前夕,拜登谈到无人飞艇时称:“我认为(中国)领导层不知道它在哪里,不知道里面是什么,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更像是令人尴尬而非故意为之(的事情)。”
但恰恰是2月美国政府对此事过度反应,才导致在巴厘岛会晤后中美关系本应向好的态势被影响。
“对于美国决策者而言,本应更好发挥在国内的政治影响力,才可能不受负面舆论制约,而不是放任舆论发酵,秦刚国务委员兼外长在5月8日会见伯恩斯以及此次会见布林肯时都反复强调,希望美国能够以冷静、专业、理性的态度处理中美关系中的意外偶发事件,不要让美方国内政治的因素来小题大做、制造事端。”刁大明说。
“总而言之,中美关系应该逐步回到巴厘岛会晤所开启的积极状态。”他指出,“如果没有无人飞艇被美方国内恶意政治炒作的话,积极态势会在今年较早时候开始。现在的双边积极互动,本身也有一种美方必须尽快‘补课’的意味。”
谈论无人飞艇事件时,拜登还表示,他希望能在“未来几个月”同中国领导人会面,“讨论我们之间存在的合理分歧,以及该如何相处”。
今年9月,二十国峰会(G20)将在印度新德里召开;而在11月,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将在美国旧金山举办。外界高度关注,这两场国际会议期间,中美领导人能否实现面对面对谈。
图片
APEC峰会将于11月在美国旧金山举行
刁大明认为,5月以来双方互动氛围相对比较积极务实,布林肯此行后,如果这种比较稳定的态势延续下去,更高层次的沟通互动也会水到渠成。
目前可知的是,未来多位美国官员或将赴华访问,包括财政部长耶伦、商务部长雷蒙多和总统气候特使克里等。布林肯亦透露,在未来几周内,其他中国高级官员将访问美国。
布林肯访华前后兼顾拉拢盟友
2月的中国行搁置后,布林肯一直马不停蹄,游走于盟友和希望拉拢的国家之间,抵御中国影响力的目的不言自明。
布林肯访问前夕,正在东京访问的美国国家安全顾问苏利文5月16日表示,美国并不预期国务卿布林肯访问中国期间,与后者的关系会出现任何突破。苏利文还说,对美国来说,更重要的一场外交活动是印度总理莫迪下周的访美行程。
而在前往中国途中,布林肯还与日韩同行通了电话。美国国务院在其与韩国外长朴振的通话新闻稿中称,美国致力于“负责任地管理美中关系”。
今年,七国集团峰会(G7)在日本广岛举办,达成的联合公报中有21处提及中国,美国希望以此制造抗衡中国的共识。峰会期间,美澳印日还举行了“四方安全对话”(QUAD)会议,在印太地区针对中国的意味明显。此前,布林肯还曾前往越南河内,庆祝美越两国建立全面伙伴关系10周年。
图片
今年G7峰会在日本广岛举办
而中东作为美国传统势力范围,如今也让华府愈发担忧,中国不仅与这里有着强劲经贸往来,还发挥了越来越显著的外交作用。6月7日,布林肯对沙特进行访问,意在维系美沙关系,他是今年3月以来到访沙特的第三位美国高级官员。
图片
6月初,布林肯访问沙特
布林肯与沙特领导人讨论了深化经济合作、清洁能源和技术等议题,并希望促进沙特与以色列关系正常化,但强化华府对沙特的影响力,显然是为了消解中国与此地的关联。
自去年年底以来,中国与沙特间的关系愈发紧密,这一点不仅体现在两国的石油贸易上。
去年12月,习近平访问沙特,与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会谈,沙特以热情姿态欢迎,这与拜登到访时的尴尬碰拳形成鲜明对比。
今年3月,沙特与伊朗在中国斡旋下达成协议,恢复中断了七年的外交关系。两大宿敌在北京实现戏剧性和解,是中国在中东取得的重大外交成果,也必然让美国忧心。
图片
沙伊两国在中国助力下达成和解
布林肯在访问沙特时强调,美国不要求任何人在美中之间做出选择,但华盛顿智库保卫民主基金会 (FDD) 高级顾问理查德·戈德堡表示,阻止沙特与中国建立更密切的关系可能是布林肯此行最重要的内容。
中国还期望调解该地区的另一项重大危机,即巴勒斯坦问题。今年4月,秦刚与巴以双方外长通话,希望助推双方和平。此前,中国还派遣中东问题特使翟隽前往该地区,与相关事务负责人进行会谈。
6月14日,巴勒斯坦总统马哈茂德·阿巴斯访问中国,两国元首宣布建立中巴战略伙伴关系,习近平还在会谈中就巴勒斯坦问题提出三点主张。斡旋巴以冲突,或许是中国在中东创造和平的下一个目标。
访华行程结束后,布林肯的下一站是传统盟友英国。他会在伦敦出席乌克兰复苏会议,并表示有机会将在该场合向盟友和伙伴们介绍访问情况。
在寻求对话的同时,美国遏制中国的手段也从未停歇。不久前,美国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投票通过一项名为“结束中国的发展中国家地位法”的法案。而在5月中旬,美国商务部将43个实体列为出入口管制黑名单成员,理由是它们涉嫌招募西方机师培训中国军事人员或开发高超音速武器等,在这些实体中,有31个是中国实体。据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抨击美方为了打压中国“歇斯底里,不择手段”。
除了拉拢盟友遏制中国,美国短期内料将不会改变对华政策。会谈结束后的记者会上,布林肯虽称与中国“不脱钩”,但他也说,“在许多问题上,我们存在深刻甚至激烈的分歧,我们将始终采取最优行动来保护美国人民利益。”
而高科技领域就是其中之一。拜登政府已寻求让荷兰、日本和韩国等国与美国一起限制对中国的芯片相关出口。华盛顿还一直设法限制对中国敏感技术的投资,美国希望这一行动也能得到其欧洲和亚洲伙伴的支持。
布林肯在回答凤凰卫视提问时表示,限制向中国出口芯片和高科技领域投资并非“试图遏制中国和进行经济脱钩”,而是在供应链问题上“实现去风险化和多样化”。他说,中国这样的主要经济体的增长符合美国利益,但美国不能向中国提供可能被用来对抗自己的技术,“我们将会且有必要采取措施保护我们的国家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