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余文化全国征文大奖获奖作品选登!

留余文化征文大赛大奖揭晓
近日,由县政协、县留余文化促进会与《今古传奇》杂志社联合举办以留余文化为主题的征文大奖赛在湖北武汉揭晓。
      本次征文活动共计收到1035篇来稿,经过主办单位组织评委、专家,对参赛的全部作品和文集,进行了公开公正公平的严格评选,最终评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优秀奖10名以及入围奖20名。
       从今天开始,名城霞浦公众号将陆续推出这些获奖的优秀作品,以飨读者。本期给大家推荐的是入围奖其中的2篇作品。
●入围奖作品:
1、《南宋名臣王伯大赋》(赋体) 湖南 龙健
2、留余铭里涵养的万丈光芒(散文)山东  王德新
图片
03
留余文化,编织日子的色彩(散文)
天津 胡庆军
很多时候,面对生活我们要学会留余,让日子里书写的故事,去把所有的色彩呈现,这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智慧。“留余”,简而言之,就是留有余地。人与人之间,人与事之间,只有留余才能长青,才能和谐。
留余文化是源远流长的,古人所倡导的“留余”,其含义丰富深广,堪称极为精妙的人生哲学。留余智慧是大智慧,有远见的,生活里讲一点“留余”,就能让自己少些私心杂念,多些体恤他人意识,多些公德意识,多些奉献社会意识;在职场上多一点“留余”,就能做到少些急功近利思想,少些勾心斗角,多些稳扎稳打,多些换位思考,进而把工作做得更好。
人的一生最重要的要学会什么?有人说是学会一项技能,有人说学会一门语言,也有的人说要学会赚钱。我认为人这一生最重要的就是学会如何面对生活的留余。
查阅资料我们不难发现,留余文化的发端并不是康百万庄园,而是可以追溯到南宋的。南宋末年士大夫王伯大撰《四留铭》之后,“留余”思想开始广为流传,并逐渐深入人心。元、明、清三朝,被官宦、士人、商贾等阶层奉为施政、修身、教子、营商等的圭臬。中原康百万、苏州潘世恩、梅州张资平等世家望族,都建有“留余堂”,“留余”被定为传世家训。人们在探究康氏家族为何能够打破“富不过三代”的魔咒、从商几百年长盛不衰的奥妙之后,便不得不承认,康氏后代的领头人牢牢秉承“留余”的思想精髓,平衡共赢、因时而变、兼济天下、让利于民,是留余文化在发挥了重要作用,功不可没!
留余,诠释了生活变迁里的“四让”,即让巧于天、让禄于国、让利于民、让福于后。已故的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对留余文化“一生犹欠诗书债,万事终须留有余”的评价,更是道出了“留余”二字的深长意蕴。留余,简单的两个字,却意味深长。在吞吐之间、行走之间,我们便有了人生的慨叹,而人生呈现给我们的,总是变幻莫测,真正的静下来,超脱于物我之境,在留余的状态下,一切事情都会很明了,都会让人看得清清楚楚,看清楚了,自然能应对自如,应对自如了,生活才一目了然了。据说当年白居易62岁时身居监察御史,他发现很多年轻的官吏上升空间很少,能力也比较强,于是他向皇上提出辞职,让位给年轻人。皇上问白居易辞职的原因,白居易说是自己当官这么多年太累了。皇上说:“我懂了,给你保留待遇,活儿给你派轻点,其他的活儿交给年轻的官吏干,你给把把关如何?”白居易点头同意,以退居二线的状态扶持年轻的官吏又干了一年。第二年,白居易再次辞职。皇上不解地问:“难道还是因为活儿很累吗?”白居易坦言:“累倒不累,只是不想干了,想回老家。”皇上也很懂人情,说实在不想干就不干吧,不勉强你了。白居易回到家,让儿子把家产中的500亩地中的300亩低价卖给百姓耕种,他利用卖地的收入,编抄了《白乐天文集》。书编成之后,他将诗集送给一些朋友、文人和寺庙收藏。
白居易的做法很好地诠释了生活中的留余。工作岗位上有所作为而尽早辞职让位,这叫“留得余禄还朝廷”;卖掉300亩让百姓去种,这叫“留得余财还百姓”。也正是他生活里的留余,才让他能静心抄录自己一生的诗留存。所以,白居易的诗是今天我们看到的古代诗人中保存最全的。这也正说明了一个道理:有失,才有得。白居易的三留,不仅仅成全了别人,也保全了子孙,发扬了自己的诗集。
记得在一本书里看到这样的文字:“留有余,不尽之福以还造化;留有余,不尽之禄以还朝廷;留有余,不尽之财以还百姓;留有余,不尽之福以还子孙……临事让人一步,自有余地。临财放宽一分,自有余味……若辈知昌家之道乎?留余忌尽而已。”想想想想,所有的事情不都是如此吗?
古人主张不能“竭泽而渔”、“穷寇莫追”、“得饶人处且饶人”。想一想,其中不无道理。我们日常所说的“月盈则亏,水满则溢”,还有“真理再向前一步就是谬误”,岂不都是留余文化的具体反映?所以,聪明人往往做事留三分,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生活里懂得知足、知止的人,一定是聪明人。
“留余”并不深奥,但做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时代在变,世界在变,“留余”思想也在不断发展中传承着,并随着时代的发展注入新的内涵。在日常生活中学一点“留余”,少些尔虞我诈、弄虚作假,多些诚信守法、厚德润民,资源共享、合作共赢、以质为本,岂能不生活充满阳光、充满快乐?
“留余”的内涵,就是做事有度,留有余地,适可而止,恰到好处;做人“允执厥中”,“仁慈厚道”,不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为人处世,要点到为止,忌讳高调、张扬、飞扬跋扈、唯我独尊。它要求人们不可一味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要实现一定程度的利益均衡;要求人们要谋正当利,取之有度,适可而止,在此基础上保持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等诸多关系的和谐。试想,商品经济社会,若一味追求金钱、不择手段,甚至六亲不认,岂不是自绝生路?可以看出,“留余”不仅是修身养性、为人处世、修齐治平的道德遵循,更是中华文化在化解矛盾、创造和谐的实践中形成的宝贵思想财富。它蕴含着“全面、协调、可持续”之意,是道与术的统一、知与行的统一,凝聚着深刻的思想智慧。
“留余”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如同起伏的经幡,连绵成温暖,光阴一寸一寸在土地上丈量,那些印迹被铭记在每条大街小巷。历史的烟尘,像停滞的画卷,留在记忆中的那些温度把一行行私语分行成一首首诗,流传或者收藏。那些故事就是活着的历史,记得有一次去河南某地,偶遇一位老人安静地坐在树下,给我们讲有关生活的留余,如同一位少年讲起他的初恋。
留与余、得与失、花开或者花谢,希望总是随着那生生不息的繁衍,传递了下来。那些语言凸现在生命之上,一个个心事沉下去,划过比年代还要长的轨迹,谁路过谁的路,让一种博大命题诗意化,谁把这一切塑造成自己的墓志铭,那上面的温度让文字里能留下的影子,温暖。翻开的日历,在文字之外连接光阴里的碎片,生活懂得留余,也许需要一个人求索一辈子,不要去羡慕别人所拥有的幸福,你以为你舍弃了什么时,可能别人正羡慕你的得到。
显然,一个懂得留余的人,必定具有大视野、大胸怀和大境界,因为一个人只有懂得留余,才能在令人目迷神惑和世俗的困扰,凡事不计个人得失,善利万物而不争,从而提升思想境界,彰显人格魅力,最终得他人的尊敬。大千世界,万事万物最忌穷极尽绝,都应留有一定的余地,把握好一个度,譬如说,饮食八方不求医,是饮食之度,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是聚财之度,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是做人之度,等等,每个人不仅要明白做人处事应当留余,把握好度,而且还应知晓怎样留余,学会正确的取舍,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一个人懂得留余,善于取舍,实则体现的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智慧,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从而拥有轻松洒脱的人生。
留余,体现的是一种豁达闲适的良好心态,在当今社会,人们习惯了以金钱的多少、职位的高低来衡量一个人的价值大小和成功与否,于是每个人总是忙忙碌碌,行色匆匆,为数不清的欲望忙,结果让心灵变得落寞沉重,无所适从,无处安放,原本的快乐消失得无影无踪,幸福的生活也离我们越来越远,究其原因,主要还在于我们的心态出了问题。如果我们能用留余的心态来审视自己,体验生活和对待名利,学会适时驻足,放慢生活的脚步,放松紧张的身体,放下焦虑的心情,那么,我们就能少一些欲求,多一些快乐,少一些忙乱,多一些轻松,少一些计较,多一些豁达,真正让浮躁的心态回归平静,让忙碌的生活,多些悠闲。有时不妨停一停,留点儿闲暇时间给自己,这并不影响赶路,丢下一些包袱,解开一些羁绊,放松一下心情,我们可能走得更快,更好。
留有余地,既有利于他人,更有利于自己。如今,“留余”这一理念日渐进入人们的视野,进而浸润人们的心灵,就意味着一种可贵的“文化自觉”。“留余”思想秉承中华文化精髓,符合现代发展潮流,更自觉、主动地关注、研究、促进、发扬光大,这不仅可以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补充极其有益的建设性资源和营养,还可以帮助我们铸造社会的精神价值、建设全民族的共同心灵家园。
作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留余”不是守旧、持衡、求稳,“留余”是倡导一种执中守和的理念,不走极端,不说满话、做绝事,凡事留有余地,这是秉持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传统中国自然哲学、社会哲学和人生哲学的核心内容,是世代华夏民族对人类文明的一种思想贡献。
人生时刻有得失相伴,人不会始终拥有,人生的路,靠的就是自己一步步去走,对于成熟的人而言,岁月流逝带来的收获,也许就是心境随着阅历与知识的增长而变得平和,不再因物而悲喜,患芝麻西瓜之得失,如此才能走出自己的局限,进入更广阔的天地之间。有一个“六尺巷”故事:清康熙年间,张英担任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他老家桐城的官邸与吴家为邻,两家院落之间有条巷子,供双方出入使用。后来吴家要建新房,想占这条路,张家人不同意。双方争执不下,将官司打到当地县衙。县官考虑到两家人都是名门望族,不敢轻易了断。这时,张家人一气之下写封加急信送给张英,要求他出面解决。张英看了信后,他在给家里的回信中写了四句话: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阅罢,明白其中含义,主动让出三尺空地。吴家见状,深受感动,也主动让出三尺房基地,“六尺巷”由此得名。因此,充满智慧的隐忍,是知进退、明得失、懂刚柔、留余之道。而在人生遭逢逆境、挫折时,留余的胸怀,才是继续行走下去的基础。
人生,其实就是一场修行,修的就是一颗心。使之平和、宁静、宽容。懂得与理解这一句话中所蕴含的人生智慧:“极尽三千繁华,不过弹指一刹那,百年云烟过后,不过是一捧黄沙。不争就是慈悲,不辨就是智慧,不贪就是布施……”留余不仅是现实一种,更是精神境界,如同信仰。
透过生死,才会明白健康的重要;透过笑对得失,才是会明白淡泊的重要。做一个简单真实的自己,心安,便是活着的最美好状态。任何事情,总有答案,与其烦恼得失,不如顺其自然,给生活留余,过好自己才是真正的幸福。
岁月流逝带来的收获,让心境变得平和,天地本就广阔,“留余”之感只是来源于一种自我感知,点亮心中的那盏烛光。漫长的故事退进了历史的深处,那也是希望的深度,每一个日子都是一个终结,风化成唯一的形象,书里的记载,让语言也明亮了,在经幡的下边,仰望与灵魂朝暮相伴,那些干净的阳光披上时装,从一个词汇开始,然后让一种深沉禅坐在原地,沉思或回忆。
图片
04
河洛康家“留余”香(散文)
河南 宋宏建
轻轻地,我来了,因为心仪已久……
曾于2001年就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河洛康家(亦称康百万庄园),位于河南省巩义市康店镇,是一座纵跨明、清、民国三个时期的大型家族庄园。目前康家保留建筑面积6万多平方米,有栈房区、主宅区、南大院、作坊区、康氏家祠等33个庭院,53座楼房,73孔窑洞和571间房舍。整个庄园背依邙岭,面临洛水,依山就势,居高临下,临街建楼房,靠山筑窑洞,濒河设码头,据险垒寨墙,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天人合一、师法自然”的建筑理念。这个形式不同、风格各异,且被誉为“中原古建典范”及“豫商精神家园”的建筑群落,既烙下了黄土高原民居和北方四合院的深深印记,又植入了江南园林和军事堡垒的建筑理念,融南方之古朴幽雅与北方之粗犷厚重于一体,功能齐全、设计精巧,庄重气派、蔚为壮观。
门楼一侧,有南宋名士王伯大(号留耕,又称留耕道人)的《四留铭》石刻,与康家第十五代传人康道平曾专门制作、并挂于主客厅的《留余匾》内容一致:“留有余,不尽之巧以还造化;留有余,不尽之禄以还朝廷;留有余,不尽之财以还百姓;留有余,不尽之福以还子孙。”“留余”的文化内涵,就是该留的留,该舍的舍,适可而止。要保持人与社会、自然关系的和谐,就不可穷尽一切利益归己所有,要做善事、知进退。应该说,康家祖人是把留余思想作为家教世代传承,也是康氏家族辉煌兴盛十三代四百多年的一大奥秘。
与“留余”家训一脉相承的,是河洛康家的《康氏家训》匾:“经商结交务存吃亏心,酬酢务存退让心,日用务存节俭心,操持务存感恩心。愿使人鄙我疾,勿使人防我诈也,前人之愚,断非后人之智所可及,忠厚留有余。”短短61字,道出康家从事商业经营的根本——财富是一时的,商德乃根本。康家第二十代后人康定军说:我家最有名的一句家训就是“留余”,即“临事让人一步,自有余地;临财放宽一分,自有余味。”
在康家主宅区的大门入口处,有一口“叶氏井”,可谓“留余”家训的最好注释。因为这口井本就姓叶,清朝乾隆年间,主人家遭遇水患,被迫移居他乡。康家建造庄园时买下此地,但叶家坚持卖地不卖井。当时的康家,已经开启了“富甲三省,船行六河”的财富格局,两次悬挂“良田千顷”金字匾额,虽有财有势,却没有仗势欺人逼迫叶家,而是在重金收购不成之后,一笑了之。所以这口“叶氏井”留存至今,成为一种文化美德佐证的符号永垂不朽。
康家第十四代传人康应魁(1773—1850年),在祖父的经营基础上扩大商船队伍、开拓棉布生意、扩建庄园,富甲一方,时称“康百万”。但其一生节俭,不事张扬,75岁生日时大摆寿宴,并特意通知欠债户一定到场。百姓们认为,人生七十古来稀,七秩高龄的康应魁必是要清账了,哪知酒过三巡,康家拿出账簿,一一宣读欠账人的姓名、借账数目和日期,等全部确认之后当场烧掉。他用一把火告诉康家,也是告诉世界:钱财乃身外之物,为人做事切记要留余忌尽。此次焚烧契约,与康家修堤、建校、赈灾等种种义举联系一起,无不印证了“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以及“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漫步庄园巍峨的建筑群中,与“留余”文化遥相呼应的,是举目可睹的匾额和楹联。总而言之,无论是“德泽齐鲁”“义赒仁里”“毁家纾难”“克慎厥猷”等等“高堂明镜”,还是“友以义交情可久,财从道取利方长”“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要留好样与子孙”“处世无他莫若为善,传家有道还是读书”“居贵敬,行贵俭;知所止,谦受益”等等“独家秘笈”,一一定格为康家修身齐家的名片,载入这个家族家风家训的史册,不仅对其子孙、而且对所有的后人都是一种提醒和告诫!
拜月石桌,是康百万庄园的“亮点”之一。该桌是康家祖先组织家族子弟在八月十五拜祭月亮时所用,故称拜月桌。桌的奇特之处,是在桌面底部,主人于光绪九年腊月朔九日精心篆刻的《石案铭》:“顽然一块石,谁道有精神。岂知经镂刻,还能见天真。刮去垢兮磨其光,棱角铮铮類珪璋……”游览之际,我曾匍匐桌下,摁亮手机细心阅读,仔细领会那个“玉不琢不成器”的深刻道理,以及点悟后人“人不教不成才”的良苦用心。此外,庄园内不仅建有私塾、青年馆与藏书楼,而且建有专门供姑娘小姐们诗书熏陶的“秀芝亭”。秀芝者,秀外慧中、品行如芝兰也。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整个参观的行程中,我都一直在想:老话说“富不过三代”,然而河洛康家能够以德兴商十三代、四百年长盛不衰的秘诀,是否与其“留余”治家的家教家风有关呢?
轻轻地,我走了,因为如沐春风……
入围奖作品陆续刊登,敬请期待!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