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十年,国际教育版图巨变,诞生多少国际学校、国际部、中外合作办学?

以下文章来源于顶思 ,作者Andy
顶思TopSchools专注于K12国际学校领域,致力于通过媒体社群、研究咨询、教师培训、人才猎聘等实现全球优质教育资源配置,助力中国基础教育国际化。
2023年是我国推进“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十周年,这十年里,我们惊叹于沿线各省市经济飞速发展,也欣喜于各省市国际教育的拓荒、崛起与繁荣,更为和沿线各国的教育合作越发紧密,中国教育对外开放成果丰硕而惊喜。“一带一路”十周年之际,国际化教育已经在哪些城市迅速崛起?为哪些城市锦上添花?顶思将从数据角度,带您一起看看“一带一路”沿线城市的国际教育十年。
01
“一带一路”开启国际化教育新格局
2013年,民促法迎来第一次修订;
2013年,公立国际部迎来《高中阶段国际项目暂行管理办法》;
2013年,全国迎来87所国际化学校;
2013年,中国进入“一带一路”元年……
“一带一路”(The Belt and Road,B&R)全称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圈定了我国18个省级行政区,并同六大洲151个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余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一带”(丝绸之路经济带)包含新疆、重庆、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广西、云南、西藏13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一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涵盖上海、福建、广东、浙江、海南5个省(直辖市)。 
在“一带一路”合作国家中,除了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亚洲国家,俄罗斯、意大利、希腊等欧洲国家以及大洋洲的新西兰等在留学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的国家外,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同时加入亚投行(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的最重要金融机构)的国家还有德国、法国、英国、澳大利亚等,这些国家也多为中国学生海外留学的热门目的国。
图片
在回首十年成就前,不得不提下教育部2016年颁布的《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在教育使命中,提出“坚持教育对外开放,深度融入世界教育改革”,在合作愿景中,提出“扩大开放、加强合作、互学互鉴”。
具体到合作重点上,提出“推动学历学位认证标准连通”“实施‘丝绸之路’留学推进计划”“实施‘丝绸之路’合作办学推进计划”
再具体到各级学校,文件提出:
“中小学校要广泛建立校际合作交流关系,重点开展师生交流、教师培训和国际理解教育。高等学校、职业院校要立足各自发展战略和本地区参与共建“一带一路”规划,与沿线各国开展形式多样的合作交流,重点做好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来华留学质量、优化境外合作办学、助推企业成长等各项工作”。
02
国际化教育生长:
“洼地”拓荒,高地崛起
“一带”:从无到有,渐次开花
根据顶思研究数据,截至目前,在“一带”(丝绸之路经济带)串联的13个省(市/区)中,共有各类国际化学校185所,这其中近80所学校落地于近十年间。
而在创建于近十年的学校中,也不乏和“一带一路”国家开展交流合作的公立国际部,从课程合作,到项目合作,在教育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方面,这些地区的国际教育发展,从无到有,渐次开花。
从省份分布来看,辽宁、重庆和黑龙江的国际化学校总量居前。而这三个省市也不乏国际教育名校,他们以较好的办学成绩名列全国国际化学校榜单TOP100。如辽宁的东北育才外国语学校、大连美国国际学校、大连第二十四中学国际部,重庆的重庆耀中国际学校、重庆外国语学校、重庆市育才中学、重庆南开中学、重庆巴蜀常春藤学校,以及黑龙江的哈尔滨第三中学、大庆一中。
在这三个省份之外,还有一个不得不提及的省份便是陕西,西安铁一中国际部、西安高新第一中学、西安中学国际部。
图片
“一路”:高地崛起,锦上添花
相较于“一带”圈定的13省,“一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所涵盖的上海、福建、广东、浙江、海南5个省市,在近十年间更是新校林立。作为东部沿海省份,5个省市也多是中国国际化教育的高地。而在融入“一带一路”这十年,这些省市的国际教育发展也是锦上添花。
图片
尽管“一路”圈定的省市,在数量上和面积上要少于“一带”省市,但514所的国际化学校的数量却远远高于后者。三座一线城市上海、广州和深圳,更是名校云集。
回望这5省市的国际教育发展,我们可以看到,十年间,这块国际教育的高地,新建了259所国际化学校,包含了157所国际化特色民办学校,38所公立国际部,37所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和27所其他类型国际化学校(预科/国际高中)。这其中,诸如惠灵顿、哈罗、诺德安达、荟同、爱莎等国际教育品牌均有新校落地。
在入围不同全国TOP100名校的数量来看,上海遥遥领先,总量超30所,广东省和浙江也分别达29所和7所。不仅TOP100总量庞大,各地的顶尖名校更是吸引了全省乃至周围省市的学子。
03
昨日今时:“一带一路”
教育合作开新局
根据《“一带一路”教育国际交流发展调查报告》数据,从来华留学生方面看:
本科院校中,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来华留学生占全部留学生总数60%,其中本科生最多;
共建国家来华博士生占全部来华留学博士生总数近75%
而在高职院校中,2021年来华留学学历生中的近八成来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非学历生中有六成来自共建国家。
而从境外办学方面来看,本科院校中,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开展的境外办学机构项目占境外办学总数41%,高职高专院校中,开展海外合作办学,75.47%集中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
这其中,不乏近几年频频引发关注的鲁班工坊和孔子学院。数据显示,鲁班工坊建设联盟成员单位扩容到323个,包括258个成员单位(200所院校成员单位、54个企业及行业协会成员单位、4所研究机构成员单位)以及65所院校观察员单位。全球孔子学院有500余所。
再从最新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来看,在2023年批准的16个本科以上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25个本科以上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20个位于“一带一路”圈定省市,33个合作办学方为“一带一路”协议国家或积极参与建设国家。
图片
此外,就在过去5月,我们也看到作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的新疆和宁夏在国际教育发展上的更进一步——
5月9日,宁夏国际中文教育协作联盟成立大会暨揭牌仪式在宁夏大学举行,该联盟的成立旨在进一步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交流,促进国际中文教育。
5月18日,新疆国际教育装备博览会在新疆国际会展中心开幕。博览会同期举办丝路教育发展大会、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新疆校园智慧体育建设与发展高峰论坛等相关活动,为新疆教育高质量发展积极赋能。
结语
2023年,首届中国-中亚峰会成功举办,擘画“一带一路”发展新蓝图;
2023年,西北工业大学在哈萨克斯坦设分校,“一带一路”教育合作再添一子;
2023年,鲁班工坊和孔子学院在“一带一路”国家继续落地生花,不断扩列……
“一带一路”十周年之际,作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一带一路”为中国的国际教育发展提供了桥梁和纽带,也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来源:顶思
编辑:刘煜
统筹:刘洁    
终审:姜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