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落实省委全会精神|“五大提升行动”按下快进键,制造业当家瞄准新突破

图片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孙晶 陈泽云 许张超
新时代新征程,广东全省上下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不断提速产业转型升级,持续释放新兴产业动能,奋力助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为广东经济高质量发展继续走在全国前列,为“再造一个新广东”创造新辉煌。
6月20日,中共广东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作出了“锚定一个目标,激活三大动力,奋力实现十大新突破”的“1310”具体部署。
围绕“十大新突破”,全会强调,要始终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在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取得新突破,深入实施大产业、大平台、大项目、大企业、大环境“五大提升行动”,坚持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并举,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并进,抓项目、建平台、优环境并推,挺起广东现代化建设的产业“脊梁”。
定下“施工图”
构建营商一流“大环境”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
制造业是广东产业的鲜明底色,也是广东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
今年年初,“新春第一会”——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披露的一组数据显示:全省制造业总产值预计突破16万亿元大关,拥有70余万户制造业企业法人和一大批优质企业、8个万亿元级战略性产业集群;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数据亦显示:目前广东制造业增加值规模约占全国的1/8,对经济增长年均贡献率超四成,贡献了近四成的税收,吸纳超三成的就业人口……广东在过去一年有力有效应对超预期因素冲击,交出经济总量12.9万亿元、连续34年居全国首位的亮眼成绩单,背后显然离不开“制造业当家”。
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再次强调了实体经济和自主创新。总书记要求广东始终坚持以制造业立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6月,广东制定出台了《中共广东省委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高质量建设制造强省的意见》(简称“制造业当家22条”)。这份“施工图”进一步明晰了广东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思想,确定了2027年制造强省建设迈上重要台阶、2035年全面建成制造强省的战略目标。
为实现2035年的战略目标,广东将着力实施“大产业”立柱架梁行动、“大平台”提级赋能行动、“大项目”扩容增量行动、“大企业”培优增效行动、“大环境”生态优化行动等五大提升行动。
锚定目标,勠力将“施工图”转变为现实的过程中,离不开良好的外部环境支持。全面推动工作力量向制造业加强、政策措施向制造业倾斜、资源要素向制造业集聚,将让广东的“制造业当家”更名副其实、底气十足。
营商环境就像空气,空气清新才能让更多制造企业生根发芽。近年来,在各项政策推动下,广东制造业获得的金融供给总量创历史新高。
2022年,辖区内制造业贷款余额2.2万亿元,同比增长近30%。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同比增长68%;新增制造业贷款超过5000亿元,约为2021年增量的1.65倍,创历史新高;全年累计为3700户国家及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发放贷款超过930亿元。
税收便利更是年年有新:纳税人缴费人从“进两家门”到“一窗通办”“一网通办”,申报办税从手写录入到网上申报、自动算税……办税便利程度不断提升,正是广东改善营商环境的一个缩影。广东正在抓好大环境建设,打造起支撑“制造业当家”的一流营商环境,让制造业企业沿着“施工图”和“路线图”安心经营、全力发展。
引进“大项目”
大手笔推动“大产业”发展
如今,翻开广东产业地图,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张风劲潮涌的南粤制造业画卷:
沿着珠江东岸分布的高端电子信息产业带璀璨夺目,广东汇聚起一大批电子信息零配件隐形冠军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
“我们这里平均每分钟就有195部智能手机出产,每天有38个高价值发明专利诞生。”长安镇党委副书记戴浩平向记者介绍,在OPPO、vivo两大龙头的带动下,长安智能手机上下游产业蓬勃发展、配套齐全,带动了一大批配套企业成长,智能手机生产、销售、维修等从业人员超过20万人,形成比较完善的智能手机配套产业链。
更令人欣喜的是,电子信息产业带的相关资源和需求也在广东全域以辐射性向两端呈“哑铃”型扩散。有关数据显示,广东省电子信息产业规模连续32年居全国第一。
而在广州东部,总投资162.5亿元的粤芯半导体12英寸集成电路模拟特色工艺生产线项目(三期)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不久之后,这里将矗立一座崭新的芯片生产车间;位于番禺的因湃电池生产基地也已破土动工,这是广州当前投资规模最大的“动力电池+储能电池”项目,涉及投资额达109亿元。
有了芯片和动力电池的支持,广汽埃安发展势如破竹。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累计销售27.1万辆,同比增长126%,创造销量增速新纪录。强链补链下,去年广东汽车产业年产值超过1.15万亿元,成为全省第八个超万亿元产业集群。
电子信息产业、汽车制造业集群的蓬勃发展是广东制造业向高阶进军的缩影。数据显示,2023年一季度广东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共实现增加值1.14万亿元,增加值增速达3.1%。
图片
广东省工信厅厅长涂高坤透露,为巩固提升支柱产业,广东将不断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前瞻谋划未来产业。培育新增3-4个超万亿元级战略性产业集群和4-5个超五千亿元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开展传统产业提质升级专项行动;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以储能电池为代表的新型储能、海洋工程装备、农业机械、食品工业等产业。
据悉,瞄准如何不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的待解之题,广东正全面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制定战略性产业集群技术攻关任务清单和“卡脖子”问题清单,组织开展“百链韧性提升”专项行动,加快补短板锻长板。实施“广东强芯”工程等战略专项,全力打造中国集成电路第三极。
值得注意的是,产业集群发展离不开重大项目支撑。6月19日,巴斯夫湛江一体化基地的聚乙烯(PE)装置开工建设。这座年产50万吨聚乙烯的新装置将满足中国市场快速增长的需求。该装置计划于2025年投产。
当前,随着巴斯夫湛江一体化基地、中海油惠州炼化二期项目、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恒力(惠州)PTA项目加紧建设,一个世界级的绿色石化产业集群正加速崛起。广东逐步形成从上游炼油、乙烯生产到下游精细化工的产业体系,产业链向中下游延伸。
今年以来,总投资超1000亿元的东华新能源项目、超200亿元的星源材质华南新能源材料产业基地项目等重大项目陆续动工……一批大项目好企业纷至沓来、扎根广东。
涂高坤表示,接下来,广东将建立健全招商引资“一把手”负责制,推广“以投代引”资本招商模式,抢抓全球新一轮产业布局调整机遇招大商、招优商、招好商。
搭好“大平台”
汇聚“大企业”创新势能
未来,广东要打造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必须要不断破解难题,加速提升广东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
面对产业升级的浪潮,广东的制造业企业做好准备了吗?
走进蒙娜丽莎的特高板数字化示范车间,记者看到,这里集结了意大利萨克米连续辊压成型机、工业4.0智能化釉线设备、超大规格岩板喷墨机等全球尖端陶瓷岩板智能制造设备,原来粉尘飞扬的“土灰”工厂变成了明亮整洁带着“青绿”色彩的数字车间,AGV机器人行走自如高效搬运,一条年产值3亿元的自动化瓷砖生产线可24小时开动,排产周期从7天缩短到1天。
图片
在格力工厂,记者看到,除了家电主业,这里先后引入了智能装备、精密模具、新能源、预制菜等多个产业领域。目前,其高冲类模具每分钟最高可达380冲次,追平国内外领先水平,其智能装备方面,基本完成了从工业机器人到核心零部件、数控机床的产业化布局,为客户定制化的工业机器人集成应用、大型自动化生产线提供了解决方案。
在美的厨热工厂,为了满足在更短交货期内交付高质量产品的需求,工厂在“端到端”价值链中应用了人工智能、数字孪生和其他第四次工业革命技术,使单位生产成本降低24%、交付时间缩短41%、研发时间缩短30%、缺陷率降低51%;2022年10月工厂荣获“灯塔工厂”荣誉。
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数字化,是广东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新招”。当前,广东全省高新技术企业约6.9万家,研发人员数量、发明专利有效量、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均居全国首位,全省规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跃居全国第一。
为进一步汇聚企业的创新动能,广东还坚持打造了一批具有全球引领力的产业发展平台。近日,散裂中子源二期已批复立项,今年下半年可动工建设,将进一步提升对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支撑能力。
截至目前,位于广东的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达4家、数量全国第一,国家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25个、位居全国前列,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33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536家,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工业设计创新中心数量位居全国前列。
解读
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陶锋:
多“端”发力 求“新”破局
图片
广东在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如何取得新突破?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陶锋在接受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现代化产业体系有不同标准,在供给侧要紧密跟踪当前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走向,在需求侧要符合需求结构升级变化趋势,还要具有国际竞争力、能够参与全球分工与合作。
“广东谋划的十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这些新兴产业既有需求层面的特点,也有供给层面的特点。”陶锋指出,新兴产业的市场规模不大、增长潜力却比较大,这些行业有一些共同的特点,跟新一代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密切相关,又代表了新的需求或新的发展方向,反映出消费层面的结构升级或产业升级方向。
陶锋表示,在逆全球化的背景下,政府要有战略定力。“只要我们的行业选择是没有问题的,行业发展不用操之过急,毕竟市场需求没有那么大,又叠加了国际形势的影响。就目前来说,这些行业的发展重点是练好内功,在关键技术环节多一些领先企业,去实现技术的攻关和突破。”陶锋说。
针对有比较明确科技需求的中小企业,陶锋强调政府和协会可以发挥很重要的作用,同时要重视调动一些更加市场化的科技服务机构或新型研发机构组织机构。“(这些市场化机构)有充分的动力去识别中小企业的需求,并把他们的需求汇集起来,进而找到相应的一些高校或者科研团队去完成这些中小企业的需求。”
作为外贸大省,广东如何从全球产业价值链的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
“我们其实是以一个产业集群在参与全球的产业分工与合作,从这个角度来讲,广东的大中小企业通过特定的产业集群进入了全球的产业链。在参与全球竞争的过程中,我们的产业政策不应该只着眼于特定的企业或特定的某一类企业。”陶锋建议,要用产业思维而不是企业思维来理解产业政策,从产业集群和产业链的高度让不同规模的企业关联在一起。
“从产业链协同的角度来讲,要关注到中小微企业,像专精特新,本质就是使这条产业链的分工更加细化和深化,产业链的分工和深化程度越高,那个产业集群就发展得越成熟。”陶锋说。(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郑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