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网络诈骗典型案例,赶紧来了解一下

图片
No.1
大师教你来炒股,一夜暴富不是梦?
2020年7月至2021年期间,朱某某等在老挝设立诈骗窝点,针对中国公民实施跨境电信网络诈骗,并形成犯罪集团。该诈骗集团为组长、组员统一配备手机和电话卡,提供网络社交平台账号、话术等,建立QQ炒股群、微信炒股群,由资源商将有炒股意向的被害人拉入相应炒股群,组长、组员将自己包装成股票分析师、助理、股民等身份,通过在群内发布股票资讯、讲课视频及开设直播等方式为被害人授课,声称跟着老师炒股能发财,取得被害人信任后引诱被害人下载犯罪集团控制的鸿昇资管等虚假平台,诱骗被害人在虚假平台投资,再通过关闭虚假平台获取财物。经查,该诈骗集团共骗取人民币741.4万元。
图片
被告人李某、蔡某、王某甲、王某乙、梁某在诈骗集团内担任组员,从事诈骗活动,个人非法获利分别为90000元左右、54500元、100000元左右、172000元左右、42400元。
温岭法院经审理,以诈骗罪分别判处五名被告人有期徒刑四年八个月至四年七个月不等,并处罚金。
典型意义
本案是一起利用虚假平台投资炒股实施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的典型案件。本案被告人李某某等人所在的诈骗团伙已然发展成有组织、有体系、有规模的境外电诈犯罪集团,而且特别针对中国公民实施跨境电信网络诈骗,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财产安全。被害人多为“股民”,盲目听信投资大神指导而最终受骗。该类案件具有受骗群体广、被骗金额大、追赃难度大等特点。
警示⚠:投资炒股要通过正规平台,不要轻信陌生人的投资理财推荐,提高风险意识,谨防财产受损。
No.2
拉人进群帮引流,躺着就能把钱赚?
2021年7月至11月17日,被告人丰某、李某为境外犯罪团伙从事电话引流业务。被告人丰某收到上家提供的客户手机号码等信息后发给被告人李某。被告人李某招聘十余人冒充大学生兼职拨打电话,通过固定话术将客户拉入上家指定的微信群、公众号30余个,并按入群的客户数量获取提成。2021年10月份,被害人林某在路桥区被拉入群后被群内人员诈骗80万元。
图片
路桥法院经审理,以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分别判处被告人丰某、李某有期徒刑一年三个月、一年二个月,并处罚金。
典型意义
本案是一起非法利用信息网络设立用于实施诈骗犯罪活动通讯群组的典型案件。近年来,网络犯罪爆发式增长,各种传统犯罪向互联网转移并且同互联网信息技术相互融合,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团伙正是利用这一点来规避刑事打击。本案被告人通过网络平台招聘十余人冒充大学生,用特定话术向不特定的人群进行宣传,通过电话引流人员设立用于实施诈骗的通讯群组,情节严重,已构成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
警示⚠:在享受网络通讯便利的同时也要提高信息安全意识、反诈意识,不要轻信陌生人的话术,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
No.3
网络情缘一线牵,甜蜜恋爱一场空!
2019年10月至2021年4月底,被告人陈某利用事先在网上购买的女性照片、视频,通过抖音及微信号推广,引诱有意交往的被害人添加其微信,添加成功后再以假冒女性谈恋爱索要红包、买礼物、点外卖等方式骗取被害人财物,同时又利用微信小号进行伪装实施诈骗。陈某利用该方式骗取多名被害人共计款项约29万元,所得财物均被陈某用于日常开支花销。
图片
三门法院经审理,以诈骗罪判处被告人陈某有期徒刑四年三个月,并处罚金。
典型意义
本案是一起以恋爱交友为名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典型案件。随着抖音、微信等APP的风靡,越来越多的网友将刷短视频作为一种娱乐方式,短视频平台也成为不少人结识异性的新渠道。但由于平台发布门槛低,信息审核不严等原因,短视频里发布的内容鱼龙混杂,容易被不法分子用于实施违法犯罪活动。
警示⚠:通过社交网络与他人交往时,要时刻保持警惕与清醒,保护好自身信息和财产安全,绝不可轻信身份难辨的陌生人,防止被对方以各种花言巧语诱骗,更不可轻易动心向陌生人转账汇款。
No.4
网络直播“福利”多,付费解锁新“体验”?
2022年5月上旬至2022年6月29日期间,被告人杨某在“七彩”等网络直播平台进行直播表演,以刷一定额度礼物对应获取“福利”视频及联系方式等内容吸引观众对其打赏。在添加了QQ好友后,杨某便会向该观众发送淫秽视频。经查,杨某将20部淫秽视频向童某等150余人发送2500余次,从中非法获利人民币2万余元。2022年6月,被告人杨某在“七彩”等网络直播平台虚构可以付费发生性关系的方式,骗取人民币4329元。
图片
黄岩法院经审理,以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判处被告人杨某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以诈骗罪判处杨某有期徒刑六个月,并处罚金;决定执行有期徒刑三年二个月,并处罚金。
典型意义
本案是一起利用直播平台以色情福利为名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典型案件。近年来,网络直播盛行,借助直播平台以“裸聊”“约炮”“福利”等为幌子实施诈骗的案件多发。此类案件的被害人多为男性,被告人以淫秽视频、淫秽直播为诱饵,向被害人暗示只要支付钱财就可以发生关系。被害人被骗后,往往因为羞耻心理或害怕受到法律追究而不敢报警,致使诈骗者逍遥法外。
警示⚠:要树立法治意识,远离低级趣味,保护人身财产安全,特别是被要求转账、打赏时更应提高警惕,以免落入“桃色陷阱”。
No.5
动动手指能致富?刷单返现需警惕!
被告人李某明知上线“冷瞳”(另案处理)在网上利用刷单返现的方式进行诈骗,仍与“冷瞳”约定,每成功将他人诱入刷单诈骗群,“冷瞳”按每人次人民币50 元至80元的价格支付给李某好处费;后李某又纠集了其同学被告人郑某,让郑某一起诱骗他人进入刷单诈骗群,自己从中抽头。期间,李某诱骗他人进入刷单诈骗群10人次左右,非法获利700元左右;郑某诱骗他人进入刷单诈骗群3人次,非法获利人民币190元。经查,被害人覃某被郑某诱骗进入刷单诈骗群,被骗走数万元。
图片
临海法院经审理,以诈骗罪分别判处被告人李某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三年,并处罚金;判处被告人郑某有期徒刑一年十个月,缓刑三年,并处罚金。
典型意义
本案是一起利用网上刷单返现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的典型案件。电商发展初期,社会上一度出现了有偿刷单、刷好评等现象,商家可以借由更高的销售量、好评率获得平台更高的曝光率从而提高真实销售量,刷单者则可以因此获得报酬。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的刷单返现往往都是诈骗分子放下的诱饵。本案被告人李某、郑某虽未直接参与刷单返现的活动,但是其诱骗他人进群的行为直接助益了主要犯罪分子的诈骗行为。对此类犯罪的打击,有利于电商市场的良性发展。
警示⚠:“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否则等待你的不是“馅饼”而是“陷阱”。
No.6
帮忙转账能赚钱,这等“好事”不能做!
2021年5月至7月,被告人蒋某在大学期间通过“91视频”黄色网站结识上线“老板”(身份不明)后,明知其以虚假招嫖方式在网上实施诈骗,仍通过“蝙蝠”软件接受指令并使用支付宝、微信、银行卡帮助对方转移诈骗资金,从中赚取15%的提成。期间,发展被告人卢某、李某、黄某等15人,使用相同手段帮助转移诈骗资金,并支付5%的提成,自己从中赚取10%的差价。2021年8月4日,被告人蒋某因涉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被湖南省新宁县公安局取保候审,在此后又通过“飞机”软件继续接单收取10%的提成,同时,联系被告人卢某、李某、黄某帮助转移诈骗资金,并支付3%的提成,自己从中赚取7%的差价。截至2021年12月,被告人蒋某组织的团伙共非法获利57万余元。
图片
天台法院经审理,以诈骗罪判处被告人蒋某有期徒刑六年,并处罚金,其余15人有期徒刑三年至十个月不等,并适用缓刑。
典型意义
本案是一起在校大学生帮助诈骗团伙转移赃款犯罪的典型案件。随着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蔓延,部分高校大学生也成为诈骗团伙的发展对象。诈骗团伙利用部分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缺乏社会经验,追求高消费但无经济来源的特点,以高利引诱他们提供银行卡、身份证和手机号码为自己洗钱。本案被告人蒋某在诈骗团伙引诱下,为获取高额回报,不但自己从事诈骗活动,还发展了15名即将毕业的同校同学一起参与,社会影响极为恶劣。
警示⚠:在校大学生,要增强守法意识,远离电信网络诈骗,不要轻易被引诱或欺骗使自己陷入违法犯罪的深渊。
No.7
游戏账号来买卖,氪金一变上王者?
2020年5月至2021年9月期间,被告人李某通过网络虚构自己有王者荣耀游戏账号出售,被害人信以为真与之联系,其又虚构现役军人等身份,进一步获取被害人的信任后骗取买账号的费用,其以租赁的王者荣耀游戏账号让被害人登陆,而后以编造需要购买该游戏账号绑定的QQ、编造各种理由向被害人借钱等方式骗取被害人钱财。经查,被告人李某通过上述方式骗取人民币8.3万余元,其中11名被害人系未成年人。
图片
玉环法院经审理,以诈骗罪判处被告人李某有期徒刑四年八个月,并处罚金。
典型意义
本案是一起以售卖租赁的网游账号为名主要针对未成年人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的典型案件。随着网络游戏的盛行,网游主体低龄化趋势愈发明显,未成年人因心智发育不成熟,缺乏社会经验,容易被犯罪分子诈骗。本案被告人李某诈骗的15名被害人中,未成年被害人就多达11名。
警示⚠:网络游戏中青少年占比较高,广大家长应加强对孩子们的教育引导,增强孩子们的反诈意识,提高未成年人的自我防范意识和甄别能力。
来源: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公众号
编辑:常跃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