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35刚交付就封存,美空军拒收,发展计划陷入“死结”

关于F-35发展面临的困境,我们已经做过几期节目。今天,我们有必要关注一下最新进展,也就是美军F-35的最新版本遭到了美国军队拒收,下线后直接拖入仓库等待解决矛盾。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加班加点建造的数十架战斗机必须储存,不可避免的影响了美国空军的换装计划,但是真正的麻烦可能在后面。
为了提升F-35的综合作战能力,使之能在与歼-20对抗时不会落于下风,美国空军要求洛马公司推动F-35的“技术更新3”计划,也被称为TR3。按理说,这次改时并没有什么稀奇的,只是升级更好的显示器、计算机内存和处理能力,使其能携带更多的远程精确武器,提高其电子战能力并提供更好的目标识别能力。
图片
而这次美军拒收的原因是:TR-3 的硬件开发滞后,生产进度缓慢;同时软件集成起步较晚,而且技术挑战很大。TR3硬件的更新其实就是F-35的第4批次量产的基础 ,其最大的改进就是要使用氮化镓材料的发射和接收单元,替换过时的伸化镓TR。
有兴趣的网友应该注意到,中国最新批次的歼-20已经换了一种新的雷达罩,据说已经开始全面换装氮化镓雷达。美国人现在RT-3出现硬件滞后,更大的可能就是生产有源相控阵雷达RT组件能力不足,这就是美国电子工业开始落后于中国的标示性事件了。其他的机载显示器、机载计算机升级对美国军工来说不会有问题。当然,F-35的软件积累的问题原本就多,在换装新的机载电脑和雷达之后,问题有可能更加突出。
图片
其实,美国人在这里只提到了TR3版本面临的表现问题,而洛马公司需要解决的麻烦可能更复杂。早前我们就说过,F-35还面临两个最大的问题:一是发动机的发电量不够;二是发动机的制冷能力不足。而TR3版本要想正常工作,更先进有源控阵雷达组件、机载电脑都一定是更加耗电的,而更加耗电的系统就必然导致发热量越大,需要更多冷气。
F-35早就被公开电力和冷气不足的问题,甚至需要发动机超过正常温度工作才能使用。一旦TR3版本使用后,那么F-35战斗机的这个系统性矛盾有可能有集中爆发。
F-35的气动设计比较差,要保持好的机动性能,需要发动机的推力比较大。而发动机的功率又不可能一直增加,这就决定了该机的供电量和供应冷气量就是整机升级的瓶颈所在。而决定战斗机的关键又是雷达、机载电脑和电子战设备,这些系统的每一次升级都需要增加供电量和冷气使用量。
图片
过去,美军为了让F-35正常工作,就是F-135发动机超过正常温度工作,这样看短时间也能凑合。但是又会影响发动机的使用寿命,而更换发动机的费用又太高了,直接影响到整个F-35战斗机的换装计划。
所以,F-35的现在的病根是气动设计,次要的问题是发动机的功率不能满足飞机的电力和冷气需要,表面现象是TR3版本的硬件和软件出现了问题。如果F-35要发展顺序的话,现在看只有再为其研制一款比F-135更强大的发动机,问题是美国人还等得及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