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造车的三个优势和三个劣势,雷军能否超越马斯克就赌这把了

小米造车这件事,无论是科技圈还是汽车圈都是十分引人瞩目的。这不,小米汽车的定价最近就被“内鬼”给泄漏了。从界面UI来看,很像是小爱同学。
图片
根据曝光的信息显示,标准版车型为14.99万;而采用双电机四驱的Pro版售价为17.99万。不过,这则消息并非小米官方发布,所以不排除假消息的可能性。
图片
这个价格到底保不保真?我们依旧持保留态度。在这里,我们不妨借价格泄露这件事聊聊,小米造车这件事到底能不能成功。
小米的三个优势
小米将新车发布的时间定为2024年。在外人看来这不过是一串数字,但在新势力车企中,这个时间绝对是晚了。毕竟现在蔚来和理想的设计都已经出到第二代了,小鹏这边更是让汽车上天了。小米这个时候才入局,肯定是晚了。
图片
但它还有一线生机吗?可能是有的,它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在一众新势力车企中,只有华为和小米转型造车时有群众基础。
图片
相较于蔚小理三家的凭空出现,靠产品力圈粉,小米和华为本身就自带流量、自带粉丝群体。这一点是大多数新势力车企所不具备的。
图片
其次,小米生态圈是出了名的宽泛。而小米汽车的出现,就补齐了汽车这块拼图,将用户的通讯、出行和居家生活进一步打通,并形成闭环。在这个场景之中,用户可以通过物联网技术,体验更加智能、更加集成的科技生活。
图片
最后,小米造车的优势还有一部分在雷军的个人魅力上。去年雷军用5个月的时间对大量用户和产业链进行了调研和考察,拜访交流十多家业内同行及合作伙伴,同时紧锣密鼓地推进汽车的产品定义和团队搭建。用雷总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押上人生全部的声誉。
综合以上三个因素,小米才在晚入局的前提下有了一线生机,但就目前的局势来看,小米造车的未来还是阴云密布。毕竟比起它的优势,还有三个问题正在等着小米。
小米的三个劣势
小米在造手机的时候一直被称为成本杀手,当年小米1只卖1999元就足以说明问题了。不过,现在的汽车市场已经没法让小米再复刻价格神话了。
图片
图片
深蓝S7的起售价已经到了14.99万,而零跑C01的起价也打到了14.98万,小米汽车如果真的卖到这个价位,那也不算有吸引力。
图片
另一方面,小米手机的品控为什么还算ok?因为小米手机背后站着富士康,成熟的工厂会带来完善的制造标准与体系,但小米造车却选择了自建厂房这条道路。虽然乍听之下很厉害,但从零开始的制造体系和标准却是个老大难问题。最要命的是,小米汽车到现在还没搞定造车资质的问题。
图片
小米的生态系统,其实是把双刃剑。在硬件信息高度集成、为用户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为互联网上的不法分子带来了一些可乘之机。
图片
打个比方,车辆本身的网关可能很强大,但是黑客却可能从同一账号下的智能窗帘、智能电饭煲等电器中入手,并顺藤摸瓜黑进汽车。这样一来,个人信息的丢失,汽车系统被黑入以及电影里出现的“遥控汽车”也不是没有可能。
图片
另外,MIUI系统的庞杂和层出不穷的广告,一直以来都是广受诟病的。小米的车机会不会完美承袭手机的“优良传统”?那还是个未知数。真到那时,小米汽车就很有可能成为“年轻人第一烦的汽车”。
写在最后:
综上所述,小米造车凭借庞大的用户基础、生态优势以及雷军的个人魅力,相较蔚小理品牌展现出了一定的竞争优势。但整车制造标准、网关安全和开源的生态依旧是小米造车路上的不确定因素。如果这一把小米赌输了,那么雷军的时代也可能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