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S的金牌律师,到底什么来头?

图片
图片
这部因题材敏感被豆瓣删掉词条的剧,是此次#Metoo的引爆点
台湾#Metoo愈演愈烈。
从黄子佼承认性侵未成年,顺带曝出大小S吸毒,炎亚纶偷拍性爱录像,再到陈建州背妻性骚扰多名女性,每天都有让人惊掉下巴的新闻曝出。
且不讨论这些新闻的真假,但无论媒体如何喊话大S,从与汪小菲离婚开始,她从来都没有露面开撕,反而是用一封封有理有据的律师函作为回应。
图片
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 对比一封得体的律师函与直接喊话的区别
而每封律师函的落款,都能看到一个名字:赖芳玉。
这个被媒体称为宝岛最强家事律师,客户大多是公众人物,从政界到明星,几乎没有打过败仗,而且还都赢得很漂亮。
图片
赖芳玉律师
比如歌坛天后张清芳和高盛副总裁宋学仁的离婚案。
虽然两人相识时,张清芳已是巨星,但媒体还是喜欢用嫁入豪门,靠婚姻实现阶层跃升这样的话语来形容她。
婚后,宋学仁完全不支持她继续完成事业,只希望她在家相夫教子,终于在结婚的第15年,选择了离婚。
作为张清芳的代理律师,赖芳玉在庭外努力协商,仅用了一下午的时间,500元诉讼费,就完成了调解。
最终,张清芳获得16亿新台币赡养费,和宋学仁剑拔弩张的关系也得以和平收场。
这场官司,也让赖芳玉一炮而红。
图片
张清芳与宋学仁
而赖芳玉作为律师,非常能够共情且擅长帮客户描述情绪,在处理离婚官司时也能设身处地为当事人考虑问题。
最近又因浪姐火了一把的贾静雯,当年与前夫的离婚案也是闹得满城风雨。
贾静雯最火的时候,几乎是365天无休的疯狂工作模式,在累到崩溃时遇到了前夫,身价50亿的孙志浩。
当时的她,觉得自己终于遇到了一个好人家,但谁知,所托非人。
图片
孙志浩与贾静雯
婚后孙志浩多次「偷吃」被拍,贾静雯还出来专门替他澄清解释,跟范玮琪回应有点像。
直到2009年,贾静雯召开发布会,崩溃哭着控诉孙志浩带走了女儿,还不让她们见面,他们的婚姻问题也终于无法掩盖。
图片
这彻底激怒了豪门孙家,不仅重金聘请律师团队,向贾静雯提出离婚诉讼,还反咬她一口,要找她清算的婚后财产。
算下来贾静雯需要倒给孙家几千万,最重要的是,她将无法获得对她来说最重要的抚养权。
赖芳玉作为她的代理律师,明白贾静雯别无所求,只想要女儿。
在她的调解下,贾静雯答应和解,并支付孙家2600万新台币和3个附属条件,但她如愿以偿获得了女儿梧桐妹的监护权。
图片
赖芳玉曾作为父亲的的代理律师,在庭上为父亲辩护
法官对父亲说:你的辩护人非常优秀
那是重男轻女的父亲,对她第一次认可
今年53岁的赖芳玉,是一个「选择与鸡蛋站在一起」的律师
1992年,以前三名的成绩考进东海大学法律系,毕业后更是成为了当年非常少见的女律师。
与如今温柔但有力的形象不同,在成为律师的最初,为了树立专业,她穿着古板的套装,练习强势和咄咄逼人的口吻。
但尝试「装」了一段时间,她意识到这是社会的病,需要治。
从那时开始,她决定撕掉「阳刚女律师」的标签,还从律师变成「斜杠法律人」。
除了致力推动家暴法,还四处参与电视节目、写书、参与活动,尽可能用自己的影响力让更多人关注到女性平权和少儿权益。
媒体带着偏见,还有些厌女的词语形容她:女律师。
图片
赖芳玉(右一)致力于妇女及儿少权益推动,
她跳脱社会对女律师外表的期待,要「有意识」扭转刻板印象
对于这些评论,赖芳玉完全不理会,反而更加专注于自己的法律和公益事业。
她的确做到了,不仅成为了金牌律师,还被评为亚洲最具影响力人物。
当大家认为这肯定是个肯定收费很高,请不起的大咖律师,她不仅长期为妇女儿童庇护所提供义务服务,还义气免费帮人打官司。
比如帮金马影后陈淑芳处理跨国离婚案。
图片
因电影《孤味》获金马影后的陈淑芳
40岁的陈淑芳在澳洲与丈夫相识,结婚后定居澳洲,但没曾想,这却是噩梦的开始。
到了异国他乡,丈夫将她「软禁」起来,不让她学语言,还告诉她读书没有用,没收护照存折,连家门钥匙都不给她。
独自在异乡的她只能忍,终于在1年后,趁丈夫不在家时,找出护照,向朋友借钱,偷偷逃回国。
可是对方继续纠缠,甚至恐吓她的家人,逼她的母亲卖房子。
那段时间陈淑芳遭受不断地骚扰,精神压力不言可喻。好在后来前夫终于再婚,她才得以结束这段精神虐待。
根据澳洲法律,婚姻关系停止3年即自行失效,但台湾却须夫妻双方到法院离婚签字,因此这场有名无实的婚姻,一直拖了26年。
「每次看到身份证配偶栏仍有名字,就觉得很恶心!但我又欠债,没钱请律师,只能选择拖。」
由于涉及到跨国,对方非常难搞,很少有律师愿意接,但赖芳玉不怕。
不仅主动请缨,还免费帮她打官司,不仅因为她擅长,还因为她心疼陈淑芳。
终于,陈淑芳在70岁恢复了单身。
图片
赖芳玉与陈淑芳
赖芳玉并不喜欢「明星御用律师」这样的称呼。
她曾经温柔而有力地回答记者:
我就是一个律师,一个为平等与公正而努力,致力于减少压迫与偏见的律师,仅此而已。
但,这也是律师工作的全部意义。
图片
-我们在港大等你-
从各地开通直达高铁,到优才通等
香港的机会越来越多,
在回归26周年之际,
我们如何找到新的道路,抓住机会?
来厘清未来的方向,找到更多的答案?
 只有走出去,看到更多,找到信息差。
比如参加香港大学法律学院
金融与合规、财富管理高阶课程(第14期)
我们推出这一项目的初衷是:
就是要建设涉外法律领军人才,
就是寻找新的服务领域,要找到新的市场,
甚至还寻求更多新的契机,新的可能!
我在港大等你!
想了解详情
与我做一回香港大学的同学
扫码填写报名表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