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化 | 致敬每一位非遗传承人,近距离感受滚灯的魅力!

图片
在太仓
有这样一代代非遗传承人
在历史文化中汲取养分
在现代文明中迸发灵感
百转千回,薪火不灭
让我们跟随文小旅的脚步
用镜头告诉大家
那些穿透岁月层叠
仍大放异彩的太仓非遗
······
图片
图片
“滚灯”是一种古老的杂技类民间舞蹈,流传于江浙沪地区。滚灯已有近千年历史,过去在太仓十分兴盛。
图片
图片
据太仓当地传说,太仓古俗“正月灯,二月兴”,每年农历二月是灯会高潮,灯会舞龙灯时,观众围睹,街道拥塞,难以施展,便有人用竹片扎制大的圆球在灯队之前开道圈场,成为后来滚灯表演的雏形。太仓流行的一句俗话,“跌得像滚灯”,形容人摔跤的样子。
图片
图片
图片
袁光华
江苏省太仓市城厢镇人,江苏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滚灯代表性传承人。
1983年拜钱龙生为师后,学习和研究滚灯的历史、特点及表演方法、内容,组织滚灯表演队伍,多次在重大文化活动中进行表演,并将滚灯搬上舞台。编排的滚灯,1984年参加苏州民间文艺调演获优秀演出奖。2002年参加海盐滚灯节获江浙沪滚灯节优秀表演奖。2006年参加全国第三届体育大会闭幕式表演。1983年起多次为太仓直塘、双凤镇组织培养青年学习滚灯表演。培养青年滚灯手约50余人。多次获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先进文化工作者称号。
图片
图片
“掷烛腾空稳,推球滚地轻”,南宋诗人范成大在诗中曾对滚灯有过记述。滚灯来自于民间,是一种集舞蹈、杂技、体育为一体的传统艺术,也是太仓老一辈的童年记忆。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滚灯可分为大中小三种规格,用毛竹片扎成,表演要求有相当的技巧,体力消耗大,具有一定的技巧性、竞技性、娱乐性和艺术性。演员的各种造型和动作,时而舒展,时而惊险,气氛热烈,深受群众喜爱。
太仓滚灯发展至今,其表演的主题已多样化。女性在表演中体现出了滚灯艺术的柔美、灵性的特点,女性的纤柔之美也很好地弥补了滚灯过重的刚性。
图片
图片
图片
太仓滚灯的传承和发展
离不开滚灯艺人们的
努力和创新精神
图片
致敬每一位非遗传承人
往期推荐阅读
非遗文化 | 致敬每一位非遗传承人,近距离感受江南丝竹的魅力!
非遗文化 | 致敬每一位非遗传承人,近距离感受龙狮制作技艺的魅力!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