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消顾虑,我们选择在这里走得更远|赛亚森

外资选择临港的理由
作为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试验田”,临港新片区已经成为上海引进外资的重要增长极。数据显示,过去三年临港新片区实到外资累计达38.44亿美元,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55%,彰显了外资企业持续看好临港、投资临港的信心和决心。《临港时刻》专栏推出“外资选择临港的理由”系列访谈,走进不同外资企业,深入了解临港这片充满活力的热土,如何为企业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图片
03
赛亚森
图片
赛亚森是一家德国公司,在全球拥有多家工厂,主要给汽车制造商提供模块化的架构和系统集成的设计,装配物流以及供应链管理等服务。为了服务上海的客户,赛亚森将工厂建在临港,4年不到的时间,已初具规模。公司总经理徐国俊说,目前公司主要布局在新能源行业,预计今年销售额将超过30亿。
图片
▲赛亚森汽车系统(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国俊
我们刚刚到临港3年多,目前能够提供大约70万套模块的供货能力。我们预计今年的销售额会在30个亿以上。我们目前布局的行业,主要集中在新能源(领域),会更多地倾向于自主品牌的发展。
徐国俊告诉记者,公司选择临港,主要得益于这里的营商环境。临港的产业集聚效应和配套服务让公司愿意留在临港。
图片
临港完善了新能源的产业布局,既有上游的产业配套,也有下游的目标客户。通过跟本地政府的一些沟通,我们了解到上海的营商服务环境比较符合我们业务快速增长的需求。在前期,我们这个项目(之所以)能够快速落地,保证客户交付,就是(因为)临港提供了很大的保障。
图片
赛亚森是订单式生产模式,也就是接了订单再生产,没有库存。去年疫情特殊时期,在临港相关部门的支持下,赛亚森进入了首批复工复产白名单,让公司能按时交付产品给客户。
临港距离上海市区大约70公里,徐国俊坦言,也曾担心因为通勤时间和生活便利度等问题让人才无法安心留下来从而影响公司发展,但随着进一步的了解,他的顾虑逐渐打消了。
我们的财务总监住在市中心,他还有一个小朋友在小学升初中。我们本身业务很忙,每天往返在临港和市中心(之间)是很大的挑战。后来他就有这种想法:我有没有可能把家从上海市中心搬到临港?通过沟通,我们了解到我们可以享受“3.1人才政策”,本地的政策帮助他们解决了这个痛点。
图片
在公司的不断发展中,徐国俊也碰到了一些问题,比如赛亚森上海公司和欧洲母公司之间经常会因产品前期设计产生研发费用,这属于公司内部结算,但是通过本地银行结算时需要提供大量的材料,增加了沟通成本,他也期待临港在这方面能更加优化流程。
(结算)研发费要提供很多很多详细、复杂的材料,这种东西给企业增加了太多的沟通成本,我们希望在未来,在外资企业的内部结算方面,(临港)能够提供更多的便利,减少一些环节的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