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迅:《八角笼中》中去表演化,出来的效果最真实丨角色

图片
《八角笼中》王迅角色海报。
由王宝强执导的现实题材电影《八角笼中》于7月6日在全国范围内公映,该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讲述一群孩子冲出命运之笼、探寻人生出路的热血故事。这是王宝强继2017年《大闹天竺》后第二次执导电影长片,卧薪尝胆式的创作和精益求精的态度,让他的好兄弟、在片中担纲重要角色王凤的演员王迅感动不已。他最近通过陪着王宝强一站又一站地跑路演,在收获了很多观众的认可和感动的同时,也大为感叹创作电影的不易,也真心祝愿好兄弟王宝强用真诚和坚持可以打动观众。
王迅因参演《疯狂的石头》走红之后,“喜剧”“小人物”等标签一直挂在他的身上,在很多电影中都能看见他活灵活现饰演各种偏喜剧角色。他笑着表示,本以为这次在《八角笼中》里饰演的角色王凤是一次信手拈来,没有料到却成了他职业生涯以来最难演的角色:“说实话,拍了一个星期后,我自己都有点儿懵了。我发现我设计的所有的一切,宝强都说‘不要’,甚至让我‘不要演’了,后来我才知道他对真实的追求,尤其是面对很多没有表演经验的孩子,一旦我们演得太刻意,他们的表演瞬间就可以把我们‘卖’了。很多人看完电影都说我变化很大,甚至认为是我近几年演得最好的一次。(笑)”
第一次看王宝强剧本就被“镇”住
事实上,《八角笼中》和王迅的缘分开始于很久以前。早在他与王宝强拍摄《唐人街探案2》(大概是2017年)的时候,他听说王宝强正在孵化一个电影剧本,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没有下文。到了王迅去探班《唐人街探案3》的时候,王宝强郑重告诉他“有个角色要找你”,但那时的他对这个项目全然不知。直到2020年,王迅看到了《八角笼中》的剧本:“整整快四年,他一直在闷头做剧本,后来我才知道在这些时间里他推翻了无数剧本草稿,因为他给自己定下的标准太高,如果没有达到他满意的程度他是不会和演员聊(角色)这件事的。当我第一次看到剧本的时候整个人被‘镇’住了,因为故事改编自真实事件,我没想到他会选择拍摄这样的题材,这么难拍的故事,而不是(驾轻就熟)地拍摄相对熟悉的喜剧题材。这次,他真的是极其用心。”
图片
《八角笼中》剧照,王宝强(图左)与王迅在片里片外都是知心好友。
王宝强的用心态度令王迅极为感动,他也对这次参演极其重视,但他没想到《八角笼中》的筹拍制作并不是一帆风顺。2021年就想开机,因为投资、疫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一拖再拖,中间隔了很长的时间。王迅曾有一次忍不住催王宝强“到底准备啥时候开机”,王宝强说他还在找真正合适的小孩进行表演,加上疫情因素,电影挪到2022年3月才开机,“这段时间,任何一个关键节点出了问题,这个项目都坚持不下去,但宝强就这样,一步步地,用自己的执着熬过了开拍、制作、上映,他想用作品说话,想把这件事情做到最好。我看到他这几年都没有接戏,认认真真地一头扎进这个项目,他这几年拒绝掉的片约和机会,原本都可以很轻松就获得报酬,但他都拒绝了。”
“收”着演很有难度,曾一度发“懵”
《八角笼中》讲述的是主人公向腾辉一直倾注心血照顾无人看管的孤儿,想把他们培养成格斗高手,给他们一个出路。王迅饰演的王凤是向腾辉的好朋友,两人一路扶持,一路帮助,才顺利完成了“救助孩子”的梦想。观众曾经对王迅的了解都是通过各种喜剧角色,无论是早期电影《疯狂的石头》里开“别摸我”宝马车的秦丰收,还是《唐人街探案》里狡猾的陆国富,只要他一出场,眼镜一戴,手势一来,观众总会被他逗笑,仿佛王迅本身就是自带笑点。这次王迅饰演的王凤也是一个耿直、幽默、憨厚的角色,他本以为对这次表演的拿捏是信手拈来,但他却告诉新京报记者“这次真的太不好演了”:“说实话,过去我演喜剧居多,这次则是要把表演的度往下降。我印象当中,这次和《灵魂的救赎》(王迅在片中饰演在地震中“失独”的父亲老何),是唯二需要压制表演的,并且这次去表演化的程度,比起《灵魂的救赎》,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宝强一开始就告诉我在表演上一定要‘收’,尽量将表演‘收’没有。这样一个状态,你们知道有多难吗?”
对于这次的表演风格,王迅进一步阐释,王宝强在《八角笼中》中,追求的是绝对真实感,因此他对王迅提出的要求就是要打破常规化的表演,也推翻了很多王迅最初的构想:“我是演配角出身,也见不得有一点儿戏缝,有点儿戏就要发挥到极致,空间不大也要把它演出来的,你突然要让我‘收’,说实话真的很难,因为我已经习惯了过去的创作方式,一旦在戏面前,不发挥或是不做什么事情,我会觉得好像什么都没有了。”王迅回忆,有一场他吃红薯片的戏,他本希望吃得很香让孩子们嘴馋,王宝强就立即告诉他“别这样吃,不用去演”,他要求的是一种生活中的表演;还有一场戏是照顾孩子们吃饭,他设计了各种“忙”的细节,给孩子们夹菜、弄这弄那,但后来都遭到了王宝强的拒绝:“我刚开始是没有压力的,因为自己是比较积极努力的人,在拿到角色后我设计了很多,想着有一分我要演出五分这样,但后来发现宝强一直跟我说‘不要’‘不要这样演’,在太多‘不要’之后我就迷茫了,甚至不知道怎么演了,是我想错了还是怎么了?那个时候压力就来了,难度就来了。”
图片
王迅在《八角笼中》与孩子们有很多对手戏。
王迅说,这种“懵”和“迷茫”反而让他重新审视了王凤这个角色,他是片中的笑点担当,但不会再像以往一样故意“甩包袱”“出梗”,在语言节奏、形体神态上,他都用非常简单朴实的状态呈现,绝对不会让观众看到一丝丝刻意,演着演着,他越来越感受到真诚的可贵。得益于与王宝强多年的兄弟感情,他们将这份情谊用在角色身上,让很多戏在戏外就可以完成,王迅感叹,若不是与王宝强太熟悉,或是没有深厚的默契,很难让向腾辉与王凤的亲厚情感得以精准呈现:“除了几场重场戏,片中我俩没有更多的交流,但为什么观众看到能相信我们是对好哥们儿,一起创业,一起遇上困难,重振旗鼓,探索出路,我和他的很多细节、眼神,不用多言就能够铺垫出两人的关系,这得益于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兄弟感情,就用经历去把表演成分降到最低,这样让观众信服、感动。”
【专访】
最怕被素人孩子“演”没了
新京报:电影中,你们的对手演员是大山里真实的孩子,他们的“真”与你们“去表演化”是相呼应的吗?
王迅:是的,最开始我觉得宝强在控制我的表演,但到了后来,我发现他是把我们的表演和素人小孩的真实达到统一,不然的话,我们会被这些孩子演“没”了的(笑)。我相信,观众在看电影的时候注意力很多时候都是在孩子身上,他们太真了,如果我们演多了,观众会觉得我们是演出来的真。所以我们决定这次不用演。包括王宝强,他也是一个会表演的人,但这次我们就尽量不演,追求真实,对我们来说有难度,但出来的效果一定是最准确的。
新京报:这次取景主要在偏远荒凉的山区,真正到了那个环境,需要自己如何融入?做哪些准备?
王迅:宝强选景和选演员一样,极其用心,基本上把四川翻了个遍。开始我们想要找个山,从成都出发开车两个小时就有,为什么要去那么远的阿坝州,也有人问他为什么要这么折腾。后来到了阿坝的山上,那确实是光秃秃的一片,风都要把你吹没了,但那种荒芜的感觉可以呈现出好电影的质感。包括我们的美术、道具都在现实生活中取材,过往有些电影你一看可能满眼都是美术、搭景,但这次真的不是,镜头下没有修饰感,不刻意做旧,你能感受到的是极度的真实。
图片
《八角笼中》剧照。 王迅认为孩子们的“真”不用表演,为了呼应这种“真”,他需要在片中控制自己的表演痕迹。
新京报:为什么要这样执着追求你说的“极度的真实”?
王迅:因为我们认为这些演员,尤其这帮素人孩子,你不给他们“扔”到一个逼真的环境中,他们就会不适应,因为他们没有任何表演经验,他必须要让真实的生活与他共鸣才能达到真实。再比如电影里我们的工棚,床铺、被褥都是真实工人用的物品,我在沙石场办公的进货单据都是真的。其实,一旦到了真的环境,演员自然而然就会放下一切表演,真正融入那种环境里生活。
新京报:因为你是四川人,这次在片中都用四川话对白,你有没有成为片场大家的语言老师?
王迅:这个肯定就当仁不让了(笑),但我们尊重专业,现场会有语言老师。只不过我和宝强一起演戏的时候,当他说四川话别扭、不自然的时候,我会帮他调整一下。事实上,我认为自己如果用四川话演戏的时候,戏最少能够长三成。因为它毕竟是母语,表达起来更自如、富有神韵,所以在现场的时候只要大家的感觉不太对,我就跟他们提出来。
新京报记者 周慧晓婉
编辑 黄嘉龄
校对 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