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二十四节气|小暑节气,中医为你划养生重点

图片
时节
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代表着季夏时节的正式开始。太阳到达黄经105度时,叫小暑节气。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 
市中医医院康复科主治中医师王婷婷说,小暑是人体阳气旺盛的时候,“春夏养阳”,所以人们在工作劳动之时,要注意劳逸结合,保护人体的阳气。小暑过后,气温高、湿度大,木材表面会向外散发潮气,在上面坐久了,会诱发痔疮风湿和关节炎等疾病;应多吃水果有益防暑,既补水又去火;保持心静,《灵枢·百病始生》曰:“喜怒不节则伤脏。”这是因为人体的情志活动与内脏有密切关系,有一定规律。
小暑节气怎么养生?
1
起居养生
小暑时节炎热高温,起居劳作调护不当,常常容易中暑。中医将中暑分为阳暑和阴暑
阳暑多因在阳光下暴晒或高热密闭环境下工作造成。
阴暑是由于夏月不恰当的乘凉、饮冷、寒邪侵袭人体肌表或内脏而发生的疾病,因在暑天受寒,故名阴暑。老人、儿童、体弱及患有宿疾之人,常因抵抗力差,不耐寒热,易发此病,尤其需要重点防护。阴暑的症状与寒凉外感相关,常表现为神疲倦怠、发热恶寒、无汗、身重酸痛,还有因着凉导致腹泻腹痛、关节疼痛,注意防寒,夏日避暑切勿过度贪凉,不要在树荫底、屋檐下、过道里乘凉时间过长,空调房间温度不宜过低,睡眠时不要让电扇或空调风口对人直吹,也不要大量饮进冷开水或冰镇饮料,以免寒邪直中。已患阴暑者可服用藿香正气丸,能解暑化湿;胃肠受寒,可饮生姜红糖水温中和胃;关节冷痛可进行关节热敷,适量饮用红酒、米酒以温经通络。若病情复杂,外寒内热或虚实夹杂者,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2
饮食养生
小暑是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候,养生要遵守“春夏养阳”的原则,戒除不良生活习惯。
炎热的暑天,吃冷饮似乎非常享受,但对身体的危害却无法用这一时的清爽弥补。饭后吃冷饮尤其伤脾胃,因为此时吃冷饮,加速胃壁黏膜血管收缩,胃的活动减弱,消化液分泌量减少,食物消化就会受到影响,形成饱胀状态,引发腹泻等消化不良症状。此外,还要注意不可一味追求苦瓜等凉性食物,食用时需佐以葱姜蒜、香菜、韭菜等辛温之物。用荷叶、茯苓、扁豆、薏米、猪苓、泽泻、木棉花等食材煲成的汤粥,非常适合此时食用。
3
运动养生
小暑时期气候炎热,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机体能量及营养耗损较多,特别是此时暑热较盛,人体容易出汗,稍一活动就全身湿透,人们往往感觉疲倦乏力。因此,避免运动强度过大,出汗过多。
小暑时期运动锻炼宜选择早晨或傍晚气温相对清凉之时,宜选较和缓的运动如太极拳、八段锦、健步走等,运动时间不建议不超过1小时,晚上9时后也不宜再进行体育锻炼,以免过度兴奋影响睡眠。另外,运动出汗多可适当喝些淡盐水以补充水钠的丢失,运动后最好洗个温水澡,但要注意的是运动后不可立即用冷水冲头浴身,以防寒湿伤人罹患感冒或关节疼痛。
4
情志养生
小暑时期,气候炎热,人们常感心烦不安。若暑热太过,热扰心神,还可见入睡困难,梦多易醒。
小暑养生重点突出“静心”二字,即尽量保持心境平静,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宜有过激的情绪反应。
暑热高温容易中暑,此时建议减少外出,多做些静心宁神的事情,如绘画、书法、阅读、下棋、听音乐等室内活动,可使人精神有所寄托,并能陶冶情操,起到怡情养性、调神健身的作用。俗话说“心静自然凉”,这是炎热夏季调养心神的重要法则。
小暑节气出现哪些疾病?
夏日炎热,心火内盛,容易出现烦热躁扰、心绪不宁。此时情绪调摄应以养心宁神为主,因为心为君主之官,只有平心静气,宁神降噪,才能确保五脏安和。高温天气不仅影响到情绪,还会影响到肠胃功能,因此在夏季很常见一些肠胃道疾病。另外,闷热的天气让人感觉很不舒服,还容易引起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小暑节气如何预防疾病?
1
按摩劳宫穴
小暑节气穴位保健以清心安神为主,可以通过按摩劳宫穴来保健。
劳宫穴属于手厥阴心包经穴位,具有清心开窍、宁心安神之功效!
按摩法:行指揉法,以拇指腹置于穴位上,拇指稍用力按揉,以微觉酸胀感为度。
每个穴位可按揉2—3分钟,每日可行多次。
2
艾灸
艾灸最佳时间:于小暑前后2天(7月5日-7月9日)共五天。
取穴:天枢、三阴交
方法:每天1次,每次每个穴位20分钟
3
督脉灸
最佳时间:每伏督灸一次,间隔10天
7月16日——7月25日
7月26日——8月 3 日
8月 4 日——8月14日
8月15日——8月24日
铁岭日报全媒体记者 ▏郝玲
制图 ▏罗晓曦
编辑 ▏罗晓曦  责任编辑 ▏江鸿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