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超算下的光互联:光模块、AOC与DAC

摘要
通过深入研究AI算力巨头英伟达近年的AI超算方案,我们注意到,通信网络是制约数据中心算力高低的关键因素。在多线程并行计算下,通信成为制约算力的短板,只要有一条交换链路出现网络阻塞或丢包,就会产生I/O延迟。因此,AI超算对于网络层数据传输速率和延时要求非常苛刻,需要高带宽、高速率的交换机和通信链路匹配。
交换网络的连接方案多样,AI超算和DCI场景中,主流是光模块+光纤、AOC(Active Optical Cables,有源光缆)和DAC(Direct Attach Cables,直连电缆),DAC也可分为有源ACC、AEC和无源DAC。
光模块+光缆最为主流,本身衍生出众多传输速率和封装类型,可以广泛、灵活应用于多种场景中,例如长距离电信传输网、中距离接入网和DCI、服务器架顶交换机皆可看到光模块家族的身影;光模块的I/O端口也可以广泛适配各种光纤连接器,传输距离灵活可控。
AOC将光模块和光缆集成化,避免光口被污染的可能性,以提升可靠性。AOC是成本与性能折中的一种优化设计方案,减少光器件数、去除DDM(数字诊断)功能,专用于超短距离的架顶以太网或InfiniBand交换机的互联场景,通常是100米传输距离。因为传输距离超短,所以AOC使用的光模块通常是VCSEL多模方案。
DAC没有光电转换模块,线缆两头是简单的电缆连接头,因此成本非常低。DAC可以进一步细分为有源ACC、AEC和无源DAC,有源ACC、AEC相比无源DAC传输距离更长。由于铜的物理性能限制,DAC传输距离极短,且带宽越大,有效传输距离就越短。在速率从400G向800G升级中,其传输距离将从3m缩短到2m。
三种方案各有所长,适用场景各不相同。在传输场景上,光模块+光缆范围最广,从电信汇聚前传、中传网络,到数通交换机都可以使用;AOC则适用于百米距离的大带宽架顶交换机互联;DAC适用于服务器和GPU连接到架顶交换机。从成本看,光模块+光纤成本较高,但组网灵活,从全成本角度考虑仍是海外云厂商最主流方案;AOC因为是集成化设计,因此成本次之;DAC无需光电转换,成本最低,但高速率下传输距离距离极大受限,我们认为,电信接入网的“光进铜退”也将在AI超算中上演,此前因为高速率光模块成本原因,AOC方案优势不明显,但随着高速率光模块成本的降低,AI超算时代DAC方案有望加速向AOC方案升级。
算力——
光通信:中际旭创、新易盛、天孚通信、太辰光、腾景科技、德科立、联特科技、华工科技、源杰科技、剑桥科技、铭普光磁。
算力设备:中兴通讯、紫光股份、锐捷网络、菲菱科思、恒为科技、工业富联、寒武纪、震有科技。
云算力:光环新网、奥飞数据、数据港、润泽科技、科华数据。
液冷:英维克、申菱环境、高澜股份、佳力图。
边缘算力承载平台:美格智能、广和通、移远通信、初灵信息、龙宇股份、网宿科技、佳讯飞鸿。
数据要素——
运营商: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
数据可视化:浩瀚深度、恒为科技、中新赛克。
BOSS系统:亚信科技、天源迪科、东方国信。
风险提示:AI发展不及预期,算力需求不及预期。
图片
图片
一、投资策略:AI超算下的光互联:光模块、AOC与DAC
本周核心推荐:
算力——
光通信:中际旭创、新易盛、天孚通信、太辰光、腾景科技、德科立、联特科技、华工科技、源杰科技、剑桥科技、铭普光磁。
算力设备:中兴通讯、紫光股份、锐捷网络、菲菱科思、恒为科技、工业富联、寒武纪、震有科技。
云算力:光环新网、奥飞数据、数据港、润泽科技、科华数据。
液冷:英维克、申菱环境、高澜股份、佳力图。
边缘算力承载平台:美格智能、广和通、移远通信、初灵信息、龙宇股份、网宿科技、佳讯飞鸿。
数据要素——
运营商: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
数据可视化:浩瀚深度、恒为科技、中新赛克。
BOSS系统:亚信科技、天源迪科、东方国信。
本周观点变化:
本周进入2023年中报业绩快报披露期,而光模块上半年超额收益明显,当下进入横盘震荡。我们注意到,市场对AI周期下的光通信仍然存在较大预期差,包括我们在本周周报中集中讨论的光连接方式等。我们认为,算力仍然是AI时代最具确定性的方向,光通信依旧是算力概念中最具估值弹性的品种。
算力-应用的飞轮效应显现。Meta不断投入AI为最终的元宇宙战略铺垫,我们认为,Meta发布社交新品Threads也是战略之一,目标是吸引更多推特用户,积累更多的公共交流社群用户群体,未来此类社群应用极有可能与AI应用形成联动,前者提供数量庞大的用户基础,后者以AI功能和服务夯实用户粘性并进一步开发各类增值业务,形成良性循环。我们看到,当下“高性价比”算力依然是应用放量的最大瓶颈,一旦算力储备妥善,首轮AI应用将会释放,算力-应用的飞轮惯性将越来越大,而光通信有望率先受益。
我们建议:重点关注中际旭创、新易盛、天孚通信等光模块、器件龙头,高度关注太辰光、腾景科技等光连接器件品种,以及中兴通讯、紫光股份、菲菱科思、恒为科技、锐捷网络等交换机&服务器的国内算力核心受益品种,持续关注薄膜铌酸锂、LPO、MTP/MPO等光模块、光器件新技术,以及具有海量市场空间的服务器液冷技术。
二、行情回顾:通信板块表现下跌,量子通信表现最佳
本周(2023年7月3日-2023年7月7日)大盘收于3197点。各行情指标从好到坏依次为:上证综指>沪深300>万得全A>万得全A(除金融,石油石化)>中小板综>创业板综。通信板块下跌,表现劣于大盘。
图片
从细分行业指数看,量子通信、卫星通信导航上涨5.9%、1.5%,运营商、物联网、云计算下跌0.1%、1.0%、1.8%,表现优于通信行业平均水平,通信设备、光通信、区块链、移动互联下跌2.1%、3.3%、4.5%、5.3%,表现劣于通信行业平均水平。
本周受益车联网概念,中威电子上涨32.81%,领涨板块。受益定增完成,博创科技上涨13.12%,受益覆铜板概念,金安国纪上涨12.35%,受益基本面向好,ST国安上涨11.96%,受益卫星通信概念,创意信息上涨11.00%。
图片
三、周专题:AI超算下的光互联:光模块、AOC与DAC
通过深入研究AI算力巨头英伟达近年的AI超算方案,我们注意到,通信网络是制约数据中心算力高低的关键因素。在多线程并行计算下,通信成为制约算力的短板,只要有一条交换链路出现网络阻塞或丢包,就会产生I/O延迟。因此,AI超算对于网络层数据传输速率和延时要求非常苛刻,需要高带宽、高速率的交换机和通信链路匹配。而英伟达最新的GH200方案更是支持GPU显存互联,进一步体现了通信链路性能的重要性。
图片
交换网络的线缆连接方案多样,AI超算和DCI场景中,主流是光模块+光纤、AOC(Active Optical Cables,有源光缆)和DAC(Direct Attach Cables,直连电缆),DAC也可分为有源ACC、AEC和无源DAC。
光模块:光通信网络中的重要器件,起到光电转换的作用。光模块内部结构包括光发射组件(TOSA,含激光器芯片)、光接收组件(ROSA,含探测器芯片)、驱动电路、光电接口。在发射端,光模块将设备产生的电信号经驱动芯片处理后,通过激光器转化为功率稳定的调制光信号,使得信息能够在高速光纤中传递;在接收端,光信号经探测器处理后还原为电信号,经前置放大器处理后输出。
光模块+光缆最为主流,本身衍生出众多传输速率和封装类型,可以广泛应用于多种场景中,例如长距离电信传输网、中距离接入网和DCI、服务器架顶交换机皆可看到光模块家族的身影;光模块的I/O端口也可以广泛适配各种光纤连接器,传输距离灵活可控。
图片
AOC将光模块和光缆集成化,避免光口被污染的可能性,以提升可靠性。AOC是成本与性能折中的一种优化设计方案,减少光器件数、去除DDM(数字诊断)功能,专用于超短距离的架顶以太网或InfiniBand交换机的互联场景,通常是100米传输距离。因为传输距离较短,所以AOC使用的光模块通常是VCSEL多模方案。
图片
DAC没有光电转换模块,线缆两头是简单的电缆连接头,因此成本非常低。DAC可以进一步细分为有源ACC(Active Copper Cable)、AEC(Active Electrical Cable)和无源DAC,其中AEC方案比ACC方案带宽更高,使用retimer芯片结构,多了一个在接收端做信号整形的功能。因为有信号放大器,所以有源ACC、AEC相比无源DAC传输距离更长。DAC产品进一步聚焦成本控制,因为无需光电转换,因此即使是有源ACC、AEC,其功耗相较于光模块和AOC也更低。由于铜的物理性能限制,DAC传输距离极短,且带宽越大,有效传输距离就越短。在速率从400G向800G升级中,其传输距离将从3m缩短到2m。
图片
三种方案各有所长,因此适用场景各不相同。在传输场景上,光模块+光缆范围最广,从电信汇聚前传、中传网络,到数通交换机都可以使用;AOC则适用于百米距离的大带宽架顶交换机互联;DAC适用于服务器和GPU连接到架顶交换机。从成本看,光模块+光纤成本较高(但组网灵活,从全成本角度考虑仍是海外云厂商最主流方案),AOC因为是集成化设计,因此成本次之;DAC无需光电转换,成本最低,但高速率下传输距离距离极大受限,我们认为,电信接入网的“光进铜退”也将在数据中心交换网络中上演,此前因为高速率光模块成本原因,AOC方案优势不明显,但随着高速率光模块成本的降低,AI超算时代DAC方案有望加速向AOC方案升级。
图片
图片
四、Dell'Oro分析师行业观察:AI对RAN市场意味着什么?
C114讯,市场研究公司Dell'Oro Group副总裁兼分析师Stefan Pongratz近日在一篇博客文章中对AI引入RAN市场后发生的变化及未来发展预期进行了分析。他指出,4G和5G部署已经大量利用自动化和智能来取代人工任务,并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管理日益增加的复杂性。在RAN中使用AI已经在网络部署、优化和修复方面带来了好处,最终有助于提高网络性能和质量。展望未来,AI在RAN中的份额无疑会持续上升。
以下为这篇博客的主要内容:
在无线接入网(RAN)中使用人工智能(AI)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事实上,4G和5G部署已经大量利用自动化和智能来取代人工任务,并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管理日益增加的复杂性。4G和5G部署也在使用AI来提高网络性能和改善用户体验。不过,也出现了一种新的现象,那就是消费者AI和企业AI的普及,以及人们对这一工具的态度变化。随着关于AI对整个社会的影响的讨论逐渐成为焦点,现在正是审视AI可能如何直接或间接影响RAN市场的时机。在这篇博客文章中,我们将重点关注四个具体领域:移动数据流量、运营商收入、RAN经济性和RAN架构。
消费者AI和企业AI的普及是否会推动移动数据流量的增加?
初步调查结果表明,ChatGPT和Google Bard等AI工具目前并未直接影响移动数据的使用。由此带来的数据增长有限。沃达丰2023年第一季度的数据使用情况显示,其总体数据消耗量相对于趋势线没有明显变化。同时,根据爱立信最新的移动报告,移动数据流量在2023年第一季度增长了36%,与过去两到三年的同比增长轨迹一致。虽然AI正在改变数据中心内部的计算、电力和冷却需求,但迄今为止,它对移动网络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情况可能会直接或间接地发生变化,例如,如果AI触发更多的视频使用或者计算位置发生变化。但就目前而言,我们认为没有必要迎合消费者AI的崛起来改变对移动数据流量的预测。根据爱立信的移动报告,预计2022年至2027年间移动数据流量将以25%-30%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
图片
图片
这对运营商收入意味着什么?
在移动用户激增的1G-3G时代,全球无线运营商收入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4G时代开始出现增长放缓,最新数据显示,无线收入在过去10年里一直持平。根本原因并不是签约用户数增长不足。相反,我们将无线收入持平的趋势归因于ARPU的下降,ARPU在过去十年里下降了约20%。尽管AI正在提升对于潜在的收入增长的乐观情绪,但ARPU的下行压力加上用户数增长的放缓,将继续影响消费者移动宽带(MBB)领域的增长前景。
AI不太可能改变这些力量,而这些力量目前支撑着运营商无线收入的大部分份额。然而,运营商对这些工具的投资仍然是至关重要的,这样他们才能从企业和垂直行业获取更多价值,并改善FWA的业务案例,同时提高他们在所有领域的竞争地位,包括消费者MBB。除了提高性能和客户体验(这将通过最大限度地减少客户流失来间接提高收入)之外,AI还可以帮助实现数据货币化,特别是在企业中,该工具可以帮助优化5G用例的用户体验,并确保QoS水平,这是提供优质服务的关键。未来,AI也可能在网络切片方面发挥作用。
图片
AI和Intelligent RAN将如何改变RAN的经济性和性能?
随着移动数据流量持续以每年25%至30%的速度增长,而运营商的收入增长却处于持平状态,运营商在扩大资本支出和运营支出方面的回旋余地有限,难以应对技术和架构进步所带来的固有的复杂性,而运营商需要这些技术和架构进步才能提供适当的网络性能,同时支持更苛刻和多样化的终端用户需求。AI对营收增长的影响将是有限的,但AI能力与最新的技术进步相结合,使供应商能够实现基站内置智能,这对于提高RAN的经济性和性能至关重要。最近生成式AI的普及提高了人们的期望,这种趋势的持续将:
·提高性能和改善体验
·最大化网络投资的投资回报率
·改进vRAN业务案例
·提高网络质量
·加快(产品/服务)上市时间
·降低复杂性
·减少能源消耗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在RAN中使用AI已经在网络部署、优化和修复方面带来了好处,最终有助于提高网络性能和质量。这些AI工具可用于分析终端用户程序和流量模式,同时提高资源利用率。此外,Intelligent RAN和AI支持的分析将帮助运营商在网络问题变成大问题之前主动解决它们。例如,沃达丰的零接触运营策略(Zero Touch Operation Strategy)旨在防止50%的故障。一家北美的电信服务提供商通过使用诺基亚AI/ML支持的SON,将检测RAN问题的速度提高了120倍。
爱立信表示,如果在部署、管理和运营方面没有引入更多的自动化,仅仅是为了支持MBB带来的变化,运营商的运营成本在未来五年内就可能会翻一番。AI将在简化复杂性和抑制运营成本增长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大多数新建网络(greenfield networks)显然正在朝着更有利于自动化的新架构发展(Rakuten Mobile的运维人员仅有大约250人)。然而,对于拥有2G/3G等遗留系统的传统网络(brownfield networks)来说,变化通常不会发生得那么快。目前,传统运营商的平均水平介于L2(部分自治网络)和L3(有条件的自治网络)之间,距离达到L4(高度自治网络)和L5(完全自治网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尽管如此,中国移动正积极推动在2025年实现L4自动化。华为仍然乐观地认为,L4自动驾驶网络(ADN)将在2025年左右更加普及(其70%的客户群计划到2025年实现L3 ADN)。Rakuten Mobile此前表示,其网络可在2022年底之前实现L4自动化。沃达丰也设定了到2025年实现零接触智能网络的目标,而Zain的目标是到2025年实现L4自动化。
AI和Intelligent RAN所带来的性能提升会有所不同,具体取决于多种因素。爱立信估计,Intelligent RAN自动化解决方案可以将频谱效率提高15%,而华为的演示显示,其Intelligent RAN多频段/多站点3D协调功能在某些设置下可以将用户体验提高高达50%。中兴通讯和中国移动展示了小区边缘吞吐量提高3倍,并且切换延迟降低了50%。
RAN约占全球电力消耗的1%至2%(ITU数据),气候变化的加剧加上目前的发电厂的发展轨迹,构成了行业更加关注能源效率和二氧化碳减排的基础。初步研究结果表明,Intelligent RAN可以在控制排放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将能耗降低15%-25%。例如,Zain在科威特的一个试验场使用华为基于智能的节能解决方案实现了23%的节能。一些运营商对此的态度甚至更加乐观:Tele2最近发布的一份报告展示了智能移动网络如何能够在长期内将能源消耗降低30%-40%。
现在,AI的普及也为提高vRAN的经济性提供了潜力。vRAN/Cloud RAN的主要TCO挑战之一是难以通过编排多个工作负载来实现效率提升。因此,一些企业现在正在探索通过在其他方式之间(例如5G和AI之间)实现协同效应来改善vRAN业务案例的可能性。软银和英伟达最近宣布,他们正在研究在运行AI的同一台服务器上部署5G vRAN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虽然集中式vDU实施的TAM有限,但软银的相关是值得关注的。
图片
AI对于未来的RAN架构意味着什么?
如今,AI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应用于RAN当中,尽管程度还比较有限。然而,展望未来,AI在RAN中的份额无疑会上升。除了在现有5G网络中增加对AI的使用外,5G-Advanced还承诺在RAN中引入更多的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AI/ML)增强,包括空口在内。虽然我们仍处于6G的早期阶段,但目前的观点是,AI原生空口将成为基础技术之一。
在这个早期阶段,试图描绘一幅关于AI将如何改变社会和电信网络的全面图景还为时过早。但与之前大肆炒作的技术相比,AI的一个不同之处在于,人们普遍认为所有的道路都会通向更多的人工智能。因此,即使这不是运营商提高消费者ARPU的灵丹妙药,但毫无疑问,供应商和运营商将逐渐增加在RAN及其相邻领域中对AI的使用。
我们认为,尽管AI当前在RAN中的应用程度非常有限,但展望未来,AI有望通过网络部署、优化和修复方面等方面提高网络性能和质量,最终改变RAN的经济性和性能,并抑制运营商的运营成本增长,提高网络体验并利好运营商成本控制。
五、AI服务器需求激增 HBM内存价格上涨
C114讯,近日,市调机构TrendForce发布研报称,目前高端AI服务器GPU搭载HBM芯片已成主流,预计2023年全球HBM需求量将年增近六成,达到2.9亿GB,2024年将再增长30%。由于HBM内存芯片拥有比DDR SDRAM更高的带宽、相对较低的能耗,因此近年来发布的旗舰HPC处理器、运算加速GPU均在采用HBM内存。预计未来,HBM可以取代一部分GDDR SDRAM显存以及DDR SDRAM普通内存。
我们认为,AI服务器需求的激增反映了AI算力资本投入的爆发趋势,将对AI算力产业链中的AI芯片、HBM、服务器、交换机、高速光模块、液冷等行业起到正向的推动作用,相关公司的营收和利润有望在此轮算力革命中迎来突破。
六、恒为、光迅、浩瀚深度3家中标中国移动汇聚分流设备扩容集采
C114讯,中国移动日前发布公告称,启动2022年至2023年汇聚分流设备扩容部分单一来源采购,恒为、光迅和浩瀚深度三家中标。
公告显示,本次中国移动汇聚分流设备扩容部分集采将采购1420台插卡式汇聚分流设备。项目共划分成3个标包,具体标包划分见下表:
图片
中国移动本次汇聚分流设备集采属于原厂商设备扩容,故采用单一来源模式采购,确定供应商为:北京浩瀚深度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恒为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我们认为,此次中标结果有利于进一步巩固相关公司在网络可视化业务运营商集采中的优势地位。随着5G应用的落地逐步深化,以及信息安全上升为国家战略,网络可视化业务需求有望进一步增长,利好相关公司营收及盈利。
七、Gartner:2023年全球银行和投资服务业IT支出预计将达到6521亿美元
C114讯,2023年7月6日 – 根据Gartner公司的预测,2023年全球银行和投资服务业IT总支出将达到6521亿美元,较2022年增长8.1%,其中软件支出将增长13.5%,是增长最快的领域。2023年中国银行和投资服务业IT支出预计将达到4636亿人民币,较2022年增长9.6%,其中IT服务支出将增长19%,是增长最快的领域。
Gartner研究总监Debbie Buckland表示:“当前的种种经济不利因素改变了今年银行和投资服务业的技术投资环境。企业机构非但没有削减IT预算,反而将更多的钱花在了能够产生更多业务成果的技术类型上。比如软件支出正在从原来的自主开发流向购买能够更快产生投资价值的解决方案。”
对云的投资有增无减
根据2023年首席信息官和技术高管调查,银行和投资服务业的首席信息官(CIO)将在2023年把最多的新资金或后续资金投入到网络安全、数据和分析、集成技术和云上。
超过一半的受访者计划增加对云的投资,同时减少其数据中心的IT支出,具体体现在数据中心系统支出的增长放缓,从2022年的全球13.2%下降至2023年的5.7%(见表一)。为了满足不断发展的客户和市场期望,银行正在减少有形资产和资本支出(capex)并增加服务和运营支出(opex)。
图片
Gartner研究副总裁Pete Redshaw表示:“为了应对当前的经济环境,银行和投资服务业CIO现在正在把支撑增长韧性与可持续性的更为保守的目标放在第一位,比如优化客户体验(CX)、提高运营效率等。这与前几年银行业首席执行官(CEO)把直接增长,比如新地区、新客户、新业务线等作为首要目标的情况截然不同。”
IT服务仍是支出最多的领域
受咨询服务和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业务量增加的推动,IT服务将成为支出最多的领域。预计2023年全球IT服务支出将达到近2700亿美元,较2022年增长9.3%,体现了IT服务商在帮助银行和投资服务机构把握和应对新兴机遇与挑战方面正在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Buckland表示:“变幻莫测的经济形势正在迫使企业机构将长期合约分解成多个期限较短的项目。他们既不愿意签署新的合约,也不愿意付出长期行动或接受新的技术合作伙伴,这将促进IT咨询服务业务量的增加。”
人才短缺推动内部服务支出增加
由于全球人才短缺对银行和投资服务机构的影响,2023年全球内部服务支出将增加4.2%以填补增加的人才聘用和维系成本。
Redshaw表示:“即便近期许多科技巨头进行了大面积裁员,银行也不再是顶级人才默认的最理想、最具回报或最激励人心的归宿。因此,银行业需要采取更具创新的方案,比如不再要求大学学历以及加入终身培训、混合团队、敏捷方法、金融科技合作等有益的做法。”
2023年中国银行和投资服务业IT支出预计将达到4636亿人民币,较2022年增长9.6%,其中IT服务支出将增长19%,是增长最快的领域。
我们认为,全球银行和投资服务业IT支出在2023年保持显著增长,中国银行和投资服务业IT支出增速快于全球增速。其中,数据中心系统、IT服务、软件等细分领域支出增长较快,利好云服务厂商及通信和设备厂商。
八、Omdia观察:O-RAN能否开启5G专网市场的竞争?
C114讯,来自市场研究公司Omdia的一份最新报告称,在柏林举行的Open RAN World 2023活动表明,O-RAN和专网存在着复杂的关系。O-RAN供应商看到了将该技术引入企业市场的明确机会,而大多数通信服务提供商(CSP)对于是否首先在其公网中评估、测试或部署O-RAN犹豫不决。虽然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但一切都可归结为一个问题:O-RAN将为市场带来哪些对企业而言至关重要同时又是传统RAN无法提供的东西?
O-RAN可以为专网市场做些什么?
在展会上,包括HPE、亚信和博世在内的许多公司讨论了专网与O-RAN的极高适配度。有观点甚至认为,专网市场相较于公网市场更加前景更广阔。这是因为,从蜂窝网络的角度来看,专网是绿地部署(greenfield),因此不需要考虑传统的2G和3G网络。
此外,如果一切按计划进行,O-RAN将为(专网)市场带来多项好处,包括更高的创新率、更低的价格,以及通过xApps或rApps进行更好的网络定制。
O-RAN带来了更多的供应商,这将激发更高的创新率。更多的供应商和更少的供应商锁定意味着更需要创新来保持竞争力。解耦硬件和软件——软件成为关键——需要以软件为中心的创新。价格的降低可能来自两个不同的驱动因素:一方面,由于竞争加剧,价格会降低;另一方面,与一些成熟的供应商不同,规模较小的供应商不太可能有溢价定价。
Omdia专网首席分析师Pablo Tomasi指出,然而,真正改变游戏规则的是,O-RAN可以打造更加量身定制的网络,这在参加此次活动的行业参与者中产生了很大的共鸣。将RAN智能控制器(RIC)与xApps(近实时RIC)/rApps(非实时RIC)结合在一起,可以通过应用程序提供更好的网络可编程性,包括能效和节能、流量引导、频谱管理、策略和其他功能。这些应用程序有望促进更好的网络优化,提供更好的价格,并降低运营成本。
使用xApps或rApps,可以更好地根据部署和企业环境的需求定制网络。xApps和rApps可以使第三方开发者进入市场,创造一个更丰富的生态系统,推动更多的创新。
如何构建O-RAN世界
专网是一个碎片化的市场,每个行业的子垂直领域都有不同的需求和优先级。一刀切的方法是无效的,这导致供应商们打造了一体化或者单点解决方案以及大型、中型和微型内核。具有xApps和rApps生态系统的基于O-RAN的专网理念使网络可编程以满足企业的需求,这种想法是引人注目的。
然而,要实现这一愿景,还有大量工作要做。目前主要处于概念验证和试验阶段。当诺基亚、爱立信、华为和中兴等公司开始推动其5G解决方案时,他们采取的第一步是在他们自己的工厂部署LTE专网或5G专网,并突出强调这些部署取得的成果。O-RAN供应商应该对基于O-RAN的专网采取相同的做法,这些专网具有定制化的基于xApps/rApps的功能,这些功能需要部署在O-RAN供应商自己的生产工厂中。这将使他们能够证明这项技术在现实环境中是有效的。
Pablo Tomasi表示,O-RAN世界还需要将垂直领域和行业参与者的兴趣转变为全面而有益的合作。这对于了解不同垂直领域的企业需要哪些网络功能至关重要。不是要开发上千个应用程序,而是要开发少数几个能够满足某个垂直企业特定需求的应用程序。可以先从一两个垂直领域开始,从那里开始进行深耕,获得发展势头,然后再进行扩展。主导专网市场场景的大型供应商尚未将行业供应商带入5G世界。机会是存在的。
另一个需要采取的步骤是改变与企业本身的对话。企业并不关心(采用)5G或O-RAN。他们关心的是结果和商业论证。例如,企业更关心的是成本和性能,而不是用标准化的RAN还是O-RAN。O-RAN生态系统需要深入企业并与其讨论O-RAN的性能、成本降低,以及如何根据企业的需求进行定制。
我们认为,O-RAN可以为专网市场多项好处,包括更高的创新率、更低的价格,以及通过xApps或rApps进行更好的网络定制,更多的供应商和更少的供应商锁定意味着更需要创新来保持竞争力。
九、中国联通2023年光分路器集采:中天宽带位居第一中标候选人
C114讯,据中国联通官方公告,5月份启动了2023年中国联通光分路器集中采购项目,预估采购光分路器519.43万台。
项目要求,申请人须自有关键生产与检测设备。关键生产设备分别为PLC晶圆切割机、PLC芯片研磨机、对光(对准)耦合系统、光纤研磨机;关键检测设备分别为多通道光测试系统、高低温及湿热试验箱。申请人须提交已公示的《中国联通2023年光分路器产品供应商信息核查结果》。
近日,项目公布了中标候选人,一共6家厂商入围,中天宽带技术有限公司名列第一,投标报价95397891.81元(不含税,下同)。
排名位居其后的厂商分别是: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标报价:98235531.80元;
江苏东旭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标报价:90627095.60元;
河南仕佳光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标报价:100657749.61元;
苏州新大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投标报价:94178318.67元;
四川天邑康和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投标报价:96243398.25元。
我们认为,此次集采中标结果有利于进一步巩固相关公司在运营商集采领域的优势地位,利好相关公司营收和利润。
十、移动中标南京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二期项目 金额2.8亿元
C114讯,C114讯 7月5日消息(南山)南京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二期项目在江北新区启动。资料显示,南京人工智能计算中心自2022年4月上线以来,成功创建省级科技公共服务平台,为100多家企业提供公共算力服务。
上个月,南京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二期项目启动电子信息设备及相关服务招标,预算金额2.8亿元。本项目采购范围包括但不限于AI计算子系统、AI算力使能子系统、基础计算硬件系统、网络系统、政务网接入设备、辅材、AI集群软件系统、基础软件云平台、运营管理系统、AI集群解决方案集成服务、人工智能辅助运营服务等相关服务。
根据招标文件,本项目将分为硬件基础设施、软件基础设施两个层面来建设。一期已建设40P Flops@FP16,二期新增扩容 100P Flops@FP16 算力规模的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本次建设内容包括但不限于AI 计算子系统、AI算力使能子系统、基础计算硬件系统、网络系统、政务网接入设备、辅材、AI 集群软件系统、基础软件云平台、运营管理系统、AI 集群解决方案集成服务、人工智能辅助运营服务等相关服务。二期扩容新增建设规模 100P,是在一期基础上扩容硬件资源和对应的软件资源,并提供辅助运营服务。扩容后一期、二期是一个整体性不可分割的平台系统,总体架构保持不变,并对外一体化运营。
近日,项目公布看了中标候选人,江苏移动信息系统集成有限公司位居第一中标候选人,投标报价2.7977亿元。第二、第三中标候选人分别是辽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思创长虹佳华信息产品有限责任公司,投标报价分别是2.7992亿元、2.7228亿元。
我们认为,随着大模型时代的到来,算力是AIGC不可或缺的底座,全国人工智能算力战略体系多点开花,AI算力建设有望迎来政策红利、上游模型迭代、下游需求增长的多重催化,建议关注AI算力产业链相关公司。
十一、中国移动普通光缆产品集采:长飞、烽火、亨通等14家中标
C114讯,中国移动近日公示了2023年至2024年普通光缆产品的集采结果,长飞、烽火、亨通等十四家光纤光缆企业中标。
具体中标人的投标报价及中标详情见下表:
图片
据此前中国移动发布的集采公告显示,本次中国移动普通光缆预估集采规模约338.90万皮长公里(折合1.082亿芯公里)。招标内容为光缆中的光纤及成缆加工部分。预计本次采购需求满足期为一年。项目采用份额招标,中标人数量为13至14家。
我们认为,近期的中国移动蝶形光缆集采、中国电信室外光缆集采、中国联通光分路器集采以及本次中国移动普通光缆集采反映了我国光通信市场正延续2022年以来的景气度回升态势。随着数字经济快速发展、人工智能快速普及、数据中心建设提速,光纤光缆将逐渐迎来新的机遇。
十二、风险提示
1. AI发展不及预期;
2. 算力需求不及预期。
图片
本文节选自国盛证券研究所已于2023年7月9日发布的报告《国盛通信 | AI超算下的光互联:光模块、AOC与DAC》,具体内容请详见相关报告。
特别声明:《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微信形式制作的本资料仅面向国盛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非国盛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受或使用本资料中的任何信息。因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烦请谅解!感谢您给予的理解和配合。
重要声明:本订阅号是国盛证券通信团队设立的。本订阅号不是国盛通信团队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订阅号所载的信息仅面向专业投资机构,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研究观点的及时交流。本订阅号所载的信息均摘编自国盛证券研究所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或者系对已发布报告的后续解读,若因对报告的摘编而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读者参考时还须及时跟踪后续最新的研究进展。
本资料不构成对具体证券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或投资建议,不能够等同于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性意见,普通的个人投资者若使用本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解读服务而对报告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因此个人投资者还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本资料仅供参考之用,接收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或传播。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