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死之前,为什么会“回光返照”?真相是……

“继续治疗的意义可能……不大,你们家属要准备好一些事了。”病房外,医生对王大爷的子女遗憾地说到。
这或许是每个人,最不想从医生口中听到的话。
但第二天,王大爷却突然有了精神,甚至食欲大增,破天荒地吃了一大碗饭。
家里人都很高兴,仿佛看到了希望,以为王大爷会逐渐恢复。
不料,几天后,王大爷却不幸离世。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真的有传说中的“回光返照”吗?
典哥也找了网友们的一些真实经历。
图片
图片
图片
每个人的生命都有走到尽头之时,而“回光返照”可能是生命最后的闪烁。
在医学上,“回光返照”指的是人在临死时出现精神短暂性兴奋、病情似乎有所好转的一种反常情况[1]。
虽然看起来,病人似乎情况突然“好转”,但,这并不是身体恢复的迹象。
国外科学家们汇总了83个曾经报道过的“回光返照”的病例,发现这些病人主要身患脑部疾病(比如脑部肿瘤、休克、痴呆、脑膜炎、精神分裂症或者其他情感性疾病等)。
回光返照发生的原因,可能主要与肾上腺分泌的激素有关[2]。
图片
(来源:wikiwand)
人在濒临死亡的时候,在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的精密调控下,通过HPA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和交感肾上腺轴,给肾上腺的皮质和髓质发出信号,分泌激素。
皮质分泌糖皮质激素和盐皮质激素。其中,糖皮质激素能“救急”,通过抗炎症、抗毒素、抗休克、抗过敏等作用,迅速缓解症状,帮助病人度过危险期。
而髓质则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它们能起“抢救”作用,兴奋心脏、收缩血管、升高血压,挽救休克病人。
所以,即便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大脑都在调动全身一切“急救措施”,来“尽力挽回”。
不过,这种应急措施,在生命垂危的个体身上很难长时间持续。
图片
此外,还有种解释认为,人的细胞内有一种能够储能、供能的重要物质叫三磷酸腺苷(ATP)[3]。
图片
(来源:Life: The Science of Biology)
当人体遇到强烈刺激,如外来细菌病毒入侵、巨大应激甚至濒临死亡等严重情况时,ATP会迅速转化为二磷酸腺苷(ADP),同时释放出巨大能量。
这种能量使机体各系统、各器官迅速获得强大动力,人就会突然表现出异常的活力,如神志突然清醒、四肢力量增强、食欲增强。
图片
但无论是哪种原因导致的“回光返照”,都如同昙花一现,给予病人最后一些光亮后,将其淹没于一片黑暗中。
死亡,向来都是沉重的。
“回光返照”是身体对世界的眷恋,也是我们和亲人最后告别的机会。
大多数情况下,死亡并非突然发生,而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自濒死期开始,死亡还要经临床死亡期,直到最终的生物学死亡。不过这三期之间无明显界限。
在濒死期往往会有以下症状,也被称为临终状态[4]:
意 识
临终者往往反应迟钝,意识模糊或消失,开始嗜睡;继而出现木僵状态,最后陷入昏迷。
小贴士
家属可以将他患者置于安静环境中,做好陪伴。
喉 咙
临终者的喉咙往往会发出“呼噜呼噜”音,这是因为他们的喉头肌肉松弛无力,无法将聚集在喉头部的口腔分泌物吞咽或排出,导致在呼气的同时喉部肌肉震颤会发出喉鸣。
小贴士
家属可以将他的身体翻向一侧,或将枕头抬高一些。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减少呼吸道分泌物。
皮 肤
临终者的皮肤往往又湿又冷,同时又十分敏感,更容易感知“重量”。
小贴士
家属可以适当给他盖一些轻薄被子,但不要盖太厚,这是临终患者难以承受之重。
进 食
病人中枢神经系统严重受损,基本的吞咽功受阻,所以会拒绝进食。
小贴士
家属可以用棉签蘸一点水,保持病人口腔湿润就好。
排 泄
濒死期的病人意识混乱,经常大小便失禁。
小贴士
家属要及时清理,擦拭干净,并更换好衣物、床单。
行 为
部分临终病人,尤其是晚期癌症患者中会出现精神错乱现象。表现出紧张恐惧、躁动不安、言语杂乱无章,或对空搏斗、惊恐逃跑,甚至出现攻击行为。
小贴士
家属要避免他们伤害到自己和他人,必要时可以咨询医生建议后,使用一些镇静药物。
在濒死者的回忆中,有人说他站在了神的呼吸里,有人说他像是两个世界的穿梭者,还有人说他们见到了思念已久,早已逝去的亲人。
让他们在生命最后弥足珍贵的时光里,舒适而从容地走向人生的终点,是我们需要尽最大努力做到的事。
那么就希望,真的能有另一个世界,人们在这里死亡,就在那个世界里新生,在这个世界不舍的温存,在那个世界继续延续吧。
图片
愿大家珍惜眼前人,珍惜当下。
审稿专家:臧寅垠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研究员
参考文献
[1] Sam Parnia. What Happens When We Die?: A Groundbreaking Study into the Nature of Life and Death. Hay House. 2008.
[2] Michael Nahm, Bruce Greyson, Erlendur Haraldsson . Terminal lucidity: a review and a case collection. Arch Gerontol Geriatr. 2012. 55(1):138-142.
[3] Nahm, Michael, Greyson, Bruce. Terminal Lucidity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Schizophrenia and Dementia: A Survey of the Literature. The Journal of Nervous and Mental Disease. 2009. 12(97): 942-944.
[4] 宋贵伦.濒死期的临床表现与治疗[J].护士进修杂志,1990(01):14-15.DOI:10.16821/j.cnki.hsjx.1990.01.007.
*腾讯医典内容团队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