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15年未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楚雄是如何做到的?

图片
楚雄州连续15年未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
近年来,楚雄州始终坚持“预防为主、防灭结合、科学扑救、安全第一”的方针,践行效能革命和作风革命,全力抓好森林草原火灾防控工作。全州15年未发生重特大森林草原火灾,州林业和草原局连续6年被表彰为全国森林草原防火先进单位。
图片
7月10日晚
云南卫视《云南新闻联播》以
楚雄:多措并举筑牢森林草原安全屏障》
为题
对楚雄州森林草原火灾防控工作
取得的成绩和先进做法进行了报道
内容如下
楚雄:多措并举筑牢森林草原安全屏障 
在深入推进作风革命、效能革命中,楚雄州守牢“三道关口”、建强“三支队伍”、提升“三种能力”,全面提升森林草原防灭火能力,全力以赴筑牢西南生态安全屏障,连续6年被表彰为全国森林草原防火先进单位。
进入七月,随着雨季到来,进山找菌子的群众越来越多,森林草原防灭火安全隐患也随之增加。虽然已经过了防火期,但是楚雄州在重要林区入口设置的183个永久防火检查哨卡的工作人员依然在坚守岗位。
楚雄州禄丰市碧城镇青山村 村民 马仕强:
每天都有人在卡点上,一进山就宣传,保护野生动物、防火、禁止野外用火这些。
从源头管控,守牢火源关、监测关和宣传关“三道关口”。据了解,楚雄州在森林防火期间,除了183个永久防火检查哨卡之外,还增设了1023个临时哨卡,实行24小时值守,把牢进山人员"用火关"。在技术保障方面,建立了野外视频监控网610个、通讯基站56座、瞭望台38个,并租用4颗极轨卫星实施"天眼通"项目,形成"天 空 塔 地"立体化监测体系。
楚雄州禄丰市林火监测中心主任 张琥:
卫星监测到以后,第一时间下发给我们,我们迅速通过视频监控锁定火源点位置,然后迅速通知乡镇,做到了早发现、早处置。
同时,楚雄州整合资源,建强专业半专业队伍、民兵应急队伍、群众义务扑火队伍三支队伍。
楚雄州永仁县专业森林消防队 队长 李兆华:
按照县委县政府常年防火的理念,发挥我们这只队伍的主力军和突击队的作用。我们县专业队在防期结束后,人员全员满编,开展各项技能、体能,还有技战术方面的训练。
目前,楚雄州共组建县(市)级专业扑火队16支740人,乡镇级半专业扑火队116支2233人,义务扑火队3020支67175人。专业半专业扑火队按照"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的目标要求,开展林火常识、灭火常识、安全常识和实战演练培训,切实加强扑火能力和水平。同时,为最大限度发挥储备物资的使用效益,楚雄州还将价值2800多万元的州级扑火物资分级储备到县(市)、乡(镇)、村(组)、重点林区。目前,楚雄州共储备了价值1.33亿元的扑火物资,基层防扑火物资储备得到全面充实。
楚雄州林业和草原局防火科科长 代金红:
将物资储备分为州、县、乡、村四级分级储备,既解决了州级物资闲置的问题,又有效解决了基层物资短缺的难题。
本着“防火无界、自防为主、团结互助、积极联防”的原则,建立毗邻县市、相连乡镇联防联控联扑工作机制,提升联防联控能力。在防火宣传方面,楚雄州用好用活宣传载体,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在防火重点地区、重要时段开展全方位、无死角地宣传,把按章用火、安全用火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
楚雄州林业和草原局 局长 陈福:
楚雄州将以林长制为抓手,持续推进防灭火一体化,坚持物防技防人防相结合,加强基层队伍建设,推进“七步以水灭火法”新战术,持续全面提升综合防控能力和水平,全力抓好森林草原火灾防控工作,守护好楚雄的绿水青山。
基层说:人人绷紧“防火弦” 筑牢森林草原“防火墙”
楚雄州取得了连续15年未发生重特大森林草原火灾的成绩。构建立体防控网、建强专业队伍、加强防火宣传等行之有效的措施,受到基层干部群众的好评。
楚雄州按照不增加人员编制、不增加基层负担的原则,每个乡镇组建不少于20人的半专业扑火队,每个行政村组建不少于200人的群众义务扑火队伍。平时强化训练,成为基层应急的生力军。
楚雄州永仁县猛虎乡 乡长 祁凤明:
这支队伍成立后,极大提高了我们乡镇的综合应急救援能力,平时在防火期的时候,主要以防火处突为主,在进入汛期后,以防暴、山洪等突发事件处突为主。
楚雄州禄丰市金山镇 代理镇长 刘生寿:
能够急时应急、有险抢险、平时维护一方稳定。
楚雄州构建的卫星热点监测、野外视频监控、物资布防、林区路网、水网为一体的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系统,在高森林火险等级时能封住山、看住人、管住火。
楚雄州禄丰市林业和草原局 局长 王佑:
我们这批水罐、水池全部纳入消防指挥系统,落地上图,一旦发生火情,可第一时间连接应急水源。
楚雄州永仁县猛虎乡迤帕拉村 村民 罗进学:
进入防火期,我们村委会的喇叭,每天都在宣传防火工作。有些老人不注意,在房前屋后烧下枯枝烂叶,一小会儿护林员就全部赶到了,所以我觉得现在的护林防火工作做得比较好。
云视短评:忠于职守勇于担当是干好事业的根本保障
楚雄州连续15年未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是各级各部门压实责任,齐抓共管的结果。专业扑火队靠前驻防,183个防火检查哨卡日夜坚守,从源头管住;灭火储备物资分发到基层一线,拆掉了工作层级之间的“围墙”;构建“天空地人”一体化监测预警体系,则是用技术手段筑起了立体防护网;组建民兵应急队、群众义务扑火队,切实提升了基层处置能力。这些工作,正是把责任扛在肩上,坚定不移深化作风革命、效能革命的结果,“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工作方针在楚雄的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中取得了实效、赢得群众点赞。
来源/云南卫视
全媒体新闻中心记者/吴维东 杨龙
永仁县融媒体中心记者/张桂伟
禄丰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刘增慧
编辑/周永芳
责编/梅松
审核/邓坤
©楚雄州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