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贴,是起泡好还是不起泡好?

贴三伏贴起泡是副作用吗?
图片
今天是2023年初伏的第一天,今年的三伏贴尽管没有以往火爆,但很多医院提供三伏贴服务的医院仍然是人满为患。
人们对三伏贴热衷度的下降,除了怀疑其疗效外,担心贴敷部位皮肤“起泡”溃烂这种“副作用”也是很重要的原因之一。
贴三伏贴起泡真的是副作用吗?贴三伏贴起泡好还是不起泡好?
要回答这些问题,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三伏贴究竟是什么?
三伏贴,本质上就是“药物灸”
传统中医中并没有“三伏贴”这种治法。
图片
我们使用“三伏贴”作为主题词在“知网”上检索发现,标题中使用了“三伏贴”的最早的论文发表于2004年,而且仅有1篇。
图片
同年,1篇标题为“中药穴位敷贴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进展”的文章中也使用了“三伏贴”的说法。
从内容看,文章讨论的“中药穴位敷贴”就是后来的“三伏贴”。
图片
当使用“穴位敷贴”进行检索时,最早的论文可以追溯到1977年,文章的标题为“斑蟊粉敷贴印堂穴治疗过敏性鼻炎64例报告”。
显而易见,所谓“三伏贴”不过是近些年才使用的新名词,本质上就是中医外治法中的“中药穴位敷贴”,本质上属于中医针灸范畴“灸法”中的“药物灸”。
说起“针灸”,很多人认为就是针刺穴位的中医治法。事实上,针与灸两种治法,前者指针刺穴位;后者则是用针刺以外的方法刺激穴位,
图片
包括用点燃的艾条等热熏烤穴位,即所谓的“艾灸”;和用药物外敷刺激穴位,即所谓的“药物灸”。
“药物灸”所使用的中药都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可以导致敷贴部位皮肤疼痛、红肿、起泡,因而也称为“发泡灸”。
尽管可以用于“发泡灸”的中药有很多,但最主要的有两种,
图片
一种是“三伏贴”使用的“君药”白芥子,
图片
另一种就是斑蝥粉。
“发泡灸”为什么能发泡?
以斑蝥灸和“三伏贴”为例,现代医学对其发泡分子机制已经有了很深入地研究和了解。
斑蝥灸的发泡剂是斑蝥素,是存在于疱甲虫血淋巴(无脊椎动物的一种组织)中的防御性化合物,由雄性斑蝥产生,通过交配进入雌斑蝥体内,涂布在受精卵的表面,以防止卵被其他动物所摄食。
图片
当被涂布在人类皮肤上时,斑蟊素使得皮肤张力原纤维从桥粒上脱离,从而引起棘层松解和水疱形成。
图片
利用斑蟊素的这一特性,科学家已经开发出了一种安全、耐受性良好且可重复的人工皮肤发泡的标准方法。
图片
研究表明,斑蟊素导致的皮肤炎症性发泡可以完全愈合,不会对局部皮肤造成任何实质性损伤。
图片
至于以白芥子为主要药物的“三伏贴”等发泡灸,发泡剂是白芥子油中的异硫氰酸烯丙酯。
研究揭示,异硫氰酸烯丙酯能够激活外周初级感觉神经末梢上分布的伤害性受体TRPA1,引发的神经源性炎症。
TRPA1是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家族的成员之一,该受体家族中最早发现的是辣椒素受体(TRPV1)。
TRPV1和TRPA1,以及该家族中的其他一些受体都可以在伤害性初级感觉神经上表达,用来检测系列伤害性因素,引发神经源性炎症。
这些伤害性因素中包括包括伤害性温度。
其中,TRPV1在体外可以被43℃的伤害性高温激活,产生热痛觉的同时导致神经源性炎症——这就是辣椒刺激产生热辣辣的疼(辣不是味觉)的原理。
相应地,TRPA1可以被17℃以下的伤害性低温激活,在产生冷痛觉的同时,也会导致神经源性炎症——这也是芥子油会刺激产生冷痛觉的原因。
因此,异硫氰酸烯丙酯也可以在皮肤人工诱发制造皮肤炎症模型。
图片
但是,详细的剂量反应研究表明,芥子油诱发的皮肤神经源性炎症可以表现疼痛和痛觉敏感,以及红斑和色素沉着,任何浓度(即使高达90%)的芥子油都不能在皮肤上诱发产生水泡。
就是说,如果单独使用白芥子油,在皮肤上只能诱发一种一度化学烧伤(或者说是冻伤);因而,如果三伏贴单独使用白芥子,尽管可以刺激产生神经源性炎症,但不会造成局部皮肤发泡。
有些三伏贴可以造成局部皮肤起泡,是因为其中的其他一些成分与异硫氰酸烯丙酯协同作用的结果。
比如,三伏贴通常配方中的姜汁,其中的姜醚就可以激活TRPV1(辣椒素受体),同样可以诱发神经源性炎症。
而很多三伏贴配方中添加的酒精,同样是一种辣椒素受体激活剂,同样可以刺激产生神经源性炎症。
而这些不同刺激来源的神经源性炎症的协同作用效应可以叠加,就比如喝热的(43℃以上)辣椒汤比冷的辣椒汤感觉会更热辣辣的疼,口腔黏膜更容易被“烫伤”是一样的道理。
比如,2019年江西省儿童医院开展三伏贴贴敷造成92名儿童敷贴部位出现瘙痒、灼痛感、水泡等烧伤表现的事件曾轰动一时。
院方调查后给出的解释是,配方中添加了高浓度的酒精所致。
然而,三伏贴配方中无论添加什么造成发泡,局部的炎症反应都不可能超过斑蟊素的效应,最多仍然是一种二度化学烧伤,只要不发生继发性细菌感染,就不会对局部造成永久性伤害,痊愈后不会遗留任何后遗问题。
三伏贴部位皮肤起泡,并不属于副作用
由此可见,包括三伏贴在内的药物灸法,是否造成贴敷部位皮肤起泡,主要决定于所使用的药物配方。
即使起泡,也是这种治法正常的反应,甚至是传统药物灸所追求的“起效”的标志性反应,过去的药物灸又被称为“发泡灸”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当然了,为了提高三伏贴的耐受性和接受度,对配方做一定的减法,完全可以保证绝大多数接受敷贴的人不会出现发泡现象。
至于,三伏贴是发泡好还是不发泡好?
按照传统理论,自然是发泡更能保证“疗效”;但是,按照现代医学的研究,无论发泡与否,都不具有所宣称的“冬病夏治”的作用。因而,不发泡,免除一次不愉快的浅二度烧伤经历,似乎更“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