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类活动“旺季”,当心“虫媒病毒病”

春夏季是各种虫子最活跃的时期,有些看似不起眼的小虫子可以传播虫媒病毒,从而给我们带来大麻烦。虫媒病毒(arbovirus,源于arthropod-borne virus),指的是一类由吸血节肢动物(如蚊、蜱、蠓等)(图1)传播的病毒,种类繁多,分布广泛,给全球公共卫生带来严重挑战。虫媒病毒感染导致的疾病被称为虫媒病毒病(arboviral disease),人们较为熟悉的虫媒病毒病有登革热、黄热病、乙型脑炎和森林脑炎等。虽然疟疾也是蚊子传播的疾病,但它属于寄生虫(疟原虫)病,而非虫媒病毒病。
图片▲图1. 虫媒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1)具有飞行能力的虫媒:蚊、白蛉和蠓(A,B和C),(2)具有爬行或跳跃能力的虫媒:蜱、蚤和虱(D,E和F)
虫媒病毒发现简史
18至19世纪,黄热病(美洲瘟疫)在美洲肆虐,给当时的美洲社会造成巨大灾难,是历史上最可怕的传染病之一。1881年,古巴医生和科学家卡洛斯·芬利(Carlos Finlay)首次提出黄热病不是像最初认为的那样通过人类之间接触传播,而是通过蚊子传播。1901年,美国军医沃尔特·里德(Walter Reed)通过实验证实了这个观点,并发现了第一个虫媒病毒——黄热病毒(Yellow fever virus)。1906年,登革热也被发现可通过蚊子传播,成为黄热病之后第二种被证实由蚊子传播的人类疾病。1916-1941年,科学家在开展黄热病调查研究的期间,新发现了一系列的虫媒病毒,包括西尼罗病毒、寨卡病毒、布尼亚韦拉病毒等。二战后(1957-1995),洛克菲勒基金会资助的病毒发现项目(Rockefeller Foundation Virus Program)、耶鲁大学虫媒病毒研究中心(Yale Arbovirus Research Unit)和法国巴斯德研究所在全球虫媒病毒的发现、流行病学调查和诊断等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我国虫媒病毒发现及相关研究起步晚于西方国家,但也取得了很好的进展,如蜱传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就是由我国科学家发现并命名。近期,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研究人员构建了全球的虫媒病毒多样性和生物安全分级建议数据集,数据显示截止目前全球虫媒病毒的种类已达600余种(高致病性病毒65种),我国累计共发现虫媒病毒近50种。
虫媒病毒的新发与再发
由于全球气候变化、频繁的跨境人员贸易交流、节肢动物媒介对城市化的适应等因素,虫媒病毒流行在世界范围内呈上升趋势。蚊传的寨卡病毒于1947年首次在非洲恒河猴中被发现,在之后的几十年里,寨卡病毒的传播范围不断扩大,但仅在太平洋和非洲部分地区小规模暴发,一直未引起人们的关注。直到2015年,巴西新生儿小头畸形的发病率急剧上升,经科学家证实,寨卡病毒是造成小头症的罪魁祸首。随后,寨卡病毒在美洲爆炸性传播,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成为人类历史上第四次全球紧急公共卫生事件。WHO于2022年3月发起全球虫媒病毒综合战略计划(WHO Global Arbovirus Initiative),以期更好地在全球范围内监测、预防和控制虫媒病毒。
我国流行的虫媒病毒病有乙型脑炎、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森林脑炎和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等。乙脑曾是我国流行最为严重的虫媒病毒传染病,随着2008年我国将乙脑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后,发病率已降低至0.01-0.02/10万。但随着中国走向世界,可能存在南美、非洲、东南亚、中亚等虫媒病毒流行热点地区的病毒传入我国,以及我国公民在海外被感染的风险。
图片▲图2. 虫媒通过叮咬将病毒传播给人
虫媒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临床症状和预防
虫媒病毒感染人类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虫媒叮咬,未受感染的虫媒在叮咬并吸取带病毒的人或动物血液的过程中摄入病毒。随后,病毒在虫媒体内复制增殖几天,到达其唾液,随着虫媒下一次叮咬传播到新的人类宿主体内(图2)。虫媒并非直接将病人血液注入健康人体内而导致健康人感染,这也是为何虫媒不能传播艾滋病病毒(HIV)、肝炎病毒等的原因(HIV和肝炎病毒等无法在虫媒体内有效复制)。此外,少数虫媒病毒被发现可通过气溶胶或输血传播。
虫媒病毒感染人导致的临床症状主要分为三类:(1)发热、皮疹和关节痛,如蚊传的登革热和基孔肯亚热;(2)发热和出血,如蚊传登革出血热、蜱传的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和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3)发热和脑炎,如蚊传的乙型脑炎和蜱传的森林脑炎。
目前没有针对虫媒病毒感染的特效治疗性药物,仅有少数虫媒病毒的特异性疫苗被批准上市,如黄热病毒、乙脑病毒、登革病毒等。对于前往疫区或高危地区的游客及工作者,需要提前注射疫苗。除了接种疫苗外,日常生活中可使用蚊帐、纱门纱窗,涂抹或喷洒趋避剂避免虫媒叮咬。清洁爱护环境,减少虫媒滋生和降低虫媒密度,减少被虫媒叮咬的几率。此外,如有虫媒病毒流行地区虫媒叮咬或暴露史,应密切关注自身的临床症状以便及时寻求医疗援助。
参考文献:
1.https://microbiologysociety.org/blog/the-emergence-and-history-of-arboviruses.html
2.Vasilakis N, Tesh RB, Popov VL, Widen SG, Wood TG, Forrester NL, Gonzalez JP, Saluzzo JF, Alkhovsky S, Lam SK, Mackenzie JS, Walker PJ. Exploiting the Legacy of the Arbovirus Hunters. Viruses. 2019 May 23;11(5):471. doi: 10.3390/v11050471. PMID: 31126128; PMCID: PMC6563318.
3.Huang Y, Wang S, Liu H, Atoni E, Wang F, Chen W, Li Z, Rodriguez S, Yuan Z, Ming Z, Xia H. A global dataset of sequence, diversity and biosafety recommendation of arbovirus and arthropod-specific virus. Sci Data. 2023 May 19;10(1):305. doi: 10.1038/s41597-023-02226-8. PMID: 37208388; PMCID: PMC10199016.
来源: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