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报】新起点 新使命 “西北骨科航母”再起航 ——西安市红会医院北院区启用侧记

图片
图片
2023年07月12日 第3版
新起点 新使命 “西北骨科航母”再起航
西安市红会医院北院区启用侧记
在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建元二路北段666号,一座医疗单体建筑拔地而起,犹如乘风破浪的巨型航空母舰,其正是西安市红会医院北院区。4月21日,筹建3年的西安市红会医院北院区投用,西安市红会医院由此开启“一院三区”的全新发展格局。
近年来,西安市红会医院践行“厚德、笃行、创新、和谐”的院训,坚持“12333”发展战略,即一个目标:大综合、强骨科。两张网络:康复网络、网络医院。三个坚持:坚持以党建统领为原则,实现全面进步;坚持以追赶超越为主题,实现跨越发展;坚持以检视问题为导向,实现提质增效。三个建设:学科建设、信息化建设、医教研一体化建设。三项工程:国家骨科区域(西北)医疗中心、红会医院高铁新城院区项目、卓越精品管理工程。
西安市红会医院围绕国家骨科区域(西北)医疗中心建设要求,在前沿技术临床应用、领军医学人才培养、智慧医院创新建设、国际医学交流合作等方面厚积薄发,连续4年在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综合医院)绩效考核中位列全国百强,居于A+序列。
图片
北院区鸟瞰图
图片
北院区“历史之门”
图片
北院区门诊大厅
图片
北院区自助挂号机
重焕生机
百年老院华丽蜕变
“这是西安市历史上体量最大、床位最多、投资最多的一所综合性现代化医院。项目投资约58亿元,建筑面积68万平方米,拥有床位3408张、手术室136间,预计门诊日接诊量可达2万余人次、年手术量可达11万例。”谈起新投用的北院区,西安市红会医院院长闫自强满是欣喜。
别看这家成立于1911年的百年老院如今因北院区身兼多个全市之“最”而重焕生机,在扩建之前,原有医疗资源已远不能满足患者需求。闫自强告诉记者,近10年来,西安市红会医院骨科门诊量增长800%,手术量增长700%,年手术量已达6.4万例,而床位仅有1600张。
“住院患者需求呈井喷式增长态势,为此,医院优化就诊流程,加速床位周转,降低平均住院日,试图缓解床位紧张的局面。”据闫自强介绍,2021年,西安市红会医院平均住院日缩短至7.36天,已显著低于综合三甲医院的平均水平,但即便如此,依旧难以满足持续增长的患者住院需求。
基于此,在陕西省西安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西安市红会医院北院区投入建设。
北院区位于西安北站和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两大交通枢纽核心区,辐射西北、连带周边;采用“H立方”的总体设计理念,将“一带一路”的大国复兴之轴、千年西安的古都文脉之轴、渭河沿岸的生态景观之轴、百年红会的品牌建设之轴、现代医疗的功能发展之轴融汇其中。
北院区东、南、西3个入口广场为主要形象区。广场景观以流动的曲线元素为肌理,与建筑主体及周围环境形成联系。西安市红会医院以1911年红院门为原型,在西安的中轴延长线上设置了“历史之门”雕塑景观,又分别以20世纪60年代医院骨科四大名家之名命名了北院区东南西北向的4条外围道路,即郭汉章路、梁允路、鱼继祖路和蔡总洲路。医院还以医院首席专家、脊柱病院院长郝定均命名了北院区的院内道路,这些举措无一不体现着西安市红会医院的文化特色与历史传承。
精雕细琢
细节之处颇见深意
从空中俯瞰西安市红会医院北院区,呈“H立方”形态。据闫自强介绍,这一设计汲取了百年红会历史发展脉络中标志性的“门头”元素,代表着百年(Hundred years)历史与红会(HongHui)医院的荣光(Halo)汇聚,形成传承红会品牌之医院;也代表着通过最大限度的资源共享,打造人性化(Humanity)环境,实现健康(Health)疗愈(Healing),建成国际化标准的医院。
北院区建筑多采用低层结构设计,4栋住院楼分散布局,与东西门诊综合楼组成医疗主楼。楼内共设计了200多部手扶电梯,以“水平加纵向”的通道搭建,确保楼内通行便利。
急诊医学中心共有4层,设有急诊抢救室、药房、CT及核磁检查室、手术室、EICU病房等功能区,建有停机坪,服务功能强大,满足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需求。
东西门诊综合楼有32个门诊单元,约230间诊室,分布于楼内区域外侧,中间则为辅助科室,科学合理的布局,使患者就医更便捷。1、2层设有骨科诊室及门诊超声、血透、影像、检验等辅助科室,3、4层设有其他科室诊室及ICU病房、静配中心、手术部用房等。“门诊全部投用后,预计日接诊量可达2万余人次。”闫自强说。
据闫自强介绍,北院区病房秉承“人文化”“酒店式”理念,分为单人间、双人间及三人间,所有病房均配有储物柜、独立卫生间、淋浴房;房间采用暖色调装修,宽敞明亮;病区公共区域摆放沙发作为会客区,为患者营造舒适的住院环境。
感染楼共3层,设有胃肠道感染、呼吸感染门诊,与其他病区完全隔开,避免交叉感染。
“我们遵循‘平战结合’的思路,在感染楼前预留了1000余平方米的大片草坪,下方配有齐全的水电接口,一旦遇到大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4小时内就可以搭建起规范化的独立传染病院,可同时救治200~300名患者。”闫自强说。
人才汇聚
建设高水平医疗队伍
随着北院区投用,西安市红会医院迈入“一院三区”时代。多院区并进,人才储备必不可少,而西安市红会医院早已未雨绸缪。
近年来,西安市红会医院先后印发《“中青年领军人才支持”(实施)办法》《“青年拔尖人才支持”(实施)办法》《高层次人才管理暂行办法》《高层次医学人才引进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从立项、成果、论文、著作、专利等方面明确激励措施,旨在建设一支适应百年红会发展、充满生机活力、富于创新精神的高水平医疗队伍。
闫自强告诉记者,医院把“育名院、建名科、创名医”作为永恒主题,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让人才创新活力充分迸发,使人才各得其所、尽展其长,确立起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
医院专门成立医学人才引进办公室,对在职人才给予人才津贴,按照科研经费管理办法,每年给予人才科研经费资助,并优先纳入“国外进修计划”;在干部选拔和任用等文件中明确提出,对于符合特殊人才引进条件的人才,可适当放宽任职条件,特别优秀的人才,可以采用“破格晋升、破格提拔、破格使用、破格聘用”的原则,破格任职,不受岗位限制。
截至目前,医院有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名,陕西省医药卫生领域顶尖人才1名、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2名;3人入选陕西省“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4人入选陕西省“创新人才推进计划”,6人入选西安市“英才计划”;先后聘请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内的60余位专家担任客座教授,逐步形成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
战略重塑
打造优势学科集群
在“一院三区”时代,西安市红会医院紧跟“内科医疗外科化,外科医疗微创化,微创医疗精准化”的行业发展趋势,加强对新技术、新业务的培育和应用,不断打造优势学科集群,以期带动西部地区骨科诊疗能力的整体提升。
2015年,西安市红会医院组建陕西省首个骨科医疗联合体——陕西省骨科医疗集团,目前已有成员单位180余家,遍布新疆、青海、宁夏、甘肃、四川、贵州、河南、山西、江西、黑龙江、陕西等11省、24市、100余县。西安市红会医院先后组织巡诊、学术讲座活动170余次。仅2021年,该院就向6家基层医院开展对口支援,举办11场义诊活动,累计服务百姓6000余人次。
闫自强告诉记者,北院区将成为西安市拥有手术室最多的医院,在发挥骨科特色打造精品工程的同时,进一步加强骨内科、老年骨科、颌面骨科等亚专科建设。
闫自强表示,未来在学科建设上,医院将按照“分步支持、动态调整、聚焦重点、精准发力”的思路,创新学科建设模式,完善和发展新兴学科,复制引进消化内外科团队的经验,鼓励疑难杂症、急危重症诊疗和高精尖技术应用,迅速形成学科优势,提升疑难病症诊治能力和综合服务水平。“除开设脊柱、关节、创伤等骨科传统优势专科外,医院还将开设呼吸内科、消化内科、血管外科、烧伤科、泌尿外科、内分泌科、肾内科、血液内科等配套支撑科室,以‘大综合、强骨科’为发展目标,不断打造心脏病、脑血管病、消化病、呼吸病、风湿病、代谢病等多个优势学科集群。”闫自强说。
       智慧引领
使诊疗更高效便捷
新院区涌动着“智慧化”的新气象。据闫自强介绍,未来,通过互联网医院AI智能预问诊,北院区可实现“患者陈述病情—系统智能推荐医生—医生在线问诊”。患者可根据医生所开具的药品处方,通过移动支付或医保移动支付,享受药品邮寄配送到家服务。
“智慧化”远不止于此。住院期间,患者可通过床头显示屏完成入科宣教和日清单查询、床旁点餐,家属可通过互联网医院申请电子陪护证;出院时,患者可通过床旁结算系统进行出院结算和相关费用补缴;出院后,如需相关的病案信息,患者可通过互联网医院申请病案复印,也可通过出院随访对自己的病情恢复情况进行反馈。
“智慧化”也便利了医生的日常工作。据闫自强介绍,医生可根据工作安排,通过门诊医生站或HI医生App,接诊线上、线下的挂号患者;可以在HIS系统中浏览患者在本院的历次就诊信息、住院医嘱、检查检验和病历信息;也可以在线帮助患者预约挂号复诊。
“医生在查房时可通过HI医生的语音输入功能,将口头医嘱转换成文字存入病历文书;在病历书写过程中,质控系统会对文书进行事前和事中的自动质控,质控科也会对文书进行抽查,将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医生。”闫自强说。
术中和术后同样体现了“智慧化”。据闫自强介绍,手术麻醉系统完全对接HIS系统,手术医生可以获取患者的全部在院信息。患者出院后,随访系统会根据预设的内容与患者互动,对患者的恢复状况进行反馈,必要时提示复诊及医生回访。
党建铸魂
激活高质量发展红色引擎
跨越百年,从老院区到新院区,党建始终引领“红会人”心怀家国,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连,慨然以赴,践行使命担当。
“党旗所指,心之所向。建设健康中国,推动医疗改革落地,实现医院高质量发展,始终要把党建引领放在首位。”在西安市红会医院党委书记柳明看来,作为拥有百年红色基因的西安市红会医院,必须把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作为医院发展的“根”和“魂”。
“这就要求,发挥党员带头作用,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找准党建和业务同频共振的发力点。”柳明说,医院党委立足医疗业务发展实际,为实现“四个便于”(便于党员教育管理、便于联系服务群众、便于组织生活开展、便于党员作用发挥),提出“将支部建在科室上”,把原有17个基层党支部调整为23个,激发了基层党支部和广大党员的创新活力;坚持“三会一课”等制度,组织开展专题、专人、专项靶向培训,进一步增强党性,凝心聚力,为医院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
“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抓好干部队伍、人才队伍建设,是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持久动力。”据柳明介绍,医院党委坚持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的干部队伍,通过档案电子化的干部管理模式,实现了个性化、差异化、可量化、可比较、能定责、可追责的干部考评模式,为干部队伍建设和管理设好了“指挥棒”、系好了“责任链”、绘好了“施工图”;建立以支部为单位全覆盖、全参与的干部述职模式,述出了成绩、担当和冲天干劲;从顶层设计出发,牵头成立医院发展委员会,围绕医教研一体化发展理念,建立了人才引进、培养、发展的完善体系,形成了科学、合理、完善的人才梯队,汇聚起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