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天前,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如果微信显示已读的话#这个话题冲上了社交平台的热搜榜。一时间,大量网友开始讨论微信如果真的上线了显示消息“已读”的话,会对自己有什么影响,并且在这个已有数亿次阅读、万余次讨论的话题下,主流的声音是希望微信永远也不要上线该功能。
或许是听到了大家的呼声,腾讯微信团队官方也站出来给用户吃了一颗定心丸,并表示,“放心,没有‘如果’”。
紧接着,腾讯公关总监张军在评论区里补充到,我们认为“已读”会增加信息接收者的心理负担和社会压力,所以从一开始微信就坚定不移地不显示这个功能,以后也不会。
那么为什么不仅仅是用户不希望看到这个功能出现,微信方面也不愿加入这个功能呢?事实上不仅仅是微信,腾讯旗下的另一款即时通讯工具QQ也曾陷入过“已读”的漩涡。
此前在2020年12月末,腾讯QQ曾在社交平台发起过“你希望QQ出已读功能吗”的投票。当时有数百人参与,其中有一半人选择了“你出我就卸载QQ”。换而言之,也就是大量用户并不希望通讯工具出现这个功能。
虽然通过“已读”功能,用户可以实时确认对方是否看到了自己发送的信息,也可以了解对方有没有读取信息,本质上其实算得上是一项双向社交功能。但这一特质也导致,“已读”这个功能在熟人社交和开放平台上,会起到完全不同的作用。
其中在微博、知乎这样的开放式平台上,用户、用户关注的人、关注用户的人之间,联系是相对脆弱的,彼此之间并无现实生活中的关联。而陌生人之间的社交模式,也导致了大家在互动时承载的压力更小,既然互相都是“点赞之交”的陌生人,也就没有了必须要回复的责任。
况且,大多数带有社交/社区属性的开放平台并不那么强调实时性,这就一进步降低了大家对于“已读不回”的预期。然而在微信这样的熟人社交软件上,“已读”功能就显得极为不合适了。因为“已读”对于社交关系中处于优势的一方来说是个助力,可对处于劣势的一方来说则几乎就是噩梦,它不仅让用户了解自己的消息是否发送成功,同时还能倒逼对方进行回复。
但毕竟谁都难免会遇到不太方便进行回复的情况,所以压力也就由此而来。事实上,不要低估社交压力对用户的困扰程度,不然也不会有越来越多人选择给自己贴上了“社恐”这个标签,并对线下的交往倾向于回避,转而热衷于线上带有很强虚拟性质的社交,进而选择通过即时通讯工具来达成功利性的社交目的。
如果已读只是会带来个人与个人之间日常社交的压力也就罢了,但对于微信这样的一款国民级应用来来说,“已读”功能的出现很大程度上会与办公场景联系在一起。要知道微信在不断的更新迭代中,已经拥有了超过10亿的日活用户,使得其不仅成为了一款社交软件、更是许多用户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而微信作为社交软件越成功,也就意味着大量用户的社会关系都寄托于此,而它就像个橡皮擦一样,将工作与生活的界限都模糊掉了。
通常来说,“已读”这个功能的更适用的场景是工作,所传达的目的是明确告知对方信息已收到,从而消除对方因信息是否未能抵达而产生的担忧。在工作场景下,消息已读就必须回复,这一点相信被钉钉支配过的朋友会深有体验。但钉钉作为一款办公软件,天然就有提升组织内成员沟通效率的源动力,它没有这个功能才是不正常。可相较之下,微信并不是面向工作场景的。
从本质上来说,微信的不断扩张,乃至出现“微信让打工人变成24小时待命”的调侃,都是它不断侵犯个人生活边界的结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便捷的微信正在慢慢侵蚀用户的私人空间,并逼着大家必须及时表达、及时回复,如果“已读”功能出现可能更会加剧这一现象。
然而微信的初衷并非是做一款办公软件,微信之父张小龙就曾经说过类似的话,由于信息已读会增加收信压力,所以微信要帮助人们撒谎。
由于微信属于即时通讯工具,并且考虑到智能手机已经渗透到了几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所以加入“已读”功能就意味着会徒增用户的交流负担。久而久之可能会使用户变得焦虑,甚至会减少或放弃使用微信,这显然是微信方面绝对不愿意看到的情景。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即使#如果微信显示已读的话#只是空穴来风,一向高冷的微信也会马上进行正面回应的原因。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