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其林、黑珍珠、必吃榜……这家“大满贯”餐厅又开新店啦!老板“私藏菜”更值得期待!

2023年米其林指南入选餐厅、2018“黑珍珠”餐厅,2019-2023蝉联“必吃榜”、2019年亚洲美食节“最值得一去的杭帮菜餐厅”、2018携程“美食林风味”、2019携程“美食林甄选”、2021、2022携程美食林“金牌餐厅”、2018新浪浙江“年度人气餐厅”、2018、2019、2020东方食刻“食刻精选”、2019“杭州吃货榜中榜”、2019杭城美食大赏“杭城特色私房餐厅”、2020“杭州美食网红打卡点”、2020“杭帮匠心美食小馆”……
图片
叶马,杭州一家被众多名人大腕追捧的“传奇匠心小馆”,也是时尚美女帅哥喜爱的“美食打卡地”。叶马的口味和口碑,让这家餐厅拿下了很多美食榜单的奖项。
2020年6月,央视大型美食纪录片《家乡至味》,播出杭州篇。在这两集80分钟的杭州美食篇中,叶马是杭州5家拍摄餐厅其中之一。
老客个个“名头”大,大腕老饕是他家粉丝
许多食客都知道叶马的老店在之江路,其实,叶马最早的“老店”在三台山路赤山埠。店不大,楼上楼下总共才150平方、三张圆桌,但大型美食人文纪录片《江南味道》将这里作为浙菜代表菜馆;金庸老先生的儿子,迷上他家的菜。
最早三台山路的老店叫“叶马茶楼”,但其实并不是茶楼,而是私房菜馆。因为开在三台山路赤山埠,一片农家小茶馆中间,老板姓马,老板娘姓叶,“所以当时顺口就取名‘叶马茶楼’。”
2015年5月底,八年房租到期,老板关了三台山路小店,在之江路六和塔附近开了新店。
叶马的老板马敏冬,老底子是做物资生意的,天南地北跑得多,哪里吃到好吃的就喜欢自己做出来尝尝。来叶马的老客,大多是超级老饕,也多是各个行业的一些名人。吃多了大酒店菜的老饕们,更喜欢这里的本味,他们常常把这里当作自己的私家厨房。
大型纪录片《江南味道》总导演陈建鄂,是一位拍摄了30多年美食纪录片的台湾美食家。在《江南味道》中,叶马茶楼作为地道浙江美食的代表。陈建鄂说,叶马是他拍摄美食多年中,印象最深的几家好味道饭店之一,“绝对排得上我吃过餐厅的前3位!”
前几年,金庸老先生的儿子査传倜来杭,我带他去了叶马。回香港半个月后,给我发来信息,“又想念叶马的菜了!”此后,他还常常介绍各地的美食老饕朋友,“到杭州,一定要去叶马尝尝!”
冯小刚近年到杭州,每次必来叶马解馋。他说:“老马,还是喜欢吃你家的菜!”唐国强等明星也很喜欢叶马。温州正泰董事长南存辉,也是叶马的常客;苏步青学校校长,是位超级食客,对这里的菜连连叫“赞”。
许多餐饮大鳄,也喜欢叶马的“杭州味道”。很多杭城的餐饮美食大咖,不光自己是叶马的常客,还喜欢带上一帮外地餐饮大佬,尝尝叶马的“杭州味道”。一次,杭城一位餐饮大鳄,带着几位外地餐饮圈的重量级人物,中午在一家知名会所吃饭,晚上来到叶马。一顿饭后,几位来自各地的餐饮大佬都说“这里的菜比中午会所的菜,美味太多了!”
著名新锐设计师戴朝盛亲自操刀
到了凤山拾遗创意园12幢,远远望去,就能看到大大的“叶马”两字的店招。店面外是灰色大理石和老木框架的结合,门把手和牌匾则是铜质的;几乎在每一个木质框架的中间,都会摆放一盆绿植,搭配棕木色调,更添一种盎然的生机。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叶马馒头山店,由著名新锐设计师戴朝盛亲自操刀,在中式木质建筑的基础上结合了中国风和侘寂风之美。
推开厚厚的老木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一块牌匾,上面用金色的繁体字写着“叶马”;牌匾镶嵌在木建筑样式的屏风上,上方是柿子悬挂枝头,象征着“事事如意”。右侧的墙面是“叶马品牌荣誉榜”:米其林指南入选餐厅、黑珍珠、蝉联大众点评必吃榜……
图片
图片
图片
餐厅的上方是一个个羊皮的“灯笼”,羊皮灯罩上用墨水“写”着叶马餐厅的招牌菜名。这是由书法家先写好字,后将其做成为电子版印在灯罩上,保证照明的前提下营造了中式氛围感。
图片
图片
图片
老木、陶瓷器和绿植,构成国风侘寂之美
大厅尽头的墙面上挂着“寻味江南”四字,这是设计师戴朝盛亲笔书写的,写意又写形,既有汉字方正之感,又有灵性的洒脱感。
图片
图片
大厅墙面的装饰采用了很多瓷盘、陶器、陶罐,与烟灰色的背景完美融合;转角处挂着木质浮雕,是花、鸟、树枝的图案,木雕上摆放着白色小鸟。窗框上用木板隔开,上面摆放着陶罐、瓦罐以及随处可见的“白色小鸟”。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馒头山店有三个包厢,分别以“见福”、“见禄”、“见喜”命名。包厢外的走廊顶成拱形,黑白灰墨水晕染风,整个拱形顶和墙面是一整幅画。灯光的设计也很巧妙,“无灯有光”,线条灯被隐藏在内侧,照出来的黄色灯光不觉刺眼,更有“侘寂”之感。
图片
图片
每个包厢的窗框外是两整块一层楼高的老木头,三个包厢墙上的装饰各不相同,第一个包厢的墙上用透明玻璃罩着灵芝样式的木雕,对应包厢名“见福”;第二个包厢内悬挂着“梅兰竹菊”中式工笔画;第三个包厢的墙上挂着三幅棕灰色的抽象线条、色块拼接而成的装饰画。
餐厅的各个角落,看似随机地点缀着大小植物盆景,甚至在三个包厢内,都各有一株大大的绿植,“在包间里,‘种’着一棵树,这我还是第一次所见!”同行的美女子依带着惊讶地说。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老板老马亲自主理,“私藏菜”更值得期待
从三台山路到之江路六和塔,再到进入商场的杭州嘉里中心店、上海静安嘉里中心店、上海港汇恒隆店、上海环贸iapm店,叶马的菜,有一点是不会变的:原味和本味。“本”味的东西、“土”味的东西多,烧法讲究入味,原汁原味。
叶马馒头山店更是“回归”最早三台山路时老板马敏冬亲自主理的模式!咸肉蒸土鸡、黄鱼烧年糕、酒香带鱼、油渣香芋泥膏蟹、石锅海胆豆腐、十年花雕醉熟虾、杭三鲜、江南香酥小牛肉……馒头山店保留了叶马一直以来的大多数经典招牌菜,而每天在黑板上推荐的“老马私藏菜”更是值得期待!
图片
图片
图片
好食材难找,店里的土猪肉、土鸡、江河海鲜,小到豆腐皮、黑木耳、笋干,老马都得亲自采购。每天一大早,他都自己赶最早第一拨,到萧山三江口码头去“抢”鲜货。江鳗、江鲈鱼、石斑鱼……选多大的,怎样的才是正宗地道的,尺子、秤杆都在老马肚子里。
陈年火腿蒸土鸭
图片
这道菜只选三年以上的金华火腿和土鸭,土鸭肉质紧实,净重一斤六两左右,放养在湖州南浔的鱼塘边,吃小鱼小虾小虫长大的。
用最能保留原汁原味的“蒸法”,在高压锅内蒸55分钟。
蒜子焖甲鱼
图片
甲鱼是余杭径山的,两斤左右,裙边厚、粘嘴巴,口感香糯。蒜子要一粒粒手工现剥,这样才香,才能保证口感。
白烧现划鳝丝
图片
每天早晨五点,老马按时出门,亲自在萧山三江口的江边“收货”。
黄鳝要不大不小、中指粗细,由厨师现划现烧;香菜是最主要的辅料,必须是新鲜碧绿。
家烧江米鱼
图片
精选一斤多的江米鱼,采用家烧的烹饪手法,只加一点点酱油、小葱头、蒜子,没有过多的调料,米鱼本身的“鲜”就能让你赞叹不已。
酱油河虾
图片
杭州本地的“湖羊”酱油和德清的大河虾,配上土猪油膘熬成的猪油,一起蒸5分钟,还原小时候记忆中的味道。
苹果丝瓜汆河虾
图片
苹果丝瓜是丝瓜当中的“贵族”,甚至可以说是丝瓜界的“天花板”。普通丝瓜是长条形的,而它却是短胖形的,既像苹果又像西瓜,一眼看过去像个小胖墩儿,非常可爱。入口就带着浓郁的丝瓜清香味,还有甜味,可以用来生吃,这是其他品种丝瓜做不到的。
河虾是德清的,个大饱满,肉质鲜嫩。
凉拌水果芹菜
图片
水果芹菜产地山东,每日保鲜运输,二十多块钱一斤。作为凉菜,这道菜清脆可口,用凉拌的方法,佐糖、醋、酱油、蒜泥,能保留水果芹菜的清香。
文/何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