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梅酒是如何演变成为一种时令风俗的?

图片
“青梅煮酒斗时新,天气欲残春。”每年初夏时节,是青梅成熟采摘的季节,而用青梅酿酒自古就是人们迎接夏天到来的一种方式。
在讲青梅酒的故事之前,我们先认识一下青梅。关于青梅最古老的记载,源自中国商书《盐海》,青梅原产于中国,栽种史至少有3000多年。青梅是一种集食用和药用价值于一身的水果,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梅,血分之果,健胃、敛肺、温脾、止血涌痰、消肿解毒、生津止渴、治久咳泻痢。”
青梅味酸,很少有人能接受新鲜青梅的酸涩味。有资料显示,梅子富含10多种有机酸,而且绝大多数品种的梅子总酸量都大于总糖量,特别是作为酿酒主要原料的青梅,总酸含量多在5.99%左右,其中柠檬酸占总酸含量的90%左右。
也正是因为青梅的酸味,才将其加工制成各种食品,让人们乐于接受这份酸味,青梅酒便是其中之一。
青梅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汉朝。相传,鄢陵县(隶属河南省许昌市)姚家村的姚叟翁有两手绝技,一个是种植青梅,另外一个是酿青梅酒,他采用甘洌的地下泉水,酿出的青梅酒色泽碧绿、香气浓郁。官员们品尝后连连称赞,将其列为官方贡品之一。
后来,曹操挟汉献帝刘协到许昌,久闻“青梅酒”大名,下令除宫廷之外,姚家青梅酒还要供应到丞相府,并用青梅酒招待贵客。由于曹操对青梅酒的喜爱,后面才有了“青梅煮酒论英雄”的故事,这也是青梅酒最著名的典故。
图片
《三国志》记载:建安5年,刘备“学圃于许田,以为韬晦之计”,曹操以青梅煮酒相邀刘备共论天下英雄,试探刘备是否有称霸天下的野心,最终被刘备巧言瞒过。现如今,“煮酒论英雄”一般就用来表示谈天论地,或对某类事物或人进行品评。
进入唐宋时期,青梅酒的饮用逐渐普及。在宋朝谢逸《望江南》一诗中这样描写到,“漫摘青梅尝煮酒,旋煎白雪试新茶”。从中可以看到当时青梅煮酒的仪式感,同时说明青梅酒在宋朝深受文人雅士的喜爱,明清时期青梅酒已走入寻常百姓家。
图片
流传至今,酿制青梅酒已经成为一种时令风俗。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果梅品种约有200多种,适合用来制作梅酒的有20种左右,其中福建诏安、广东普宁、广东陆河、浙江萧山、浙江长兴、四川大邑是我国六大青梅产区。
4-6月正好是青梅上市的时候,买上几斤青梅,按照一定比例配上白酒和冰糖,酿制属于自己的专属味道,等待3个月左右的时间,青梅酒就变成琥珀色,时间越久味道越醇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