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农产品价格飙升!厄尔尼诺至异常高温,全球经济或面临新冲击?

今年夏天,高温来得尤其凶猛,全球多地接连刷新高温纪录。多国气象专家纷纷发出警告,网红“厄尔尼诺”受到关注。
其中,美国气象局和日本气象厅在6月报告中均表示厄尔尼诺已经发生,且美国气象局预计在2023、2024年北半球的冬季厄尔尼诺将逐渐加强
世界气象组织最新通报中预测,厄尔尼诺现象在2023年下半年持续的可能性达到了90%,预计此次事件至少为中等强度,从亚洲到欧美等北半球多地已经受到明显影响。
图片
所谓厄尔尼诺,是指发生在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偏暖现象。根据公开研究资料显示,厄尔尼诺现象平均每两年到每七年发生一次,通常持续9至12个月
厄尔尼诺不只会带来高温,甚至还会引发金融危机。
如今,时隔7年卷土重来的厄尔尼诺,也为各国经济发展带来挑战。
厄尔尼诺带来的高温和极端天气,对全球粮食产量造成不利影响;如果用电、能源价格也出现升高,将导致农业基础供给要素价格上涨,从而带动全球农产品价格上涨。目前,全球也在密切关注气候异常对金融稳定的影响。
图片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的报告指出,厄尔尼诺事件不仅对当年全球经济造成冲击,也会导致随后多年经济体增长乏力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新一轮强劲的厄尔尼诺影响将更为严重,可能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里抑制热带国家的经济活动。报告称,厄尔尼诺现象对不同地区的经济影响存在较大差异。主要经济体中澳大利亚、智利、印度、印尼、日本、新西兰和南非的经济活动都会因为气候冲击而短暂下降,而美国、加拿大、墨西哥、泰国等经济体和欧元区可能从中受益。
联合国粮农组织报告认为,粮食进口成本上升可能在部分脆弱新兴国家引发“潜在危机”。随着粮食进口在进口总量中占比攀升,将成为某些地区潜在危机的早期预警指标。粮农组织称,许多新兴经济体已经面临着贸易伙伴经济低增长、借贷成本上升和商品价格高企的完美风暴。
图片
对我国而言,中信证券指出,厄尔尼诺对我国气象条件影响机制和结果非常复杂,但总体上呈现南涝北旱的局面,且次年影响更大,对农业生产、用电需求等有明显影响。结合其他因素分析,预计小麦价格仍有上行空间,水稻价格或持平,玉米、大豆、煤炭价格则可能下探。厄尔尼诺还会影响全球气温和降水分布,从历史上看对大宗商品价格具有推高作用。预计本轮厄尔尼诺现象将会对国际小麦、铜、镍、原油等商品价格具有支撑作用,大豆、玉米价格有望回落
图片
此外,厄尔尼诺还可能助推基本金属、原油等商品价格。中信证券指出,厄尔尼诺作为一种暖事件,抬升全球气温从而提高用电需求;改变降雨分布,给东南亚带来干旱,使得其依赖度较高的水电难以支撑,都会造成能源缺口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