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不靠谱” 是客观预报不准还是主观感受差异?

尽管目前对于其他一般性天气,晴雨预报、高低温预报等准确率都已达到8成左右,但还是常常听到“天气预报不准”这类抱怨,难道天气预报就真的这么不靠谱吗?
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公众对“准确”的标准在不断提高。如果只要求知道明天要不要下雨,那预报基本能做到八九不离十,但如果要知道具体几点钟下,哪里下得最大等,由于不同尺度天气的复杂性及科技水平的限制,目前还不能满足这样的需求。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天气业务标准与公众感受的出入造成误解。比如,某地10分钟内下了10毫米的降水,很多人会认为这就是暴雨,某地持续下了一整天平缓的雨,很多人就会认为下的是小雨,但天气业务标准中,对暴雨的定义是“08时至次日08时或者20时至次日20时的降水量达到或超过50毫米”,并不是所有急剧的降水都是暴雨,而平缓的雨持续时间长了也可能是暴雨。
在无法100%准确预报的情况下,我们该如何更好地利用天气预报信息呢?
作者:吴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