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吃凉皮中毒身亡,高温天气爱吃这类食物的要注意

近日,网传河南永城市疑似有人吃凉皮后出现中毒症状,导致1死1伤,家属宣称两人均为米酵菌酸中毒。
目前,当地相关部门正在对此事展开调查。与此同时,夏季吃凉食可能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也需引起大家关注。
图片
米酵菌酸很凶悍
加热1小时也不能破坏其毒性
米酵菌酸究竟是什么东西?为何如此凶悍?
米酵菌酸毒素引起的中毒发病急,食用了被米酵菌酸污染的食物后,一般30分钟左右开始出现中毒症状。首先是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头晕无力,进一步发展到严重的肝功能损害、意识不清,甚至死亡。
米酵菌酸是一种小分子脂肪酸,耐热性极强,即使经开水煮沸或用高压锅蒸煮也很难破坏,加热1小时也不能破坏其毒性
目前还没有特效解毒药物,一旦中毒,病死率高达40%。
如果怀疑发生疑似中毒,应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尽快催吐,排出胃内容物,以减少毒素的吸收和对机体的损伤,并及时送医院救治,对症治疗。
此前,广东曾发生过米酵菌酸毒素中毒事件。2020年7月,揭阳市惠来县发生了一起进食粿条引起的米酵菌酸中毒事件。11位顾客在肠粉店食用粿条后,先后出现呕吐、腹泻等食物中毒症状,其中1人医治无效去世。
图片
这些食物都可能造成米酵菌酸中毒
河粉、肠粉、酸汤子、年糕、宽粉、银耳、木耳等需要经过长时间发酵或泡发的食物都可能引发米酵菌酸中毒。特别是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米、粉类食物在制作过程中原料变质、存储不当,泡发后的银耳、木耳未能及时食用而放置在温湿环境中,都会造成细菌大量滋生,进而导致米酵菌酸食物中毒发生。
根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的提示,有三类食品如果被环境中椰酵假单胞菌污染,容易发生食物中毒
一是谷类发酵制品如发酵玉米面、糯玉米汤圆粉、玉米淀粉、发酵糯小米、吊浆粑、糍粑、醋凉粉等。
二是变质银耳、过久泡发的黑木耳。
三是薯类制品如马铃薯粉条、甘薯面、山芋淀粉等。
选购湿米粉等食品要选择正规渠道
要认真阅读产品标签,留意产品感官性状和保质期。
在选购凉皮、河粉、肠粉(卷粉)、陈村粉、粿条、米线(米粉)、濑粉等湿米粉时,尤其是散装销售的,要根据产品原包装上的生产日期、保质期、储存条件等信息,查看销售的产品是否符合包装标示要求,明晰所购产品的生产厂家、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关键要素。
湿米粉应低温储存,做好防护措施,且要在其保质期内尽快食用完。
食用前应重点检查湿米粉的保质期
虽然湿米粉保质期一般为24小时,但由于湿米粉生产工艺已经发生了变化,超过保质期的湿米粉感官性状仍然正常,且不会有发酸发臭等变质性状,会给人造成可以继续销售或食用的错觉,然而这类湿米粉却可能已被椰毒假单胞菌污染进而产生米酵菌酸毒素,食用后引发中毒的风险将大大增加。
因此无论是食品经营者还是消费者,都应该按照保质期销售或食用湿米粉,对于过期食品要坚决予以废弃处理。
此外,椰毒假单胞菌也可能在泡发木耳、银耳等食材上繁殖,进而产生米酵菌酸毒素
因此,食用木耳、银耳等菌类前应检查其感官性状,发现受潮变质的不应食用;泡发木耳、银耳等菌类时间不宜过长,泡发后应及时加工食用;不能食用隔天泡制加工的银耳、木耳及其制品;不要采食鲜银耳或鲜木耳,特别是已变质的鲜银耳或鲜木耳。
中毒后会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
一般无发热
米酵菌酸中毒导致的死亡是微生物性食源性疾病事件的首要死亡原因,中毒死亡率高达40%~100%。摄入含有米酵菌酸的食物后即可引起中毒,对肝、肾、心、脑等重要器官均能产生严重损害,吃得越多,症状越严重。
中毒症状主要为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 (呕吐物为胃内容物,重者呈咖啡色样物) ,轻微腹泻、头晕、全身无力,重者出现黄疽、肝肿大、皮下出血、呕血、血尿、少尿、意识不清、烦躁不安、惊厥、抽搐、休克,一般无发热。
疑似中毒要尽快催吐、及时就医
如果在食用可能含有米酵菌酸的食物后,出现疑似中毒症状该怎么办?专家介绍,遇到这种情况后,应第一时间用手指刺激咽喉部,催吐,将刚吃进去的食物呕出。用干净容器或薄膜袋装呕吐物或高度怀疑的剩余食物,及时转至医疗机构就诊,告诉医生有进食米酵菌酸毒素中毒的高危食物史。如果中毒剂量大,只能依靠血液透析解毒。
来源:现代快报、广东疾控
编辑:阿娇
(部分内容或图片来源于网络,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