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按摩医院:体验不一样的盲人按摩

图片
(健康时报记者 王振雅 邱 越)北京按摩医院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宝产胡同七号,年门诊量达百余万。
159位按摩岗位一线医务人员中,有109位是盲人或视障人员,占比近七成。
图片
医院供图
这里的按摩不简单
在这里,诊断、治病基本靠“摸”。
在北京按摩医院第六治疗室,医疗按摩师谢文佳男正侧着头望向窗外,一手扶着患者肩膀,另一只手一节一节“捋”着患者的脊柱。
当摸到患者腰椎的位置时,谢文佳男说:“是这对不对?你看你这节腰椎明显有个‘台阶’,就是因为峡部裂导致的第五节腰椎轻微向前滑脱,这腰椎两侧的肌肉疼吧?腿会不会麻……”
明确病因和症状后,谢文佳男便让患者平趴,开始治疗。他先整体揉一揉患者的腰部,然后用大拇指对准穴位按了起来,同时跟患者沟通着:“这儿痛吗?有酸胀感吗?”
这位30多岁的患者是北京按摩医院的“老朋友”了,早在十年前,她还在读大学期间,就在北京按摩医院治疗过踝关节扭伤。
“我的脚踝是陈年老伤了,小时候运动时严重扭伤过,落下了病根,读大学那会儿只要稍微多走点路,脚踝就肿起来。当时北京本地的同学向我推荐了北京按摩医院,本来没抱什么希望只是来试试,没想到坚持按摩治疗了两个月后,竟然真的好了,到现在十几年了,再没有复发过。最近我又出现了反复腰痛的问题,我毫不犹豫地来这里治疗,就希望再体验一次‘手到病除’。”
该院副主任医疗按摩师冯彬告诉健康时报记者,他在北京按摩医院工作的这20年里,遇见了很多非常信任医院和医生的患者。一位70多岁的老先生,骑了十几公里的电动车到院区,就为了找冯彬治疗。
据冯彬介绍,这位老先生由于椎管狭窄已出现了跛行的问题,而且右足下垂抬不起来,路上有个小坎儿就可能会把他绊倒。“临床上通常椎管狭窄的治疗方法就是手术,但这位老先生不想手术,希望保守治疗,所以在我这风雨无阻地按摩治疗了3年,现在他已经进步非常大,虽然跛行的问题没有完全解决,但走路基本没有问题了。”
在治疗室里,经常听到医疗按摩师跟患者说:“这里是医院,这不只是按摩,而是治疗。”为何要频繁跟患者解释这个问题,冯彬解释道,北京按摩医院是一家医疗机构,患者在这里是接受医疗按摩,而不只是揉揉腿、敲敲背那么简单。医疗按摩就必须有明确诊断,比如有很多患者说头痛,不能只给他按摩头,因为头痛只是一个症状,必须通过全面的诊查来判定这个头痛是不是颈椎的问题造成的,如果是,就治疗颈椎,而不是仅仅是按摩头部。”
该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金涛在接受健康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患者到任何一家医院来的目的都是为了治好疾病,而用什么方式和技术来治疗,是医院要考虑的问题,如何让患者既节约经济成本,又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病痛,这是我们医院全体医护人员每天都在考虑的问题。
图片
医院供图
过关斩将,层层选拔医疗按摩师
要成为北京按摩医院的医疗按摩师并非易事,每位医疗按摩师都是过五关斩六将、层层选拔而来。
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是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与吉林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国内第一所,同时也是亚洲第一所高等特殊教育学院。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的创建开创了我国听障、视障群体接受高等教育的先河。
而这所学校正是冯彬的母校,冯彬告诉健康时报记者,当时他想考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有两大难题:一是盲文,二是专业知识。
冯彬中学以前是在普通学校求学,随着视力越来越跟不上,高考时不得不选择视障学校,而要考视障学校,盲文是必须拿下的功课。除了盲文,在考取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时,还要掌握中医诊断学和人体解剖学等,这些都需要从头学起……对于16岁的冯彬,这些都是不小的挑战。
“从学校毕业了,要想进入我们医院还要再经过非常严苛的筛选。”90后主治医疗按摩师杨嘉旗介绍,招聘时,北京按摩医院不仅要考核医疗按摩师的理论知识、手法、悟性和对中医各流派的了解,还要考量医疗按摩师的科研能力,几轮面试后,能留下的都是特别优秀的人。
来北京按摩医院接受治疗的患者,几乎都领教过这里独创的“按动疗法”:医疗按摩师的手指、手掌、胳膊肘就像长了眼睛一样,在患者的肩颈、腰部等位置推按旋摩,准确而柔和地找着每一个穴位。
“这的医生都特厉害,我都说不清是哪里疼,但他们一下就能找准,15分钟的治疗结束后,感觉浑身都轻松了不少。”一位刚结束治疗的患者跟记者分享着自己的治疗感受。
图片
北京按摩医院新院区。医院供图
风雨无阻为患者服务代代相传
“北京按摩医院有个特色,就是‘师带徒’模式,即通过言传身教、耳濡目染的方法传授工作经验。这可以说是我们医院几十年来传承技艺的一个‘法宝’。”金涛告诉健康时报记者。
杨嘉旗手里常常攥着一对别致的工具,这对工具叫做穴枪,是从师傅那里学来的“独门技艺”,也是北京按摩医院非常有特色的一个点穴小工具。
“与保健按摩更侧重于放松不同,我们的推拿治疗在找到患者的问题后,对于点穴很讲究,这时候这种小工具就很重要。”杨嘉旗介绍,“穴枪治疗能够产生与手部推拿完全不同的生理效果,它的效应是手无法替代的。”
“‘师承’在中医里是培养年轻人和培养后继医务人员的一个非常好的方式,尤其是推拿这个学科,需要人工用手去操作,这让老师带教的‘模式’在推拿人才培养中显得更为重要,也更为有效。”金涛说。
数十年来,北京按摩医院一直延续着这种“师带徒”的传承。1991年,北京按摩医院还曾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过隆重的拜师仪式,每位师傅都给徒弟准备了两件礼物:一把雨伞和一盏马灯,寓意着风雨无阻为患者服务的理念要代代相传。
北京按摩医院对本院的新人采用“师带徒”的模式进行培养。作为全国盲人医疗按摩技术资源中心和盲人医疗按摩临床诊疗示范窗口,北京按摩医院还承担着全国盲人医疗按摩工作标准制订、技术指导和人员培训,负责对北京中医药大学、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等5所高校的临床实习带教工作,并作为北京联合大学研究生培训基地,每年培养百余名学生。
2010年至今,该院携手30余家盲人医疗按摩机构,累计开展盲人医疗按摩技术、管理培训160期,临床实训50余期,合计辐射近14000人次;召开全国盲人医疗按摩机构技术交流会、发展研讨会等活动20余期。
为盲人提供更好的工作平台和发展前景
作为国家“十二五”“十三五”期间残疾人事业重点建设项目和国家“十四五”规划省级盲人按摩医院建设示范项目,北京按摩医院扩建项目——坐落于北京市朝阳区劲松街道的新院区于2023年4月试运营。至此,北京按摩医院从一个只有4间诊室、7名医疗按摩师的小诊所,发展到如今已拥有近500名职工(其中盲人医疗按摩人员109名)、治疗疾病百余种、年诊疗人次达百余万的二级甲等中医专科医院。
根据《“十四五”省级盲人按摩医院建设方案》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残联组织各地报送了省级盲人按摩医院建设方案。在综合项目前期准备、专家评审意见和各地公示情况等要素的基础上,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残联共同确定11个项目为“十四五”省级盲人按摩医院支持项目。“在这种背景下,北京按摩医院还有更重要的职责就是要在全国范围内起到技术推广和示范引领的作用。”金涛表示。
截至目前,北京按摩医院已先后与39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学术交流和技术合作,承担国家和北京市级10多个科研项目,出版《实用按摩手册》等20余部专著,发表学术论文数百篇。2011年,由北京按摩医院起草的《盲人医疗按摩技术操作规范》,经原卫生部、中国残联等部门联合签发,成为全国性指导规范。
金涛提到,盲人医疗按摩人员由于受到一些生理限制,在执业过程当中需要来自单位和周围同事的一些必要的帮助,“而仅仅靠单位和同事也往往是不够的,盲人就业方面还存在哪些阻碍,还需哪些政策支持,未来还需要继续研究完善。”
此外,金涛认为,在盲人医疗按摩人员的培养方面,目前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全院每年度都有相应的继续教育计划。而放眼全国,盲人的继续教育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他们的继续教育问题值得关注。”金涛说,“医学的进步是非常快的,新的理念、理论、技术层出不穷,这就需要对医务人员不断地进行培训、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