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细胞》:科学家发现激活抗肿瘤CD8阳性T细胞的关键树突状细胞亚群!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免疫细胞和癌症相关的研究看多了,奇点糕总有一种类似“英雄史观”的看法:真正在对抗癌症中起到关键作用的,可能也就是一小部分免疫细胞,其它细胞不拖后腿都算好的。
所以科学家和医生们就要想办法,把那些免疫细胞里的中流砥柱找出来,从它们的身上寻找抗癌治疗灵感。近期Cancer Cell期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就“表彰”了1型经典树突状细胞(cDC1)中的一批“英模”。
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的研究者们采用深度学习算法,找到了置身于肿瘤间质中、可有效呈递抗原的一小部分cDC1细胞,它们对CD8阳性T细胞的分化和扩增至关重要,从而与抗肿瘤免疫应答的强度,乃至患者生存直接相关
图片
论文首页截图
作为抗原呈递细胞(APCs)的代表之一,cDCs既往被学界公认的经典作用路径,是将抗原“捎带”到肿瘤引流淋巴结再激活T细胞,但近年来的研究逐渐揭示,肿瘤内部cDCs发挥的作用,对抗肿瘤免疫同样十分重要。
肿瘤内部的cDCs一方面可以继续发挥原有的抗原呈递功能,另一方面还能通过分泌干扰素-γ、CXCL10等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方式,将CD8阳性T细胞招募到肿瘤部位,但到底是哪些cDCs作用如此关键,就需要研究来明确了。
为破解这一难题,开展本次研究的慕尼黑工业大学团队采用了基于肿瘤影像(借助荧光染色、3D成像等手段实现)的深度学习算法,分析小鼠黑色素瘤中cDCs和CD8阳性T细胞空间分布特征,以及这种特征与肿瘤结局的关系,这套算法的准确性高达97%,能够极为准确地识别cDCs和CD8阳性T细胞的分布。
图片
影像+深度学习算法呈现的肿瘤内cDCs和CD8阳性T细胞分布
算法分析显示:在被免疫系统成功抑制、显著退缩的肿瘤中,cDC1细胞和CD8阳性T细胞往往距离较近,研究者们将这种现象定义为“相互作用的cDC1细胞和CD8阳性T细胞”,提示较强的抗肿瘤免疫应答;而从空间分布来看,相互作用的cDC1细胞和CD8阳性T细胞基本只存在于肿瘤间质。
图片
相互作用的cDC1细胞和CD8阳性T细胞基本只存在于肿瘤间质
从间质中走出来的这部分CD8阳性T细胞以高表达Ki-67为特征,提示它们有着较强的增殖能力,适合在肿瘤微环境中打持久战;而且进一步分析还显示,这些CD8阳性T细胞大多存在干细胞样特征,标志是转录因子TCF1阳性,在被cDC1细胞呈递的抗原激活后,它们就能快速扩增并有效杀伤癌细胞。
图片
被cDC1细胞激活后,TCF1+CD8+T细胞可高效抗癌
分析人头颈细胞癌(HNSCC)等肿瘤样本时,研究团队发现如肿瘤能检出相互作用的cDC1细胞和CD8阳性T细胞,那么它们的分布规律也与实验中一致,即同样主要分布在肿瘤间质,且与肿瘤分期负相关(分期越晚、细胞越少)。
那么问题来了,哪些cDC1细胞才是“关键先生”呢?借助单细胞测序技术,研究者们细化分析了不同cDC1细胞亚群,最终将目光锁定到了MHC-II类蛋白高表达、且趋化因子CCR7阴性的cDC1细胞(MHCIIhiCCR7negcDC1)身上。
上文曾经提到,cDCs可通过抗原呈递和分泌细胞因子/趋化因子两种途径,调节CD8阳性T细胞的抗肿瘤免疫应答,而MHCIIhiCCR7negcDC1能起到关键作用,就因为它能同时参与这两条途径,但它们分泌趋化因子CXCL9/10的功能会被肿瘤中的前列腺素E2所抑制,敲除前列腺素E2受体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图片
MHCIIhiCCR7negcDC1调节免疫应答的途径
实验还显示,MHCIIhiCCR7negcDC1分泌趋化因子CXCL9/10的调节途径,对CD8阳性T细胞的抗癌能力有很大影响:使用功能阻断性抗体(靶向CXCL9/10的配体CXCR3)后,黑色素瘤小鼠模型体内的CD8阳性T细胞就无法有效抑制肿瘤生长,MHCIIhiCCR7negcDC1也不能与CD8阳性T细胞继续“成双成对”了。
最后,研究者们对HNSCC患者队列数据和癌症基因组图谱计划(TCGA)数据进行再分析,发现肿瘤中存在MHCIIhiCCR7negcDC1和与其相互作用的CD8阳性T细胞,确实与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呈正相关,因此这两类细胞的相互作用是患者预后的正向预测因子,也有望从这方面入手开发新的抗癌治疗。
图片
论文内容总结
图片
参考文献:
[1]Meiser P, Knolle M A, Hirschberger A, et al. A distinct stimulatory cDC1 subpopulation amplifies CD8+T cell responses in tumors for protective anti-cancer immunity[J]. Cancer Cell, 2023.
[2]Spranger S, Dai D, Horton B, et al. Tumor-residing Batf3 dendritic cells are required for effector T cell trafficking and adoptive T cell therapy[J]. Cancer Cell, 2017, 31(5): 711-723. e4.
[3]Hubert M, Gobbini E, Couillault C, et al. IFN-III is selectively produced by cDC1 and predicts good clinical outcome in breast cancer[J]. Science Immunology, 2020, 5(46): eaav3942.
本文作者丨谭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