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死率达40%,夏季要防米酵菌酸中毒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杨晓露)7月14日,河南永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证实,有两名女子吃凉皮后中毒,目前已经对全市凉皮企业进行抽检。7月17日,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从华耀信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为两位中毒患者做毒理检测的机构)获悉,经过检测,两名女子是米酵菌酸中毒。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发现,近日江西、广东、北京等多地市场监管发布米酵菌酸毒素中毒提醒。米酵菌酸中毒事件频繁发生,那么米酵菌酸究竟是什么?夏季如何防止食物中毒呢?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发现,近日江西、广东、北京等多地米酵菌酸毒素中毒提醒。“现在属于米酵菌酸中毒的高发期,每年我们都会检测到一些米酵菌酸中毒的患者,最近几年我们实验室检测的大约有40多例。”原沈阳军区药检所所长、华耀信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实验室主任王锦介绍。
图片
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生物安全研究中心主任赵卫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米酵菌酸是椰毒假单胞菌的代谢产物,主要存在于发酵谷类制品、薯类制品和变质食用菌中,食用可导致中毒,多发生于夏、秋季节。“椰毒假单胞菌适合在温暖、潮湿的条件下,生长繁殖于河粉、糯米面汤圆、玉米、小米或高粱米面制品和马铃薯粉条、鲜银耳等食品中,且其产生的米酵菌酸耐热,即使100℃的高温烹饪也不能破坏其毒性,人一旦食用了这类浸泡、霉变的食品,就可能引起米酵菌酸中毒。”
2020 年广东省共报告5起因食用河粉类食品引起的米酵菌酸中毒事件,中毒21 人,死亡9人,病死率为 42. 9%。广东疾控7月17日提醒:食用了被米酵菌酸污染的食物后,一般30分钟左右开始出现中毒症状。
“人们误食米酵酸菌污染的食物后,可表现为头晕乏力、上腹不适,伴有恶心呕吐腹泻等急性胃肠炎症状。重者可出现肝肾功能障碍,表现为皮肤巩膜黄染,肝脏肿大,皮下出血,肉眼血尿、少尿、无尿,甚至急性肝肾功能衰竭。严重者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可有烦躁不安、惊厥、抽搐、意识不清,昏迷乃至死亡。临床中毒病死率40%-50%。”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郭涛说。
米酵菌酸中毒为什么病死率这么高?王锦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这主要是因为目前米酵菌酸中毒还没有特效的解毒药物,只能对症治疗,一旦中毒,就只能通过催吐、洗胃、清肠以及血液灌流等方式治疗。
赵卫表示,最好的预防措施是食物泡发时间要控制好,在有米酵菌酸中毒发生的季节,最好不制作、不食用浸泡、霉变的发酵米面制品和发霉变质的鲜银耳等。发现中毒,可以第一时间催吐,尽可能排出胃内容物,并尽快到医院治疗。凡与患者食用过同批次食物的人,不论是否发病,需要尽快前往医院观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