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90后上岗百年老字号

笔墨纸砚
是中国独有的文书工具
……
时光流转
信息化时代改变了中国人的书写习惯
如今
深邃沉静的古老工具如何在喧嚣的世界生存
他们
交上了答卷
1
一块徽墨的涅槃重生之路
图片
200多年前,在徽墨竞争极为激烈的时期,胡开文在古徽州创立了胡开文墨庄,因对品质和造型的极致追求,深得清朝乾隆皇帝赏识。辉煌的过往并没有让这家墨庄在时代的浪潮中更具优势,在老字号举步维艰的时候,周健回归了……
图片
周健,1984年生人,是这个如今叫“歙县老胡开文墨厂”的新一代传承人,人称“墨三代”。在放弃县城公务员工作回到家乡后,发现墨厂的制作工艺未变,采用的依旧是古法点烟这种传承自南唐时期的李廷珪易水制墨之法,它是将15千克桐油分别灌入100多个灯盏,待桐油充分燃烧后,再人工收集飘在空中的烟灰,这种方式制成的墨——墨色均匀、黑亮,遇水不晕。如果墨的品质精良如故,问题就在销路上了,他开始摸索新的商业模式,先后开发了研学、直播等领域,老字号逐渐焕发生机。
图片
此后,他主导复刻了《康熙御制耕织图》套墨,凭借复原古墨,获巴拿马国际金奖,扬名海外。如今,“歙县老胡开文墨厂”的销售额占据中国徽墨市场的60%,老字号生机盎然。
图片
2
一张宣纸的奇幻之旅
它来到国家邮票印制总局,经过研发,成了邮票宣纸,这在世界邮票印制史和中国宣纸工艺史成为首创之举。
图片
它进入修复文物的房间,经过一系列全新升级,再现成为了历史记载中最轻薄的奇秀宣,抢救千万余册严重损毁和自然老化的古代典籍。
图片
它来到吉尼斯世界记录的创造地,化身捞制面积达到“三丈三”的巨宣。
图片
它来到北京冬奥会比赛现场,成为了获奖证书用纸。
图片
它就是出自于安徽泾县,被誉为“国纸”的红星宣纸。
图片
这些事是90后传承者姚云夔和一群“红星宣纸”的老工匠干出来的,他们在红星创新工作室里,头脑风暴,历经了无数个日夜的并肩作战,重新定义了宣纸在现代社会中的职能,恢复了“国纸”的荣光。
图片
红星宣纸的工艺传承最早追溯到1200多年前的唐朝初期。当时,宣州府将本地生产的一种高级书画纸进贡朝廷。由于做工精细,深得唐太宗的喜爱。从此,这种纸便以其产地命名。这,就是“宣纸”一词的由来。
图片
发展到清朝中期,宣纸的生产工艺和生产规模达到了顶峰,被官方认可的宣纸均要在封刀印记上部加盖“官”字。1951年,新中国的宣纸厂工人建议使用国旗上的“红星”替代过去的“官”字,“红星宣纸”由此诞生。它集“薄、透、韧、美、润、寿”等特点为一体,被誉为“纸中之王”。
古老遇上年轻
千百年传承的力量
让年轻人更加懂得
如何擦亮与守护这块金字招牌
7月19日22:00档
《走遍中国》之《纸墨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