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发行湖南分行:以高质量农地业务助推“三农”事业发展

红网时刻新闻7月20日讯(通讯员 肖宏)今年以来农发行湖南分行主动融入地方经济发展大局,服务湖南“六大强农”行动,大力支持产业发展“万千百”工程,支持“十大优势特色千亿产业”,紧紧围绕“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1-6月投放农地贷款96.8亿元,积极服务高标准农田建设、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农业现代园区建设、设施农业、田园综合体建设、特色农业发展等重点领域,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持续擦亮“农地银行”品牌形象。
强化组织推动,完善体制机制
农发行湖南分行出台《关于有效支持优势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政策性金融服务乡村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立足农业特色产业,强化农业产业化平台载体建设。
一是坚持目标导向和“一把手“负责制。制定发展规划和实施意见,强化考核激励,将农地业务纳入全行七大业务主攻方向,纳入综合绩效评价体系进行专项考核。
二是建立完善“战略合作+政策宣讲+项目对接”三位一体营销模式。强化高层营销,加强与省政府汇报沟通,深化与农业农村厅、省自然资源厅等职能部门合作,签订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乡村产业发展等战略协议,建立工作联席机制,联合发文,共建项目库,做好政策对接和专业辅导。
三是开展客户“大营销、大宣讲、大走访”。产业客户处主要负责人赴14个市州举办农发行融资模式宣讲培训会,现场讲解案例、推送政策、对接项目;成立农地业务营销服务专班,落实全流程“专人沟通”责任制,及时解决客户金融需求,推行省市县三级行“联合办贷”、前中后台“平行办贷”机制,提高办贷效率。
深化银政合作,积极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
农发行湖南分行主动提升政治站位,聚焦保障粮食安全,紧紧围绕助力湖南加快实现将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这一目标,充分发挥农发行资金规模大、期限长、利率低的优势,投放贷款17.5亿元,支持建设纳入省建设规划的高标准农田68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投融资创新面积12万亩。
一是坚持政府主导。将政府作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责任主体,紧紧依靠党政主导和统筹协调,与农业农村厅建立合作推进机制,积极参与《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投贷联动投融资创新实施意见》制定,出台《农发行创新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信贷指引》,明确优惠政策,共建项目库,形成项目“同储备、同营销、同推进、同管理”的“四同”机制。
二是坚持统筹推进。与湖南农业发展投资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全省范围率先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省级统贷,支持了东安、安仁等地项目;以县级分贷模式支持了攸县、辰溪等地项目。
三是坚持科技赋能。深化与土流集团等专业机构合作,借助专业机构在土地流转、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建设及运营管理、农业产业招商和农业大数据方面的资源优势,服务高标准农田建设贷款管理全流程。
坚持创新引领,围绕土地整治助推产业发展
农发行湖南分行充分利用湖南农林渔特色资源优势,围绕土地做文章,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产业支撑、项目平衡”的原则,探索以园区为载体支持产业化生产融合发展,有效盘活农村土地资源,积极搭建现代化农业产业生产平台,促进特色农产品规模种养,投放贷款118亿元,累计支持现代农业园区、田园综合体、农业特色小镇项目242个,导入农业企业1069家,有效解决农业生产规模小、标准低、现代化程度不高等问题。
一是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推动三产融合发展。为全省49个地区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提供金融服务,整治土地125万亩,形成增减挂指标14.5万亩,耕地占补平衡指标12.4万亩,产生指标收益22.3亿元,为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和三产融合发展提供了钱和地的支撑。
二是以支持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助力打造现代农业产业集群。立足各地优势特色农产品,实现全省国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支持全覆盖,搭建现代化农业产业生产平台,助力打造安化黑茶、华容芥菜、汉寿甲鱼、平江油茶、攸县香干等“一县一特”“一县一品”特色产业发展上规模、提品质。
三是以支持农业特色小镇建设,促进农业产业首尾相连。以支持农业特色小镇为抓手,推动双峰农机、樟树港辣椒、汨罗甜酒、安化黑茶、醴陵陶瓷等特色产业转型升级,助推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