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地警方助力!失散31年的亲人终团圆

在佛山顺德、铜仁玉屏两地警方的助力下,7月14日,在贵州省铜仁市玉屏侗族自治县公安局会议室,与家人失散31年的小杰与亲生父母终于团聚。随着大门的打开,在房间里等候多时的小杰亲生母亲郑女士早已迫不及待跑到了门口,当看到小杰时,她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抱着失散31年的儿子失声而泣。
图片
车站失联,苦苦寻子31载
1992年,黄先生和妻子郑女士到广东省佛山市务工。由于车站里人流量较大,川流不息的人群将孩子与他们冲散,夫妻俩当即报警求助。但由于车站的人流量较大,加上当时的技术力量也较为薄弱,经过多方搜寻,仍然没办法找到小杰,从此小杰便杳无音信。
此后,夫妻俩便踏上艰难的寻子路。31年来,他们从未有一刻放弃寻找孩子的念头,小杰的走失,也成为了郑女士心头难以释怀的痛,多年来她一直被愧疚和思念折磨,但难以割舍的爱又让她始终坚信一定能找到自己的孩子。
另一方面,在车站流浪的小杰却意外被来自佛山顺德陈村镇的一名老妇人遇到。她看见小杰衣衫褴褛,面黄肌瘦,于心不忍之下将小杰带回顺德陈村交由儿子儿媳抚养。当时,小杰腹水严重,身上患有多种寄生虫疾病,养父母一家不惜耗费2万多元将他医治好。那一年,2万多元已经相当于许多家庭两年的收入了。
养父母一家将小杰视如己出,尽心尽力养育小杰,并在小杰上初一时告诉了他的身世,但当时因年龄尚小加之一时难以接受,小杰并没有产生寻找亲生父母的想法。2016年,因机缘巧合,小杰到佛山市公安机关录入了自己的DNA信息,并希望能够尽早找到亲生父母。
顺德公安刑侦技术助力,失散家庭终团圆
“很早之前,小杰的样本已经进入到我们的数据库了,但是他父母的样本,一直没有被采集,无法在数据上实现亲缘关系的匹配。”佛山市顺德区公安局刑侦大队四中队副中队长马宏声说。
随着DNA技术的进步与普及,黄先生在网上看到许多和他们情况类似的家庭通过DNA比对最终团圆,夫妻俩也仿佛看到了与儿子团聚的希望。于是,今年4月,夫妻二人来到玉屏县公安局采集了血液样本并录入数据库内,希望通过警方的力量找到失散多年的儿子。
三人的DNA数据在数据库中进行大数据跨地域对比后,黄先生夫妇和小杰的DNA数据成功匹配,马宏声立即将夫妻二人与小杰的DNA数据进行再次检验及人工复核,终于确定了小杰就是夫妻二人在31年前走失的儿子。
马宏声立即联系小杰与其养父母一家,积极向他们做思想工作,取得了他们的信任和支持。
7月14日,在两地警方的组织下,小杰来到玉屏与其亲生父母相认。31年的漫长煎熬、31年的思子之切,在双方见面的那一刻倾泻而出,也感染了在场所有人。
图片
据悉,近几年,顺德区公安局刑侦大队主导了全国首例DNA跨国认亲及全国首例DNA二代技术跨省认亲等多宗有影响的寻亲案例,刷新了佛山市公安局利用DNA认亲时间跨度最长纪录,累计帮助了33个家庭团圆。
采写:南都记者 陈飞龙 通讯员 顺公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