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条寄生虫吃空脑肺!再不注意,虫爬进脑子就晚了……

对于吃货们来说,每天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利用有限的食材,创造出各种各样的新鲜吃法。
然而,现代吃货们研究出的某种吃法,却随时可能带来巨大的健康威胁。
图片
男童生吃螃蟹后
被5000条寄生虫吃空脑肺
湖南一男童突然生了一种怪病,父母连忙带孩子去医院检查。
医生通过X光诊断发现,男孩的体内长满了寄生虫,保守估计有5000条之多,其中一部分已经入侵身体器官,脑部、胸腔和腹腔都出现了明显的空洞。
图片
这个结果把医生也给吓住了。原来,男孩感染这种可怕的寄生虫,是因为生吃了带有肺吸虫卵的螃蟹!
吓得小编查了查资料,每年因为生吃各种虾、鱼、螃蟹、海螺等海鲜导致寄生虫感染的人不在少数,抱有侥幸心理,把自己吃进医院的,后果一个比一个严重!
前不久深圳市人民医院感染内科接诊了一家三口,他们先后出现了发热、腹痛、腹胀、乏力等症状,他们被诊断为“肺吸虫病”,细问才知道,这家人一个月前吃了“醉蟹”。
太吓人了!
接下来,这几种“容易感染寄生虫的食物”,大家在吃的时候一定要小心,注意彻底洗净做熟!否则,一不留神,就有可能把寄生虫“请”进肚子了!后果将不堪设想!
*太长省略版
◎肉类:虾、蟹、淡水鱼、海鱼、田螺,生吃或未完全做熟,很容易感染各种各样的寄生虫;
◎蔬菜,主要是水生蔬菜:茭白、菱角、水芹菜、莲藕、荸荠也要洗干净,做熟吃,生吃清爽但是危险~
这些食物不是不能吃,是最好不要生吃!谨防“病从口入”,不要喝生水,做饭时生熟也要分开切~
“醉蟹”“醉虾”
天热了,不少人会在家里做醉虾醉蟹来吃,酸酸辣辣开胃又爽口。
图片
醉虾
图片
醉蟹
所谓“醉虾”“醉蟹”,实际上就是生吃虾蟹。虽然味道鲜美,但虾蟹体内寄生着大量肺吸虫!
很多人认为醉虾、醉蟹虽未煮熟,但经过高度白酒和各种调料汁的浸泡“杀毒”已经很安全了。其实,饮用酒并不能完全杀死肺吸虫的虫卵或幼虫,食用后就会感染。
图片
虾蟹体内存在大量肺吸虫,必须经过高温烹饪才能彻底杀死。而生腌海鲜本质上就是生吃,食用之后感染风险非常大。
如果吃了没煮熟的虾和蟹,肺吸虫就会进入人体内,首先会寄生在胃肠道,引起腹泻、腹痛、低热、食欲减退等症状。
如果寄生虫转移到肺部,轻则引起胸痛、咳嗽、咯血,重则侵入脑部和其他器官,甚至会在体内“繁衍生息”!
如果就医不及时,肺吸虫还会侵犯大脑引起脑疝,甚至有可能出现致死的情况。
生鱼片、刺身
鱼肉是非常优质的食材,富含蛋白质和各种人体需要的营养,多吃也不会长胖,实际上,生鱼片和刺身就是将未加工的海鱼鱼片蘸上海鲜酱油和芥末后生吃。
图片
有一种说法是,海水鱼生活在海水中,海水渗透压与人体不同,所以一般海洋的寄生虫很难感染人体。
这其实是不对的,异尖线虫是一种专门寄生于海洋动物身上的寄生虫当人吃了被异尖线虫感染的三文鱼或金枪鱼等海洋生物时,就会感染异尖线虫。
在危害人体健康的海鲜寄生虫中,异尖线虫最为出名,被它污染的海鲜种类也很多,生鱼片爱好者的最爱:三文鱼、金枪鱼都会被它污染
图片
当吃了被污染的海鱼之后,异尖线虫的幼虫会进入身体,并能够长期存在于体内,引起腹痛以及强烈的过敏反应,甚至穿破肠壁在腹腔内形成脓肿。
吃淡水鱼的生鱼片,很可能会感染肝吸虫病!它会寄宿在肝内胆小管,引起胆管炎胆结石肝硬化,甚至有可能演变为肝癌
我国已证实可作为肝吸虫中间宿主的有鲤鱼、草鱼、鳊鱼、大头鱼、土鲮鱼、麦穗鱼等68种
螺肉
夏天的夜宵,少不了的就是小龙虾和田螺了,不过田螺也是很容易感染寄生虫的,主要是广州管圆线虫。
这种寄生虫进入人体后会在人体各个器官间游走,侵袭人的中枢神经、肺部、眼部等,造成脑膜炎、视力损伤甚至失明。
图片
很少有人知道,田螺是广州管圆线虫的宿主,由于田螺外壳坚硬,所以寄生在里边的寄生虫很难被杀死。
图片
所以,吃田螺一定要彻彻底底做熟。
而田螺的兄弟“福寿螺”不管熟没熟都最好不要吃。一只福寿螺体内会有多达6000条寄生虫,在烹饪过程中,也可能出现体内寄生虫较为顽强的现象。
图片
大部分人都没有彻底煮熟,这样吃很容易引起广州圆线虫感染!
还有,福寿螺赖以生存的生水,也不能饮用,桂林6岁女孩喝了福寿螺生存过的水,大脑长出25厘米的寄生虫!
荸荠、茭白、菱角等水生植物
菱角盛产于江南一带,南方的朋友应该会很熟悉这种水生植物,生吃菱角也很常见。
图片
但是要知道,菱角、荸荠、茭白等这些水生植物中很可能寄生着姜片虫
图片
姜片虫感染后一般寄生在人的小肠内,严重可引起腹痛腹泻脸部和身体水肿吸收障碍营养不良等问题,若小朋友感染,很可能会导致发育不良严重可因衰竭、虚脱而死!
说了这么多,其实我们的重点是:
不要生吃!
不要生吃!
不要生吃!
不管是什么食物,把它彻底做熟了吃基本没啥大问题。
平时也不要喝生水,家里的砧板抹布之类的最好分开使用,生肉熟肉分开切,做到专板专用、专布专用。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物的种类和吃法越来越多,但一定要警惕“病从口入”~
来源:儿科医生鲍秀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