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大勋火了,旺旺爆了!

▲ 图源:微博
他饰演的孟宴臣虽然平均每集出场5分钟,但已然成为许多人的“白月光”。
有人被角色迷住,有人为演技叫好,还有人从过往的综艺段子中继续对魏大勋本人“上瘾”。
俨然一副《我的人间“宴”火》的架势。
图片
▲ 图源:魏大勋微博
随着魏大勋爆火,有人总结了理由:
1.之前没有黑点经得起考古;
2.油腻吃多了想吃点清淡的;
3.身材条件有苏感;
4.活人广场追星体验感好;
5.演技在线;
真是应了黄渤的那句“人间真实”:当你成功了,身边全是好人。
旺旺捷足先“蹭”
当然,现在围在魏大勋身边转的不止各路粉丝,还有闻风而动的各大品牌。
有人感叹,哥哥终于可以接代言了!急不可耐想要买单!
图片
▲ 图源:微博
有人着急,火了那么多天,为何还不官宣代言。
结果立刻就有人建议大勋代言个麦片吧,谈个代言马上上广告的那种,路人得一堆买的吧,许沁不珍惜的,我们要啊!
图片
▲ 图源:微博
所以西麦、桂格、卡乐比、雀巢、金味、南国、智力、家乐氏、黑牛、五谷磨房各位金主爸爸你们看到了吗?!
不过已经有网友透露,大勋最近资源挑不过来,马上就有两个代言官宣了!
令人意外的是,还没等有品牌正式官宣,旺旺已经迫不及待的蹭上魏大勋的热度了!
旺仔和孟宴臣直接破次元梦幻联动,一键三连来了三张旺仔版“孟宴臣”!
图片
图片
▲ 图源:旺仔俱乐部微博
看这金丝眼镜、西装革履、大分头,气质这块儿是不是拿捏的死死的。
翻开评论区,不仅有兴奋的网友给这个卡通仔起了“旺宴臣”的新名字。
有粉丝许下了“请他当代言人,我以后只买旺仔”的承诺。
还有人粉丝已经想好了合作方式“画个许沁,限量发售一批,我狂买”。
更有粉丝已经创作好了广告脚本,只等开拍、上线了!
图片
▲ 图源:微博网友
我宣布,这轮魏大勋争夺战,旺旺勇夺第一。
虽然,但是,好像,旺旺从来没请过代言人吧?!
有人信奉“男人迟早会塌,旺仔永远是唯一顶流崽”的箴言。
这话不假,作为旺旺的超级符号,旺仔早已深深根植在几代人的心智记忆中。
它风趣幽默,又好玩,它可以是旺宴臣,也可以是其他任何人。
但“旺宴臣”赋予了旺仔新的IP特质也是真的。
只是不知道这次看到如此热情的粉丝,喜欢和全世界逆行的旺旺会不会“破例”和魏大勋合作一次呢?
“孟宴臣”比魏大勋更适合旺旺
本来我也以为魏大勋拿下旺旺是手拿把攥的事儿,直到我看到了这个:
图片
图片
▲ 图源:旺仔俱乐部微博
原来这段时间火爆的影视剧《八角笼中》、《长安三万里》,旺旺是蹭了个遍。
而且旺旺二公子蔡旺家还亲自下场表演了一段《八角笼中》里优美的中国话。
图片
▲ 图源:Matt旺家微博
我就知道,旺旺这波只想“白嫖”,不想付钱啊!
不过当理智战胜了头脑发热,魏大勋和旺旺调调还真不一定搭。
你总不能让刚刚摘掉“显眼包”人设的魏大勋真学李子明喝牛奶吧!
从现实层面来讲,这波合作也不划算:
首先这官宣个代言,整个“xx推荐官”啥的持续时间至少也要一年半载。
且不说这电视剧带来的热度能持续多久,就魏大勋刚爆火这股劲儿,合作费用不得咔咔网上涨。
其次作为国民零食品牌,旺旺涵盖了儿童和成人市场,其中儿童是主力消费群体。
但无论是魏大勋还是《我的人间烟火》这部剧明显面对的是Z世代的年轻人。
图片
▲ 图源:微博
所以魏大勋的爆火有很明显的圈层限定属性。
对手拿奥特曼,信奉“光之国”的小朋友来说,看见魏大勋可能就像我们看见汪汪队一样无感。
对于旺旺来说,现在和魏大勋合作带来的销量还不如与奥特曼联名来的实在。
最后我觉得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作为一个老牌国民零食品牌,旺旺为了防止品牌老化,这几年一直在朝着网红化的方向发展。
很大程度上来说,与互联网同频共振才是旺旺的王道,蹭“孟宴臣”的梗其实比签下魏大勋更有价值。
毕竟旺仔这个IP与其禁锢在魏大勋一个人身上,不如成为蹭百家形象的它自己。
用行话来说,这就是IP形象的可塑性与延展性。
所以旺旺需要的不是一个代言人,需要的只是一个能与年轻人共情的梗而已。
这一点只有孟宴臣能给,魏大勋给不了。
旺旺的“非正常”营销
如果你对旺旺足够了解,一定不会惊讶于它对“孟宴臣”下手的骚操作。 
毕竟旺旺在过往的营销中,比这更骚的可太多了。
图片
▲ 图源:旺仔俱乐部
先不说旺仔小馒头“长大”的脑回路有多清奇,就说让成年李子明拍了一部十几年后的广告续集这事儿,足以证明旺旺是懂回忆杀的。
从推出56个民族版旺仔牛奶,到跨界联名网易云、奈雪,再到改编网络热梗,设计旺仔表情包、旺仔鬼畜视频......
图片
▲ 图源:旺仔俱乐部
旺旺早已摆脱了一个“老气横秋”的国货形象,转而以一个更加年轻化、网红化的姿态进入年轻人的视野。
某种程度上来说,旺旺已然成为一个自带流量的网红品牌。
在网友或消费者的认知里,它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品牌,而是一个有着风趣、幽默又网感十足的“年轻人”。
而更多时候,让旺旺出圈的反而不是营销,而是在营销之外的“无心之举”。
比如开了20年的旺旺医院,在被广泛传播之后引发一阵热议,为品牌增色不少。
图片
▲ 图源:微博网友
医院里随处可见的旺仔卡通形象、草坪上摆放的巨大牛奶罐、医院大厅设置的儿童乐园让人直呼童真与童趣拉满!
有人调侃,病床上盖着的旺旺仙被、输的液是不是旺仔牛奶、你是不是得了旺旺雪病?
这些都是旺旺自带的内容生产力。
还有美丽国某人访台之后,旺旺二公子发微博称“美国猪到台湾了”。
▲ 图源:Matt旺家微博
一句话让大家对旺旺这家台湾企业好感拉满,点燃了彼时紧张局势下网友们的爱国情绪。
不少网友第一时间冲进旺旺的淘宝直播间下单消费,力挺旺旺,并表示希望见到二公子直播带货。
与此同时,旺旺两位公子的网红化也或多或少让大众对旺旺品牌有了更多的“人格化”感知。
在二公子蔡旺家的个人微博上,他会吐槽“开会好累”、“失眠睡不着”,接地气的人设与大众认知里的豪门公子形成了极大反差。
图片
看这“旺旺”的频率简直与只会“咯咯哒”的老乡鸡有的一拼。
而蔡家三公子的蔡旺庭也积极在微博营业,并与二哥互动。
两兄弟一来一往之间,不仅成功制造话题热点,还帮助自家品牌获取了免费流量。
你很难用“营销”这么功利化的词汇去定义两兄弟的行为,但他们的行为确实与旺旺具有天然地关联性。
也正是这些“非正常”营销,让旺旺收获了在营销之外更大的价值。
你看,“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的道理在品牌圈依然适用。
现在的年轻人不喜欢“硬给”,都喜欢边“玩”边认识品牌。
而旺旺恰恰是那个会玩儿的旺仔!
*编排 | Hiu   审核 | 又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