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岁女儿坚持游泳6年, 我想说: 每周花10小时, 每分钟都值!

橘子:暑假正当时。上周,我们分享了“游泳启蒙大V教练经验谈”。今天,我们来看看,已经学会了游泳,如果长期练下去,会给孩子带来什么。
花友@Mr 妈家女儿今年九月份就要上六年级了。都说到了小学高年级,学习越来越紧张,Mr 妈却坚持每周5-6次,送女儿进行每次2小时左右的游泳训练,雷打不动。
女儿从大班开始学游泳,今年是第六年,比赛上已经获得了一些成就。学习成绩名列前茅,性格也变得很有韧性。
从开始物色孩子该选什么运动,到敲定主攻游泳,并且能让孩子主动适应艰苦训练,Mr妈总结了“成功”三要点:人和、地利、天时(按重要程度排序)。如果你也想培养孩子的某种运动特长,这篇文章里的信息实在是太丰富了,一定收藏哦。
感谢@Mr妈 的分享!
图片
时至今日,在我家孩子大M进入区游泳队的前夕,我挺想就着这个话题,梳理一下培养孩子运动爱好这一路的心得和发现,今天与大家分享一下。
先简单介绍一下我家娃大M的情况,我们坐标广州,孩子目前在省一级公办小学读五年级。
校内成绩情况如下:
语文、数学、英语都曾拿过学校期末的免考名额(每学期单元测验平均分最高的前两名),英语持续100分,是年级中常年三科总分295+的家庭。
运动上取得以下成果:
一年级,获行政区2012组别游泳比赛25米蝶泳腿第8名,2012组别团体接力赛第4名;二年级,广东省全民游泳健身系列活动暨2019年广州市青少儿游泳系列赛(第二站) 女子G组50米自由泳打腿第九名;三年级进入区队训练,后来还收到市游泳队的橄榄枝。
对于小孩兴趣班的发展,我一直认为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这三个词。按重要性排序,依次为人和、地利、天时,体育发展也适用这几点。
1
所谓“人和”,父母篇
我这样支持孩子的体育发展
在我读书的年代,长辈们最常传达的观念便是好好读书,读书是唯一的出路。不可否认这话有道理,但实际学历背景,也只是充当敲门砖那下最有用。出来社会后,会发现个人发展还是综合能力在发挥作用。综合能力中,有一个重要点便是:身体体能必须好。
我为什么这么重视孩子的体能发展?
我所接触的企业高管或者做出一定成就的人,工作上都是长时间待机,随call随in。吃饭时间接到一个工作电话,消失不见2小时再回来继续吃,都是去到一定工作职位的常态。
人到中年,还会面临家庭和工作的矛盾。在育儿夹缝中生存并高质量完成工作,每时每刻考验着大家的体能。 
一个没有社会过多资源的985,211毕业生,即使获得一份好工作(在中国的环境中往往也意味着高时间付出),体能跟不上,身体每隔几天就生病感冒、容易疲倦、影响自身工作状态。
图片
上图来源于网络
成人世界,还远不到拼天赋的程度,仅是努力、坚持这两点,已经可以筛选淘汰很多人(至于这种环境导向合理不合理,人生观幸福度问题,就不在这讨论了)。
我和M爸从心底里认可体育的重要性,这是一个社会应对的前提。除了体能,还包括一些底层素质,如谈判能力、积极心态、勇于挑战、奋进等等,对生活工作影响都十分大。
我们相信,当一个小孩拥有了底层素质,只要给予一个平台机会,他们在社会立足基本是没有太大问题的。
大M一路走来,我们做了哪些支持她的体育发展呢?
首先,挖掘小孩潜能,广接触,再收窄。
大M幼儿园时期,尽管我在学科知识上没有过多觉悟,兴趣培养是绝不缺席且细心观察的。和所有女孩子一样,我们都尝试过跳舞、画画、滑轮、游泳、钢琴等常规项目。当一群娃娃在课堂上展现作品,我们做父母其实很容易一眼看出小孩的群体定位,可以判断出TA在这一方面是否有潜能。
大M在跳舞班的时候,特别动感,但其实舞蹈柔韧性不够,也比较怕拉练。在看过她笑嘻嘻地自己玩跳水,在沙滩跌进海水起来也不哭闹,爬山独立上下山全程不需要人抱等诸多事件后,我开始发现她其实是一个喜欢体育并且有一定潜能的小孩,以至于跳舞,也只是用体育能力在应对而已。于是我开始替她物识体育项目。
图片
游泳在我们家是最被支持的项目,因为运动损伤少、可以发展成终身兴趣、大M感兴趣、我们居住求学的行政区有比较好的资源。于是我开始留意这个项目的学习机会。
其次,发现孩子的兴趣之后,密切留意相关信息。
游泳这个项目,维持恒温泳池费用不低。纯商业机构运行可能需要收费几百元一次。但实际对于这种运动大项的全国普及和人才选拔培养,我了解下来,基层都有官方合作的半营利性机构,开设了游泳长训班,降低家庭对运动项目的准入门槛,每个月的训练费用大概几百元。
招生的话,需要按照入学年份严格进队,一般是大班开始招生,整体教学会更科学专业,比如长训班是从自由泳开始学起,并不是短期班的蛙泳。
图片
尽管有面向公众的名额,实际上要成功报名,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这中间的周折,是我作为老母亲的修行。
我先去了解周边可以利用的资源,发现这些机会基本供不应求。我去了机构门口,要到了负责人的联系方式,亲自联系表达意愿,然后等待名额开放。
因为报名人数比较多,招生也没有特别高的门槛,基本是私下招生,满员便截止。和教练团队相熟、表达强烈的报名意愿的,容易被先安排。
我作为门外汉,除了报名、时不时问一下教练,也没什么可以做。最后还是另外一名经我介绍周边资源才去报名的家长,比我先进去了,因为他们九转十八弯有人可以搭上关系。
我们最终也被这名家长拉了一把,一起进去了。如果小孩错过了刚开始招生的年份,就只能看就读学校有没有校队、愿不愿意接收零基础学员了。一切就是凭运气了。
特别想总结给大家的是:如果是圈外人士,多去了解项目信息,包括如何更好利用上公办优质资源(兴趣项目大部分优秀的老师的确在公办体制),项目学习环境评估等等,每了解多一分,判断都会不同。
密切留意信息还包括保持和执教老师的良好沟通,这是获得正规信息的最好渠道。
第三,早几步规划孩子学业发展。
发展任何一项特长,都会面临最现实的矛盾:学业与兴趣特长之间的平衡。要解决这个问题,我觉得需要早规划孩子的学习发展目标,小孩也要适应一种长期均匀发力的状态。前松后紧的学习模式,要兼顾兴趣发展,基本是行不通的。
在大M幼升小及小学低年级,我就尽力发展她的语言科目(英语和大语文),之前发过她的英语启蒙:小一才开始认真学英文,我们如何做到半年读初章,一年剑指KET?后期加入了数学。
图片
所以,如果前几年对孩子的学习一直佛系的话,到了高年级可能会面临升学和兴趣训练的双重压力。
早规划还意味着我们的目光要放长远一些,要想到孩子的兴趣与小孩自身特点、未来会如何结合。这些问题,要碰上愿意分享、有成功经验、总结到位的教练或家长就会得到解答,我们自己也要结合小孩细细分析。因为难了解,要验证,所以我们要早留心。
第四,做好长时间坚持、投入的心理准备。
发展一个运动兴趣项目,需要坚持的不仅是小孩,还有爸妈。一个兴趣项目要稍微成型,有些起色,10000小时投入定律是躲不掉的。寒暑假、周末的接送,学校晚上星月的美和烈日严寒的白天,我都曾体会过。
刚升上学校比赛队的时候,大M的训练时间做了调整,和我们原有的课外班时间有些冲突。还记得那是冬天,我要做好时间分配,在大M快下课时买上热乎乎的饭,让她下午6点45分一下课便可以吃上饭,7点05分准时下楼,再开车送回去学校,赶上7点30分下水训练。
每次赶上学校,看着满天星宿,还有训练馆不同队伍训练透出的灯光,饿着肚子的我,真是百感交陈。
图片
上图来源于网络
我觉得挺辛苦的,尤其刮风下雨,全身都淋湿了,内心想法很多。但面对训练强度大了很多,升上比赛班,只是队尾最后一名,需要不断学习克服困难,大M都从来一句抱怨都没有,就默默地坚持和努力。我作为家长,又如何说得出任何一句抱怨呢?
放弃容易,坚持才是最难,我们做父母的,又恰恰是孩子前行路上拥有一票否决权的关键人物(毕竟钱也是我们付的)。如果我们无法坚持,孩子的兴趣培养十有八九都是会泡汤的。
正因为坚持困难,在小孩兴趣挖掘上,要以小孩为首要出发点,尽量精准。小孩在项目能够迸发自我驱动力,我们就可以剩下很多心力,最起码搞好后勤就好了。
第四,保护好小孩的身心健康。
任何兴趣,到了一个训练强度,便容易丧失了乐趣,引起孩子反感,甚至身心劳累。
体育是一个终身议题,最重要是小孩保持运动的热忱,终身运动,并且在小时候打好健康的体魄,其他都是锦上添花。确定了初心后,在她前行路上我关注着她的每一次进步与发展,做好保护的防线(虽然大部分人离高运动强度还很远)…
2
所谓“人和”,孩童篇
大M收获了什么
先说说身边朋友比较关心的问题,如果小孩没有天赋,是不是不应该发展体育呢?
很多人认为兴趣发展要取得一定成绩,必须小孩很有天赋。实际上,真很有天赋的人,很早便被挑选去了体校,并不和大众竞争一些我们认为很重要的奖项。
在体育项目基层发展着的小孩们,虽说的确有一些基础资质,比如爱动爱跳,耐力协调性爆发力比较好等等,但其实这类小孩,每个班上都能看到好些—比如那些没有经过训练就跑步飞快,跳绳稍微提点就自动学会双飞的小孩......
如果再细分,会发现这类小孩会有各自的优劣,比如有些小孩可能长跑能力非常好,但做父母的没有注意到,反而给TA安排了羽毛球的训练,那他的先天条件没有那么匹配,训练成绩就没有那么光彩。
如果小孩没有天赋,是不是不应该发展体育?我观察下来,答案是否定的。体质这事是可以改善的。
我亲眼看到大M同队一个身体羸弱的男生,父母为了改善体质坚持送练。小孩很认真,陆上训练第一天跑完2千米吐了,第二天跑完头晕脸发白,但是坚持了2周后,整个人开始耐力加强。集训后期,他跑赢了队伍后三分之一偷懒的学生。
图片
队里还有先天体格有些问题的小孩,尽管只是在基础队,但会日复一日地坚持训练。我们是公办学校校队,都是本校学生组成。部分有游泳学习欲望的学生,即使没有运动天赋,泳队也欢迎加入。毕竟学校有良好的办校宗旨,初衷是美育德的基础发展,出成绩反而是其次。这和私立俱乐部残酷的淘汰制度有所不同。
所以,如果你们认为小孩资质不够,问题不是要不要进行体育锻炼,而是做父母的得调节自身心理期望。
运动这些年,大M收获了什么?
追求更好的自己:“原来赢的感觉这么好”
大M本身是一个性格很温和、佛系的小孩,没有很强的竞争奋发意识。真正的转折来自一年级下学期,她作为学校代表之一参加了区游泳比赛,通过努力拿回了个人和团队奖项。
在比赛里,队员们都激情替她加油,她体会到自己通过努力可以取得成果。接力赛,几个小女生一起努力合作拿回了不错的成绩。比赛完后,整个游泳队大家一起合影,和奖牌奖杯合照,庆祝并相互鼓励以后要做得更好。
那天比赛完回家的路上,大M第一次和我说:妈妈,原来赢的感觉是这么好~
图片
体育项目天生带有竞争性,身处其中的人,都尊重竞争、喜欢竞争、善于竞争。不是因为压迫、被人瞧不起、唯我独尊的奋发,而是追求卓越、希望自己变得更好的驱动。
不畏挫折,不怕吃苦
学习游泳之后,大M变得敢于面对困难。在学习上,我特别能够感受到她这种改变。看到别人可以做到、自己做得不够好,她会自己调整,树立目标,一步步接近。如果我偶尔批评她几句,她也不会玻璃心。
每天的游泳训练,孩子必然有各种不足,她会看看别人怎么游得快,不断修正。游得不好,教练会严厉批评,有时候孩子还会被敲一下手掌。她就吐吐舌头,又继续努力。
每个人在体育竞技中都会力争第一,但第一名只有一个。小孩在训练和比赛中,会不断体会这种努力、失落、又重新定位出发的过程。
懂得团体合作、收获了同学和师长的关爱
说起来难以置信,大M互动最多最熟的同学,都是来自于不同校队结交的朋友。现在学业繁重,小孩们放学和周末不断赶场,平时很难凑一起玩耍。
校队训练,大M可以和不同小孩一起训练、聊天、放松,结交了很多好友。校队兴趣学习,对她来说,是一种学习和玩耍的过程。
图片
班级人数众多,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受到师长的重视。兴趣团体会提供孩子另外一个获得师长关爱的机会。孩子在校内兴趣团体获得了荣誉,反过来也让大M在班内有不错的形象和表现,获得了更多关注和认同感。所以我个人比较推荐把小孩的兴趣发展和学校特色相结合。
3
关于“地利”
考虑起来很简单,但很重要
所谓地利,就是兴趣发展是否具有不错的客观条件。这一部分我分享的篇幅不多,但是我觉得很重要。孩子学个三五七年,如果客观条件恶劣,光有热忱也是很难坚持的。
好的地利因素包括以下:
方便的训练场所最好是结合学校资源,在校队里发展,我们最省事。稍次选择是离家近的机构,起码方便接送和兼顾小孩其他安排。
即使是学习到一定程度,有机会晋升至区队市队,需要送出学校或者机构学习,离家近都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这些非常现实的考虑,决定了我们的坚持时长。
专业的训练队伍好的教练具有点石成金的能力。我们只要搞好后勤,小孩交给教练,便可以成才。
对了,最好减少大小班结合的频次,这样小孩的付出更能看出回报。
这里插几嘴:几乎所有兴趣班学习,包括乐器,都会有很多同学一起训练的大班模式,再加几个同学一起训练的小班模式。这两种一般都是结合的。在运动项目,大班一般达到的是体能、耐力提高还有基础技巧学习普及。小班的训练会更有针对性,技巧性更强。
而且有些教练适合教大班,不代表适合教小班。小班教练的专业技巧需要很强。能够跟专业教练学习,有些要点可能在大班就训练好了,不需要再进行小班学习。
如果小孩就读学校有某些专业特长校队,是最好的解决方案。建议大家多对自身学校进行了解。
4
关于“天时”
我们就顺其自然吧
人和、地利都顺利,来看看“天时”这个因素影响多大。
先是校内竞争度
很多人会以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想法看待兴趣竞争度。实际上,学校校队,教练老师们只能够在学校现有学生里进行苗子挑选。
所以老师们每年都是面临着未知的情况:也许看上的孩子,家庭并不支持这项项目。也许今年的生源,就没有条件好的、愿意坚持的孩子,都是很正常的情况。 
图片
每年一年级,学校都会轰轰烈烈地挑选出限定名额的人员。接下来便是交给命运。很多时候,到了高年级,人员会逐渐流失,并没有那么多具有竞争力的人一直坚持。
小孩如果认真勤奋,便容易被挑选作为核心人员进行培养,因为学校必然需要培养人员出成绩。再加几分天资,便能够走得更远了。
以上也适用于俱乐部或者其他机构。
在我观察下来,公办体制的比赛机会是强于私立的。同样的项目成绩,在公办体制遇到的平台、享受的机会会更多。
孩子的出生年份
不少体育项目均是按照年龄组别进行竞争。所以年底出生的娃,相对吃亏,因为是按年龄组别竞争。比如,同样是二年级学生,9至12月出生的小孩,需要和同年1-8月份,也就是三年级的学生一起比赛。在体格或者训练时间上,都是吃亏的。
在校队培养策略中,需要小孩表现更好。这些天时的因素,只能够说各有利弊,大家就顺其自然吧。
家庭实际因素
包括经济能力、是否有人手接送,父母能否兼顾等等,这些都不能够尽善尽美。必须看每个家庭实际能够腾出多少精力支持项目了。
5
有了“天时、地利、人和”,
详细说说大M的兴趣成长过程
广接触阶段,同时学习四项特长
大M大班开始学习游泳,彼时还同时进行着钢琴学习。一年级开始,一周4次游泳训练,每次1个半小时,每周有2节钢琴课,每节45分钟。
这两个项目刚学习时,大M每次上课均是不情不愿,啰嗦着不想去。但学习大半年左右,有了一定成就感,便开始习惯了。任何兴趣,都是伴随着成就感产生的,光靠喜欢二字,也不保证能够走远。
升上小学一年级,大M学校兴趣校队众多。我带她面试羽毛球、游泳、合唱、拉丁舞都全进了。筛选了一下,留了羽毛球、游泳和合唱。
羽毛球校队是学校的高水平美育团体,享受很多超级优质资源。比如会有国家羽毛球冠军来亲自教学培训一个月的机会,这些名师教学费用是由行政支出,不需要家庭承担。
于是我们选择在校内学习羽毛球,校外继续游泳长训机构坚持一周3次训练,打算观摩一下再进行收窄。
当时大M因为鼻子控制不好,遭遇了中耳炎,停训了2到3个月,游泳水平停滞,第一年训练目标没有达成。但是当时的教练对她很关爱,经常鼓励她说:我在你眼中看到了光,要不断加油(中二得不行的话语深深激励着大M)。
很多人怕冬泳、怕感冒、怕累,逐渐退出。但是我们家秉承着必须坚持一项体育、保持运动量的最低纲领,倒是一路坚持了下来。
我发现,实际上喜欢游泳的小孩都不觉得冷,反而很兴奋。而且都是恒温泳池,下水温度是可以接受的,一游动就热起来了。大M冬泳,我会观测她的状态,一般都是鼓励为主,身体没有不适就不会干预,也会尽量淡化冬泳的困难,所以大M一直没有什么抱怨。
图片
密切关注孩子学习状态,适时收窄
后来,我发现她并不适应羽毛球教练的训练方式,每次学习前心理负担很大,需要我做很久的思想工作。
因为羽毛球教练的教学成绩彪悍,对学员要求非常高,很少对学员进行肯定,属于过分严格但缺少温情的类型。大M适应不了这种一直高强度严批评的方式,每次上课回来都会思考很久,自己是不是真表现那么差呢?学习过程充满挫折感,已经变成是希望获得师长肯定,而不是关注自身进步了。
这段经历还导致了她到现在都对羽毛球有些抗拒。
于是在学习了大半个学期羽毛球后,我果断替她退出了队伍。同时申请进入学校游泳校队参加训练。
学校游泳队使用家庭式管理,训练完会有关爱和鼓励,教练也会经常买些小奖励去激励队员。大M在里面觉得很有归属感,游泳学习也慢慢步入正轨,如鱼得水,并且会自我克服。
在晋升比赛队后,训练难度和强度更高,教练更严格,但大M从来没有在我面前抱怨过一句。而我也一直配合着校队训练节奏,做好后勤和学习规划,希望给她长远学习创造出更大的空间。
在合唱学习2年,钢琴和游泳学习3年后,由于游泳项目需要一周5到6练,每次2个小时。在评估了大M的喜好,驱动力以及我们可以获得的学习资源后,我们退出了合唱及钢琴,将课余时间用于一项兴趣的长期学习,大M喜爱的阅读以及社会体验上。
图片
在升上三年级的此时,大M准备进入区队训练,去更大的平台学习。家庭和小孩会迎接新的挑战:大M需要突破自身的技术瓶颈,家庭也需要进行更多协调,但大家还是打算继续前行。
6
最后,回答一下我经常被问到的问题
相信看到这里,大家还会关心一些我平日经常被问到的常规性的问题,顺道分享一下。
Q:学游泳,长训班和短期班如何选择?
A:短期班也叫速成班,致力于学会日后可以自救的泳式,起扫盲作用。一般都是十多天的短期班,以蛙泳为首要教学泳姿(其实蛙泳姿势是易学难精,很复杂的)。
长训班顾名思义,是通过长期学习,掌握更标准的泳姿。一般游泳四式均会教授,且以自由泳为首要泳姿。一周最起码4次训练以上,每次1个半小时左右。
安排短期班或长训班,要看你们的具体情况。不过有个小点,我提一下,目前广州中考体育分数,其中一个细项便是长跑800米和游泳二选一。
长跑或者游泳满分,对于一般小孩都不容易。如果只是短期班学会游泳的小孩,估计以后还要花心思请人练习。但对于坚持了几年游泳长训班学习的小朋友,游泳满分是比较容易的(大M现在已经达到中考游泳满分了)。
图片
其他城市情况需要大家再去了解考虑。
Q:怎样找到游泳长训班?费用高么?
A:首先说明下,一般5岁的孩子便可以加入长训队,晚了反而错失了入门,不太跟得上。
长训班对训练时间还是有蛮高要求的。入门一般每周游3天,越往上,天数越多。像大M目前,每周会训练5~6天,每天2小时水下。
很多朋友好奇怎么找到这些长训班。我来分享一些思路:
一般有恒温游泳池的地方,都会招长训队,来扩大规模和成果(不然太浪费恒温池了)。
比如有些小学,自身有恒温游泳池,就会既培养自己的校队,也对社会招生。
再如有些体育馆,也会对外招生长训队。
另外,不同城市都有体校或者业余体校,这些半公半私的机构,也会自招游泳长训队。
所以,如果大家想加入长训队:可以先定位哪里有恒温游泳池,定位区域内大型体育馆也行;看看这游泳池是否引入了俱乐部管理,是否招收长训队。
图片
相对短训班,长训队的费用就便宜多了,一个月500~1000元的区间。算下来,每回几十元这样吧。
在我们所有体育项目里,游泳几乎算是极其低的费用了。
要知道,不少球类,都需要私教私练,每回400+元起,一周3+次。对于普通家庭,游泳算是一个便宜划算的兴趣选择。
长训队的教练水平相对高些,但也严格些。
有些孩子不一定能受得住这种高压。但话说回来,如果孩子能经受体育磨练,对个人意志抗压性都有好处。
Q:大M未来是否要走专业运动员路线?
A:如前文所说,真正有天赋、适合走专业竞技路线的小孩,一早便被挑去体校了。我们算是普通小孩,还没有走到需要定性是否要专业发展的阶段。目前只是抱着既然学了,那就尽可能学得出色的想法。
不过关于这个问题我确实应该先行一步,探好前方路径,看看这方面孩子的发展是否有多种可能性,毕竟体育招生也是一种升学路径。
至于小孩是否适合、竞争难度如何等等,需要再做具体分析。从大M发展角度,我们现在完全不足以想象他们未来的社会和能力需求。我认为,小孩在学习生涯能够体会到爱己所爱,并为之奋斗,这便是富有生命力的教育。
Q:兴趣投入这么多时间,是否会挤兑学业发展?
A:大M现在一周5到6次训练,每次2小时,来回接送时间总计保底3小时。如果大家也有小孩在进行着长期兴趣发展,会知道这是一件再普通不过的事情。
这样的强度,首先必须小孩喜爱,愿意为之付出。有了这个前提,小孩会自发调节时间,提高效率。实际上,我观摩很多小孩,回家吃吃零食发发呆打打机,也可以虚度2小时。所以小孩有一项愿意自我奋斗,且学会时间协调的兴趣项目,作为家长,我是愿意支持的。
学习任务也的确繁重。兴趣对学习时间的挤兑是肯定存在。小孩感受不到紧迫,家长倒是容易焦虑。所以这便考验家长对小孩的学习规划:提前规划、高效率、集中项目攻破、重视小孩学习特性及学科规律。
图片
Q:体育生和艺考生里面都是成绩不好的人?
A:从我小时候到现在,这种观念一直根扎在大众心中。的确,我接触很多在艺术或者体育路径走下去的家庭,在学业规划上并没有那么出色。但现在越来越多学习之余兼顾特长发展的小孩,这与家长们高知、越发重视教育有关。优秀学生们也不再是单一的纯读书形象了。
很多小孩学业不错的家长,恰恰会利用兴趣特长作为进入优秀学府的桥梁。城市里排名前列的高中,都是有特长生名额,因为这类学校不光要成绩,还需要素质成果来建立学校形象。他们会在兴趣特长生中择优录取。所以有些成绩优秀但不是特别特出,兴趣特长符合招生政策的,可能会因为这种政策进去了优秀学府。
Q:为了一项兴趣放弃其他兴趣发展,会不会感到遗憾?泛学和精练如何抉择?
A:幼儿园时期,我们曾希望大M能够在音乐和体育项目进行兴趣兼顾。实际大M钢琴也进行得可以,曾获得一些比赛的奖项,升二年级时水平达英皇三级。
图片
但中国学业要求并不轻松,大M是一名普娃,需要足够的学习时间去学习吸收,而且她也有很多课余需求,比如希望留出时间进行心爱的阅读。在征询她意见后,我们进行了收窄选择。目前我们依然认为这非常明智,避免了家庭压力和焦虑的产生。
以上便是关于我家大M运动爱好的一些分享。每个小孩都有自身的相对天赋。作为父母,教育的过程代表着帮助小孩更好挖掘自己,成为一个立体化的个体。愿每个小孩都能够坚持心中的声音,热爱生活,体验美好的人生。
本文系【辅娃记】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