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宏观:又加息了!重启还是收尾?

作者 东吴宏观陶川,邵翔
美联储政策利率创下22年的新高,但是市场却表现出近年来少见的“定力”。这固然与美联储7月25bp的加息在会议前基本被市场完全定价,可能更重要的是市场预期对于7月是最后一次加息的笃定——即便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没有排除进一步加息的可能,市场认为9月再次加息的门槛会很高。那么该如何理解和把握未来的变化呢?通过本次会议,我们认为值得关注以下要点:
一是通胀放缓有进步,不过未来持续存担忧。本次会议承认通胀有所放缓,但保留了“通胀依旧高企”的表述也传达出美联储对未来通胀风险难言解除的担忧。因此本次会议对此措辞格外谨慎,避免过早地表露出停止加息的意愿与释放任何“鸽派”信号。
二是对年内再加一次的可能性仍留有余地。虽然市场定价本次或是美联储的最后一加,但对于美联储来说一方面考虑到通胀及就业的放缓确实是让抗通胀的压力有所减弱,但另一方面美国房产回暖及消费者信心的大幅回升又加大经济的企稳的概率(图1)。倘若下次会议前通胀等重要数据没有出现进一步的放缓,那么再次加息仍将成为可能。
图片
三是即便再加,节奏也将放缓。随着货币紧缩的效应开始显现,部分经济数据已经开始疲软。会议上鲍威尔将表示有“耐心”用持续走软的数据换回美联储的“信心”,未来在应对上则可以变得更加“从容”:接下来即使再加息,也可能出现“9月停,11月加”的情形。
由此可见,与历史上美联储恢复加息的情况来看,本次与其说是“重启”不如说是“收尾”(图2)。那么既然7月有可能是“最后一加”也有可能“再来一次”,主要资产对于“收尾”将会是如何定价的呢?
图片
美元:“最后的狂欢”。通过复盘历史3次倒数第二次加息的情况,美元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加息仍未结束,稳定偏强的基本面是支撑美元上涨的重要理由。而真的到了最后一次加息,美元都进入了明显的下行通道。随着市场认为美联储政策将不再调整、下半年中国经济稳增长的呼之欲出、以及未来欧美加息进程的分化,接下来留给美元的“快乐时光”或已不多,未来将阶段性走弱。
图片
美股:熬过艰难时刻。历史上来看,倒数两次加息之间的阶段对美股而言相对难熬,而当最后一次加息落地后,美股往往会出现小幅脉冲式上涨。当前美股在FAANG+(7大科技股)的带领下,相较于历史表现规律并不痛苦。虽然二、三季度在美联储金融流动性支持有所减弱下,美股表现“弱”于前期,但值得期待的是,停止加息的预期兑现后的美股将在此基础上再次反弹。
图片
美债:还要“静静”地等待。美债在加息终点和经济衰退之间不断进行博弈带来美债市场的震荡。纵观历史三次加息周期,在美联储“仍有一加”的可能性下,美债收益率也显得更加犹豫不决,经济衰退和进一步加息的反复博弈使得美债收益率走势“扑朔迷离”。而“最后一加”则在市场对降息升温和经济衰退的风险较为“确认”下,助推美债收益率的“顺利”下行。但往后看,本次由于短期内增长仍有韧性,降息预期也难在年内打开,能否顺利打开下行通道还要静待时日。
图片
风险提示:全球通胀超预期上行,美国经济提前进入显著衰退,俄乌冲突局势失控造成大宗商品价格的剧烈波动,美国银行危机再起金融风险暴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