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位“卧龙凤雏”暗黑交易巨亏3亿,你最怕的投资陷阱来了!

图片
今天有一条热搜,讲的是五位80后“卧龙凤雏”联手操纵市场最终导致巨亏3个多亿,还被证监会抓住“重判”了。
这算是“史上最惨操盘手”还是“史上最笨操盘手”?
不得不说,眼下的资本市场很欢乐,我不是指大家能从中愉快地赚钱,而是“恶搞的故事”或者“搞笑的事故”太多。
比如:这条新闻能上热搜的背后,明显就是有关部门对股民们的特意关照,言外之意很明显:
大A,哪来的庄?
图片
这让我不禁回想起近期一段有趣的经历。
最近结识了一个年轻小伙子,询问他在股市中擅长何种策略,他自信地回答说,他善于跟庄、猎庄,甚至与庄家共舞,庄家的意图在他看来毫无秘密可言。
幸好我经受过专业训练,一般不轻易发笑,否则实在失礼。
事实上,资本市场之所以会轻盈的浮起,又沉痛地落地,根本原因在于资金的驱动,叠加市场中各路人马对公司未来的预期,与人性的相互作用,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结果。
但很多人倾向于将其二元化,仿佛市场上只有两种人在交锋,一方是庄家,另一方是散户。
K线图的起伏,被视为那些所谓的“狗庄”在各种手段中加害于你。
这样的判断,我只能说——太粗糙了。
图片
事实上,在这个时代,除了一些流动性很差的少数股票,真正能够绝对控盘的庄家几乎不存在了。
他们最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市场情绪,这已经算是非常了不起的本领了。
资金市场上众多,各方都在竞相争夺定价权。
只有哪种逻辑被更多人认同,对股价产生的影响最为显著,那才被称为主力资金。
而主力资金的形成是由千千万万个个体共同构成的。
要知道,信息时代的爆炸使得信息传递速度极快。
各种所谓的“三二一”、挂涨停价买入、免费股票推荐即将拉升等等,这些股市陷阱真的有意思吗?
冒着违法的风险,费那么大劲去操纵市场,还不一定赚钱,这是何必呢?
对此,我只能用两个字评价——贪婪
人人都想一步登天,人人都渴望财富密码......
各位我们就想一个问题,如果一只股票一定能赚钱,哪怕只有5%的收益,别人为啥要告诉你呢?
抵押房产,上杠杆,梭哈,闷声发大财,不好吗?
图片
证监会公布“5名80后操作115个账户亏掉3.04亿”的消息,其实真的是煞费苦心,在告诉股民:
别去博弈,踏实坚持——投资价值
对此,我的建议是,分析市场行情时,那些用“拉升”“洗盘”“货”等术语的大V大体可以直接拉黑。
一方面这些纯属事后归因,是头脑中的幻想。
毫不夸张的说,回头看任何一只股票,我们都可以轻松说个一二三,但在当下,回顾往后看,我们可能会一脸茫然。
另一方面作为投资者,我们需要摆脱过度简化的看法,拥抱多样性和复杂性。
市场是由众多力量交织而成,没有绝对的先知和胜者。
只有在深入研究、理性思考的基础上,我们才能更好地把握市场脉搏,做出明智的决策。
图片
当然在我看来,不管任何模式,说白了无非就是分辨价值定价权与基于情绪定价权的区别。
用我的话说,前者属于种地,需要播种、除草、浇水、耐心地守候;
而后者就是抢劫,拿捏的是气势,比的是跑得快。
前者不一定丰收,毕竟,天灾人祸谁能说得准。
后者抢劫也有风险,道上比你狠的人有的是。
但我们能因为有风险就不操作吗?
因噎废食,当然不对。
所以,既然决定种地,你就该研究净利润趋势是否向上和现金回报是否诱人,前者决定这票能不能买,后者决定这票啥时候买。
而决定抢钱,那就得研究情绪共识以及其市场炒作到没到位?
明天有没有人接盘?想明白了就干,和想的不一样就割。
这才是知行合一。
但大多数人的操作是,本来是种地的“农民”,眼红人家抢钱,拿着把破锄头就去送了。
本来是劫道的,输了还不跑,直接跪下,求他让你种地。
这就是市场充满“悲喜剧”的真正原因。
对此,莎士比亚早就说过“善变的人类啊!”
祝好,我是希望你们财富自由的谢筱白。
如此优质的博主,还不点赞、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