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有一种难以抗拒的吸引力

“拍摄雪山,必须要在日出前架好相机。”这是石头鱼登上天紫界国际公寓露台后说的第一句话。他是个标准的70后,喜欢自驾,喜欢摄影,更喜欢雪山。“守它个一两周肯定能看到”。他曾在这里拍到过贡嘎山,一座海拔7556米的“蜀山之王”。
图片
贡嘎雪山 摄影:陈成
事实上,来成都看雪山最好的月份是5-7月,不需要天空晴蓝,最好的情况是高空有一点薄云,反云隙光,太阳就能把雪山打亮。
在成都,能看到雪山的层次尤为丰富。在中国同级别的特大城市中,成都也是独一份能实现全域看雪山、草树、云山、千秋瑞雪的城市。而且相比丽江、拉萨等高海拔地区,成都的“窗含西岭千秋雪”也来得更舒适、更温润。
一些研究观点认为,雪山对成都的意义更为深远。约4000年前,古蜀人可能正是从雪山脚下一步步走出来的。走出大山的古蜀人,又在尚是泽国的成都平原经历渔猎、农耕、定居、聚居,最终“成聚、成邑、成都”。成都形成的历史真貌可能有待证实,但大量古代移居者最终选择在这个看得见雪山的平原上落地生根,已是不争的事实。
图片
雪山浮现在成都339电视塔背后展开的城市天际线上。摄影:Shawn
对人口如聚沙成塔般的吸引力在成都从未止息,甚至达到了惊人的程度。
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2020年成都常住人口达2093.78万人,成为京沪穗深渝之后,我国第六座人口超2000万的超大规模城市,这也意味着成都发展经济的潜力已足以进入世界大都市的序列之中。
人口,是城市发展的基础,也是城市能级的表征。除却总量上的全国六强,增量上,成都也依然未见疲态。据成都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末,成都市常住人口数量为2126.8万,比2020年末增加24.5万。
图片
成都的中轴线天府大道,密集的车流预示着这座城市流动频繁的人口体量。摄影:蒋小翼
放在西方世界,这样的人口增长量相当于四年就产生一座人口超百万的大城市。四年造一座城,这种速度和规模,在世界城市发展史上都是令人侧目的存在。
事实上,在数千年的建城历史中,成都的每次崛起也都伴随着五湖四海的人口融入。
1
最早的移民运动中心
蜀道开通之后,成都平原首次被纳入到秦王朝的疆域之内,与中华传统的农业区关中地带相连,由此带来了第一次城市崛起。秦国“移秦民万家实之”,大批秦国官民来到成都,关中文化开始随着中原移民传播到巴蜀之地。移民“实蜀”的政策一直延续到西汉晚期,长达300余年,为我国历史上最早、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一场大移民运动。
这一次移民运动,为成都带来了大量善于积攒财富、运用经商方法、掌握农耕技术和先进工艺的人口。其中最为著名就是来自赵国的冶炼大户卓氏。卓氏整个家族在秦王朝的政策驱动下,辗转徙蜀,来到成都南边的小城临邛,成为蜀中乃至全国最大的冶铁大户。其后代卓文君更是与成都最早的大文豪司马相如演绎了一出爱情绝唱。这一次大移民运动,无形中奠定了成都最为底层的市民基础——以手工业和运输、商业为根基的文化,在此后的千年历史中,培育出成都文化的深层记忆。
图片
最早聚集中原人口的临邛古城,卓文君家族从赵国迁居蜀地后即在此落脚。摄影:蒋小翼
成都第二次的崛起,则得益于汉末刘备集团的入蜀。刘备集团不仅带来了更多的工匠与流民,在刘备以延续汉王朝政权的名义称帝后,成都作为一国之都的地位得以确立,其仿造汉代长安、洛阳都城的营城方式,也使得位于成都蜀道北端起点的今日凤凰山一带成为了国都的“前花园”,成为市民最为青睐的近郊游玩之地。
传说中,刘备和诸葛亮为锻炼少主刘禅的骑射技能和军事素养,便在北郊凤凰山上辟出演武场,让刘禅在这里学习骑射及军事。这种原本基于军事训练的古代体育运动,迅速引发了贵族阶层的效仿,演武场直接变身为贵族子弟的军事、体育竞技场。这种基于体育竞技的比赛活动又顺势将这里变成了市民的聚会欢宴场所,不经意间使得三国之后的凤凰山(因刘禅的学射传说,到五代之后甚至被直接改名为学射山)成为全成都最热门的体育旅游目的地,其射箭、狂欢的风气,盛况甚至一直延伸到宋代。
图片
东安湖中的东安阁整体采用唐代风格,严谨地按照唐式高阁的建筑形制设计建造,试图复原着唐代成都的楼阁胜景。摄影:冯进
唐宋时期,由于北侧蜀道和东侧龙泉山的庇护功能强大,蜀中平原作为帝国的大后方和乱世的避难所日益得到发展,同时也迎来人口递增的全盛时期。唐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巴蜀人口猛增至约350万人。
清代初年,大批两湖两广、福建、江西、山西百姓在政府免赋、给地政策的诱惑下举家迁往四川。成都平原迎来了移民高潮。进入20世纪后,随着抗战带来的大学和工厂内迁、新中国成立后的干部南下建设大潮、进入五六十年代的三线建设,这一次次来自五湖四海的移民运动,极大改善了成都的生产力,多元文化的碰撞融合,更是赋予了成都开放包容、开拓创新的城市气韵。
自张仪始建少城大城以来两千多年,成都城名不变,城址未迁,城中心未移,在其传承千年的城市精神之下,却依然流淌着新鲜的文化血液。这里的社会、经济、文化持久繁荣的重要原因,就在于源源不断移居成都的人民。如今的成都,上溯三四代几乎是“新移民”,这座拥有2300年建城史的都市,其根源埋藏着千年传统,而深蕴其中的城市精神却在不断融合新居民带来的气质,骨子里仍是一座常聚常新、蓬勃崛起的活力长青之城。
由上古的移民们兴盛而起的学射山演武场,如今已是中超赛事期间欢声沸腾的凤凰山体育公园;中古时代的移居者挥毫记录下的无名溪水胜景,如今已是蓄势待发的东安湖体育公园。“一年成聚,两年成邑,三年成都。”成都的每次崛起,都伴随着吐故纳新、脱胎换骨的变化。
图片
宋人的溪山雪意图表现的溪流即是今日东安湖公园一带的古代水系。图源: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2
山水格局:吸纳人才的宝盆
成都对人们的吸引力蕴含于传统文化,以及城与自然的和谐之中。
山、平原,道出了过去成都“两山夹一城”的城市格局。只不过或许是这一格局过于醒目,使人们常忽略了成都最初是因水而兴。战国秦庄襄王时期,蜀守李冰兴筑都江堰,无坝引水,自流灌溉,根治了岷江水患。从宝瓶口分流出的两支水道,郫江、检江,又于城市东南隅汇合向东流去,成都平原也自此“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唐朝后期,西川节度使高骈对成都大规模扩建时又将郫江分流改道,至此形成了“二江抱城”的城市格局并延续至今。
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教授李小波,在谈论成都的自然基底与城市格局变迁时提到,明代以前的成都呈偏心轴线(西北-东南向),与龙门山系和都江堰水系顺山理水,是春秋时期《管子》“因地制宜”规划思想的体现;明代以后的南北轴线是中原礼制文化的格局,以“小北京”蜀王府为核心,体现了《周礼·考工记》的“匠人营国”思想。
图片
成都的水系由各处堤坝分割,此处的堤坝即是石堤堰,柏条河与徐堰河合流后,随即通过石堤堰再度被分为毗河与府河。摄影:魏伟
对深处内陆、远离海运优势的成都而言,按照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观点,气候与土地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耕文明时期的经济地理;而到了商业文明时代,地缘交通则最大程度决定了商业的分布与发展。成都因其西部中心的角色,不可避免地成为了承接沿海地区产能转移的内陆城市之一。尽管盆地内的“天府之国”足够富庶安宁——但他们并未止步于此。
2020年,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都向东,重庆向西,共同打造中国城市群第四极;同年5月,成都东部新区挂牌,意味着成都城市格局由原来的“两山夹一城”变为“一山连两翼”——跨越龙泉山,天然的地理屏障被打开。成都,迎来了更加广阔的天地和永续发展的空间。 
图片
龙泉山上云海。龙泉山以隔断的形式保障着成都东侧的军事安全,也曾经一度限制着成都城市的东扩。摄影:蒋小翼
实际上,从“六普”到“七普”(2010~2020年),恰好是成都发展最快的10年。2022年,成都全市GDP历史性地突破了2万亿元,成为中国内地第7个GDP超过2万亿元的城市,意味着成都成功实现从区域中心城市到国家中心城市的跨越。
2021年,成都市已建成的5G基站达万余个。同年底,成都市又一口气开通了五条地铁新线路,成为我国首个一年内同时开通五条地铁新线路的城市。到2022年末,成都运营的地铁总里程飙升至557.8公里,超过了汉、深,跃升到全国第四。2021年,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投入使用,使得成都成为继京沪之后,我国第三个坐拥两座国际机场的城市……
图片
昼夜不停的天府国际机场,它的落成使得成都成为国内第三个具有双国际机场的国际化大都市。摄影:王瑞林
一个又一个的靓丽数字背后,是强有力的经济发展和快速扩容的城市,这既是人口新增的载体,又是吸引力。当然,这也正好说明,上到政府,下到人民,勤奋实干才是成都的真正品质。不过,即使成都的城市建设让它与外围郊区或其他地区之间的差距缩小,但“成都人”的里子没有变,惯习、审美、性格都没有变。
3
神奇成都:既悠闲,又勤奋
“这,好像跟建设、招商引资不完全相关。之所以不变,你可以理解为传承。”成都西南散口“匕阳秀”的创始人之一李阳说。在他看来,西南散口就是成都传统语言艺术的传承。西南代表了地域特性,其中“散”字是魂。
李阳的搭档卢匕年纪比李阳要小,他笑称自己是Fashion城市青年看城市,而李阳则是Traditional老师,冷静客观地站在事件背后分析评价。“我们俩都是姥爷那辈儿三线建设来的四川,也都是曾经的外来者。”卢匕补充。外来者多,让成都这座城市很宽容,“我说我宜宾来的,成都人会接道‘贵州的茅台好喝,宜宾的燃面好吃’,这话说得客气又地道。”
成都传统的曲艺戏剧,与茶做不出分离。作者品茗写戏,观众吃茶看戏,演员在茶馆“炼”戏。茶馆也是成都人最喜欢聚集的场所,这里的生活过得自在悠闲。 “成都人是见不得出太阳的”,卢匕解释,“只要一出太阳,茶馆便坐满了⼈。”
图片
陈锦茶铺位于成都铁像寺水街的一处戏台前,随意摆放的竹桌椅和桌上的盖碗茶尽显四川茶馆特色。摄影:杜宁
热爱悠闲,不意味着成都人天生好静。古蜀人好动好热闹的基因仍然在当代人的血脉中流传。
史前时代的巫人“执干戚以舞”,是关于四川体育运动的起点;西汉文学家扬雄写下的“断木为棋,梡革为鞠”,记录了成都两汉时期围棋、蹴鞠、角抵等运动的流行;唐宋,马球、赛龙舟、捶丸风靡蜀地;1901年,现代足球兴起,成为成都当时的第一运动;1905年,第一届四川省运动会在成都举办,被认为是当时中国第一次正式举办的综合性运动会。
实际上,正在到来的大运会也在让成都的城市气质,逐渐由“休闲慢节奏”向“运动健康”悄然转变。在过去的60余年时间里,大运会在世界各地举办了30届,来自四川成都的运动员,也在大运会上留下了属于自己的故事。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三朝元老”尹靖,就曾站上2009年贝尔格莱德大运会男子110米栏的最高领奖台,成为在刘翔之后,中国唯一的一位110米跨栏的大运会冠军。
图片
2009年贝尔格莱德大运会男子110米栏冠军尹靖
据《成都日报》发布的《成都市民个人健身年度大数据报告》数据显示,从2019年8月到2020年7月,成都人运动总时长超5000万小时,总里程超两亿公里,相当于绕地球5000圈。2018年后,成都建设“公园城市”的规划提出,城市“绿色”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底色。到现在,成都的公园总数已经超过1500个,同时规划设计了连接各个公园长达16000多公里的天府绿道体系,与运动健身系统衔接,也促使逛公园,休闲运动迅速成为成都人的一种新生活方式。
成都的神奇之处在于,它既休闲又活跃,既能做到城市高速成长,又保持着生活的慢节奏。“成都是外在悠闲、慢,私下里实则非常勤奋,不然,一年几百公里的地铁可不是自己会长出来的。”刘恒是沪漂2年之后来到成都的“新成都人”,如今已经十分自然地认同这种身份。“在成都人心中,工作和生活永远是两码事。到饭点吃饭,周末出去耍,晚上要休息,工作永远是明天早上的事情,除非特殊情况。”
Phil是个地道的成都本地人,三年前他大学毕业选择了房产销售,但“成都最不缺的就是销售,其次是金融电子”,Phil坦言。于是三年后他从销售岗离职,与朋友合伙开了家快时尚买手店,就位于成都金融产业的核心带动区域——交子公园社区。
图片
成都交子公园里,晨曦背后浮现金融城双子塔。摄影:王进
交子之名,来源于1000年前北宋时期首先在四川地区出现的纸币——交子。交子是世界上发行最早的纸质货币。为了携带方便,仅仅是交子出现的表面因素;其背后反映出的,是成都在已经“富甲天下”的宋朝之中,更加卓绝超群的商业体系,以及对大量货币交易的便捷诉求。“扬一益二”之术语,恰是这种盛况的反映。这种商业消费传统,穿越千年,似乎已经镌刻在成都人的骨子里。如若不然,成都就不可能连续10年占据环球总评榜“中国最具投资吸引力城市”头把交椅的位置。敢花钱、爱花钱,更会花钱,是人们对成都人长久的印象。
繁荣的消费传统与相对负担更低的生活成本,这也成为如今青年人从一线城市转向成都、杭州等二线城市定居的主要诱因——可预期的幸福指数。“最具幸福感城市”恰好又是成都市最为珍视的头衔之一。这对年轻创业者而言,吸引力无疑是巨大的。
 “北漂”“沪漂”多年,最后入川变成“新成都人”,似乎成为一种流行模式。
图片
成都网红地标太古里的现代与古朴融合,正是成都年轻人生活节奏的象征。摄影:蒋人可
4
告别京沪:他们都是“新成都人”
2010到2020年间,成都常住人口增量高达581.89万。每年的增量中,包含了大量外来落户人才。截至2023年成都的人才总量达到622.32万人,居全国第四位,荣登《财富》杂志“大学生和青年求职者吸引力城市”榜首,已是全国年轻人的向往之城。
图片
望平街香香巷的食肆日夜不停,体现着成都生活的从容与消费指数的平易近人。摄影:摄影:刘钊
不仅如此,成都还吸引了不少国际友人的目光。美国策展人康舒雅从2007年开始来到成都生活,并从2011年起在国际上发表关于成都艺术的文章。“我真的很想把我在这里看到的写下来。”康舒雅说,“我发现外国观众对中国西部发生的事情非常感兴趣,不是因为他们对这里感到陌生,而是因为它真的有趣,提供了一些非常独特的东西。”
康舒雅致力于将中国西南的艺术带向世界。她曾在洛杉矶举办过一个名为“坏展览:艺术价值”的大型展览,邀请了四位来自成都的艺术家:何工、李勇政、邓乐和邓筱。
“我想让他们在中国以外的地方举办展览,这可以带来关于中国文化和中国本身的真实信息,而且是与过去30年里西方所看到的不一样的信息。它是微妙的,有创造性的。”
图片
由国际艺术家LAWRENCE ARGENT设计的著名地标形象“爬墙熊猫”,已经成为成都最具影响力的城市艺术形象之一。摄影:蒋人可
成都历来就擅长在一种放松和包容的城市文化中孕育新鲜事物,但这种放松不代表松懈和放任自流。与之相伴的是成都人的拼搏创新精神,就像李小波理解的那样,成都的城市性格是“一半在休闲,一半在创业”,不必过多渲染“安逸”。
而每一次创新,都像一个信号塔,不断释放着某种关于发展、希望、生活、自然的细分信号,影响着一批人,然后又在城市里相互叠加,最终建立起了崭新意义上的“成都”——难以抗拒的吸引力,是这座城市新的身份标识。
成都这种迷人的吸引力,也体现在招徕宾客,四海同欢的盛事上。
明晚举办的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开幕式上,我们将与世界各国人民一起,共同目睹全球青年欢聚一堂的盛况,衷心祝愿更多的来自五湖四海的友人迷上这座离不开的城市。
图片
7月25日大运会东安湖主场馆上升起的烟花,庆祝着世界各国的青年运动员欢聚一堂的盛会。摄影:张翔升
作者:崔国、方靖、鲁为裕、全威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