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冷香丸的秘密:薛宝钗才是绛珠仙子,药方和药引都有问题

冷香丸说过很多次,但总是会有新的想法出来,便也会一写再写。《红楼梦》里很多情节就是这样,作者埋了很多伏笔,经常会牵三挂四的拽出很多情节。
刘姥姥离开贾府,周瑞家的去梨香院找王夫人汇报,结果就听说薛宝钗“病了”。这个病也挺有意思,叫“先天热毒,百药莫治”。这就很熟悉了。林黛玉也说她的病是“从会吃饮食就吃药,多少名医修方配药,皆不见效。”
图片
薛宝钗有先天热毒,林黛玉是先天不足。二人便站上同一起点。“带病”之人多有被天“厌”之意,谁能活下去要看天意。于是二人的变化就出现了。
薛宝钗等来秃头和尚送来“冷香丸”药方和药引子,并给了八个字一句话让打成金锁,连姻缘都给管了。可谓福缘深厚。
林黛玉等来癞头和尚要度化她出家,不去就再好不了。也不能出远门,不能见生人哭泣。林黛玉如今来贾府都犯了,注定福缘浅薄。
我们看,林黛玉无药可治,薛宝钗有神佛送冷香丸,谁更有上天眷顾?试问要选儿媳妇会选谁?
抛开神话角度来看问题,薛宝钗的冷香丸无疑是对林黛玉的病照方抓药,不战而胜之。
图片
冷香丸和金锁在现实中当是薛宝钗炒作自己,抬升商贾女儿出身低之用,与所谓选秀一个意思。
但冷香丸既然涉及到神话方面,也要按照神话的角度去解读和认识,与现实的算计是两条路,但并不冲突。
薛宝钗的先天热毒是从胎里带来,幸而先天壮,还不相干。说白了就有点类似“营养过剩”,导致火大。
这又与林黛玉的先天不足对应。黛玉是“营养不足”,导致体虚体弱。
于是就出现了一个钗黛互补的问题,如果薛宝钗的“热”给一点林黛玉,是不是就均衡了?这点看似异想天开,其实特别重要。
图片
薛宝钗和林黛玉互补的地方特别多,就像一个人,林黛玉属于十八岁以前,薛宝钗则属于十八岁以后,二者合一便是一生。这也是薛宝钗出场既成熟稳重的原因。
进而引出另一个层面的问题。当初西方灵河岸边三生石畔,神瑛侍者用甘露浇灌绛珠草,致使其久延岁月。“后来既受天地精华,复得雨露滋养,遂得脱却草胎木质,得换人形,仅修成个女体”,就是绛珠仙子。
绛珠仙子为甘露灌溉绛珠草后,二者合一化为人形。
甘露具有让绛珠草久延岁月之功效,本性势必大热。
绛珠草娇嫩,不胜岁月摧残,必然先天体虚。
这不就是薛宝钗和林黛玉么?
而二者合一为绛珠仙子,与贾宝玉前世的神瑛侍者情缘纠缠,不就是[终身误]么!
显然,绛珠仙子随神瑛侍者下凡“了却因果”,必然要将灌溉之恩了却,也要将甘露与神瑛侍者的因果了却,更要将绛珠草与甘露的因果了却。
图片
君笺雅侃红楼认为绛珠仙子下凡投生,必然要一分为二,就是林黛玉和薛宝钗。这也是二者合一,判词曲子都在一起的原因。
而如此一来,再次还原为当初三生石畔的四个关系:神瑛侍者,绛珠草,甘露和三生石。也就是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和史湘云。
林黛玉为什么先天体弱,只是绛珠草的话也不至于弱。但绛珠草还要酬报甘露的恩惠,便将体内草木之精华抽取出大部分,不就是癞头和尚的那一团异香异气的药引么?
有了这团药引子,再和以药方,就是冷香丸。
(第七回)要春天开的白牡丹花蕊十二两,夏天开的白荷花蕊十二两,秋天的白芙蓉蕊十二两,冬天的白梅花蕊十二两。将这四样花蕊,于次年春分这日晒干,和在药末子一处,一齐研好。又要雨水这日的雨水十二钱,白露这日的露水十二钱,霜降这日的霜十二钱,小雪这日的雪十二钱。把这四样水调匀,和了药,再加十二钱蜂蜜,十二钱白糖,丸了龙眼大的丸子,盛在旧磁坛内,埋在花根底下。若发了病时,拿出来吃一丸,用十二分黄柏煎汤送下。
四季花蕊是不是“天地精华”?调和雨露霜雪是不是“雨露滋养”?再加上绛珠草的草木之精和甘露……这冷香丸不就是当初灵河岸边甘露灌溉绛珠草制造出“绛珠仙子”的过程和“配方”么?
上一世是绛珠草吸收了甘露化身为绛珠仙子。
这一世是薛宝钗吃了“林黛玉”化身为绛珠仙子。
林黛玉这一世“反哺”薛宝钗,酬报甘露滋养之恩,正是冷香丸的意义!
图片
所谓冷香丸的“冷香”,是杂糅了雨露霜雪后的绛珠草之香。原香便是林黛玉身上那股先天体香。
冷香还有一层意思,是对梅花的形容。梅尧臣 《依韵和正仲重台梅花》:“冷香传去远,静艳密还增。”侯方域在《梅宣城诗序》:“‘昔年别君秦淮楼,冷香摇落桂华秋。’冷香者,余栖金陵所与狭斜游者也。”
薛宝钗与梅花大有渊源,妙玉拿出的“五年梅花雪水”便是指宝钗。薛姨妈还说“梅花朵朵风前舞”,“十月梅花岭上香”也是指宝钗。更有薛宝琴的《咏红梅花得花字》同样影射宝钗之笔。
宝钗被称之为“山中高士晶莹雪”,与林黛玉的“世外仙姝寂寞林”,典出明代高启的《梅花九首》: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也进一步证明钗黛本是一人。冷香丸还是钗黛融合为绛珠仙子的必要一步。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