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款国产手术机器人取得突破性研究成果

来源:医械一线
近日,两款国产手术机器人取得了突破性的研究成果。首先是来自思哲睿旗下自主研发的“康多机器人”完成了全球首例横跨近3000公里的跨海双控制台超远程机器人辅助前列腺癌根治临床教学手术;
另一款是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林浩添教授团队联合多家医、研、产机构联合攻关的“5G远程高精眼科手术机器人”,于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海南省眼科医院成功开展了全球首例5G远程微米级眼科手术。
这两款国产手术机器人的成功应用标志着我国在医疗机器人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下面医械一线小编将为大家详细介绍这两台手术及产品。
01
全球首例跨海双控制台超远程机器人
辅助前列腺癌根治临床教学手术
据悉,苏州康多机器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州康多”)是国内专业从事腔镜手术机器研发的创新科技公司,也是首个获得上市注册证的国产机器人公司之一。主打产品康多机器人腔镜手术机器人系统是国内首家在泌尿外科领域通过国家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的腔镜手术机器人,于2022年6月24日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的上市批准。
日前,苏州康多发布公告称,康多机器人系统克服了浪涌、温度、天气等多种环境因素影响,首次实现了跨海超远程实时无延迟通信,成功完成了一例横跨近3000公里的跨海双控制台超远程机器人辅助前列腺癌根治临床教学手术,开创了国产手术机器人研发应用的全新里程碑。
此次手术由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谌诚教授飞赴海南,实地指导海南省中医院黄卫教授,与北京端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周利群教授、李学松教授团队异地同台操作。周利群教授、李学松教授团队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第二住院部远程会议室内的康多机器人手术医生控制台前观察显示屏中的手术进展,显示屏上清晰地展示着远在3000公里外、位于海南省中医院手术室里由黄卫教授主刀实施手术的3D高清视野。
图片
海南手术室内,远程端(上)显示北京专家实时指导影像
术中,两地的医护团队同步操作,双方多次切换操控权,过程顺畅,机械臂响应及时稳定,无明显延迟感,操作精准有效;双方语音及场景视频交互完善,助手配合默契。约2小时后,病灶完整切除,手术顺利完成,这标志着康多机器人多点远程教学手术实现了在全国范围内零死角的突破。
02
全球首例5G远程微米级眼科手术
另一款完成突破的“5G远程微米级眼科手术机器人”是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林浩添教授团队联合中山大学计算机学院黄凯教授团队组成医工交叉创新团队,与广州市微眸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联合攻关完成研发,关键部件是其独特的串并联构型机器臂结构,可以实现微米级精度的远程运动中心(RCM)控制和末端重复定位。
林浩添教授表示,一根头发的厚度约是80微米,人眼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约为150-300微米,要把药物精准注射到视网膜间层内,临床上还未能达到这样的精准度,只能注射到眼球腔内,但是采取机器人手术的方式,可以突破这个难题。
今年6月23日,该系统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海南省眼科医院成功开展了全球首例5G远程微米级眼科手术。此次跨海远程手术为动物试验,连接了粤港澳大湾区及海南省,测试者是12只兔子。经过一个月的术后观察,结果表明本次手术效果安全稳定。
图片
专家指出,该手术机器人有望今年下半年或明年年初实现人体临床试验。未来产品落地将有效推动国内优质医疗资源辐射下沉到更广泛的医疗资源短缺地区,降低医疗费用水平,提升健康服务能力。
那么这一系列新技术是否能在未来继续拓展应用领域?又能否为临床患者带来新的治疗选择?对于其医学领域的创新发展,医械一线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