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拉格之行

图片
2023年的七月,那位生于捷克、后半生一直“生活在别处”的知名作家米兰·昆德拉在法国巴黎去世,终年94岁。他的离世让我忆起布拉格。
那是疫情前的2016年。七月的布拉格清晨,淡紫色的云絮,朝阳依然隐在华宇之后,伏尔塔瓦河上雾气弥漫……
河对岸的楼宇砖石严整,现代风格的舞姿大楼侧身挺立(注:英文名Dancing House,又叫跳舞的房子,这栋大楼外形如舞姿,大概在世上独一无二)。一缕侧光刺穿了它的玻璃顶层,在楼内框入一片不规则的蓝天。那片蓝天下依然昏暗,窗户和墙面上似有水波荡漾。走过桥近看,才知那水波是墙画。
图片
沿着河岸向北走去,查理桥、布拉格城堡中的圣维特主教座堂逐渐从晨雾中现身。这两座建筑都是布拉格的经典,也都与担任过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查理四世有关。
众所周知,神圣罗马帝国与古罗马帝国并无干系,它从来就不是一个民族国家,而是核心在日耳曼尼地区的多民族的联合政体。大约13世纪之后,它更裂解成多个据地称雄的诸侯国。皇权衰落,各邦邦君争斗不已,那就是席勒所说的“没有皇帝的恐怖时期”。最终这种状态伤害了贸易和经济,各邦君主决定以选举国王来代替王位世袭。选举在七个主要的邦国中进行,握有选举权重的地区就成为选候国。
最早在捷克土地上定居的部落自称为波西米亚,虽地处中欧,但人种却属于与波兰接近的斯拉夫人。大概在公元9世纪末,波西米亚人组成了公国。1004年,公国属于神圣罗马帝国的一部分,1198年成立王国。因银矿致富后,王国又成为帝国的主要选候国。
王国的黄金时代,正是14世纪查理四世执政期间。查理生于布拉格,当上皇帝后,他建立了中欧和东欧的第一所大学——查理大学,颁发《金玺诏书》确立了帝国皇帝以选举产生,更将王国首都布拉格,建成帝国境内最辉煌的城市。如今我们所见,都是那段文化鼎盛期的遗物。
图片
图片
图片
老桥,桥塔,雕塑,如带之河以及岸上的圆拱尖顶,古老又年轻,美得灿然而含蓄。查理桥连接着布拉格老城、新城和小城。从桥上由东向西走去,下桥就到小城区。这一带紧靠河岸,常受洪水困扰。
我胡乱地走着,有时抬头看看高处的布拉格城堡。城堡中的哥特式教堂也是查理四世所建,后来的帝国皇帝鲁道夫二世原来居住维也纳,但他生性孤僻,不喜国事,遂将帝都移到布拉格。他隐居于布拉格城堡多年,沉迷于占星炼丹和艺术收藏。我觉得他有些像李后主,一个不适合作皇帝却不得不作的可怜人。
图片
图片
我走着,想着,就到了卡夫卡纪念馆。纪念馆前有一浅喷水池,池上一对铜制的男人正面对面地“撒尿”,那撒尿的活儿被机械控制着,转动或升高,调节着喷水的角度。博物馆试图借此表达卡夫卡荒诞的世界。不过我一直倾向回避荒诞,既然人已经那么脆弱,世事已经那么残酷,又何必一定读卡夫卡呢。后来听说雕塑的作者是大卫·塞尔尼(DavidCerny),相对于艺术家的其他作品,这个还算是能接受的。
图片
我并未刻意去寻找卡夫卡,但犹如德国魏玛处处可见歌德,此地也常见卡夫卡。但魏玛的歌德被德国人推崇了近两百年,卡夫卡成为布拉格的标志性人物,仅仅是天鹅绒革命之后。
此前欧美人在布拉格作文学行旅,年轻的导游看到游客T恤衫上印着卡夫卡,竟然问:“他是谁,是美国人吗?”这并不奇怪,我年轻时只知道《好兵帅克》,而不知道有《变形记》。捷克当局一直推崇捷克语作家雅洛斯拉夫·哈謝克,并把其作品看作民族的象征。卡夫卡不仅是犹太人,而且用德语写作,其作品基调和内容都不符合主旋律。
另一座雕塑家Jaroslav Rona的作品,位于老城丹西(Dunsi)街。它大概两人高,下半部是一套西裝空壳,一男子骑在西裝肩上,外形酷似卡夫卡。据说卡夫卡生前就住在附近,可以从居家窗口看到雕像矗立之处。雕像被树立起来时,雕塑家已去世80年了。
图片
丹西街又名圣灵街,附近有天主教堂和犹太会堂,不远,就进入犹太历史区。
犹太人居住布拉格,可追溯至10世纪,其后大概一两百年,当局开始限制他们居住。1254年之后,犹太人被集中居住在老城区的“隔都”里,也就是现在的犹太历史区。
所谓“隔都”,就是四面都有围墙,里面的居民只能在白天离开,离开时必须佩戴非基督徒的标记。与中世纪欧洲的很多城市类似,布拉格的犹太人也有着极为特别的地位。一方面,当地国王或贵族予以他们特别保护令,另一方面又被当地社会所排斥迫害。1389年排犹高潮时,当地1500多名犹太人在复活节惨遭杀害。600多年里,布拉格的犹太人口,在残酷的排犹和稍微松动之间上下波动。
在中世纪的欧洲城市,各种行会具有很强的经济和政治力量。但犹太人不得加入任何一个行业,当局也不容许他们购置土地。犹太人只能从事皮毛、旧衣服等生意。因不信基督教,犹太人不在乎教会反对放贷取利,他们中的一小部分人因金钱借贷而致富。富裕的犹太人资助王公贵族,操纵欧洲贸易网络,也开始有能力保护犹太社区。
1628年,犹太人被正式容许从事金银行业。随着比较安全稳固的位置,犹太社区发展得非常繁荣。1781年之后,犹太人被容许居住于“隔都”之外,“隔都”里只剩下贫穷或极端正统派的犹太人了。18世纪时,大量犹太人从波兰、德国、意大利和匈牙利等地移居布拉格,布拉格城也因之被称为“以色列城的母亲”。
图片
古老的犹太会堂坚实高大,从此能看出二战前犹太社区的规模。
我的老朋友赫伯在布拉格出生并度过少年时代,会说流利的德语,比起被投入焚化炉的同族,二战前他就幸运地移民美国了。二战中,德国人把布拉格的犹太人全部清除出去。战后,居住在布拉格的德国平民也被迫离开。
我们从德累斯顿坐火车到布拉格,途经苏台德地区,电影《布达佩斯大旅馆》的外景曾在此拍摄。但如此美丽的地方,也曾是德捷两国的梦魇地,二战后,捷克人出于对德国奴役蹂躏的忿恨,暴力驱除了当地的德裔居民。
图片
又一个清晨,我在老城的窄巷中行走。此时店门紧闭,静默无人,一个苦行者已跪在路边,开始了他的叩头行乞。
穿过一条条窄巷,眼前豁然开朗,昆德拉笔下的老城广场似乎是窄巷中的一片绿洲,旁边矗立着朴素庄严的泰恩大教堂,不规的四边型巴洛克房屋排列其间。
图片
此时,曙光闪烁在泰恩教堂的哥特式尖塔上,也印在砖石地面上,广场上又见新娘婚纱飘动。我注意到,教堂前拍婚纱照的人,都会稍微偏离胡斯纪念碑,不仅仅是那座黑色雕像的光度不够,也因为它见证了布拉格的苦难。
图片
加洛林王朝之后,西欧再次分裂。宗教战的烽火在国土盈亏中久久不散。查理四世之后,又经过三代,波西米亚王族逐渐衰落至绝后。作为外戚的哈布斯堡家族,开始统治波西米亚地区,该家族信仰天主教。但15世纪的布拉格,已有宗教改革的萌芽。彼时曾任查理大学校长的胡斯,开始反对教会赎罪券,反对教会占用土地。他还将宗教改革思想与民族主义结合,要求用捷克语做礼拜。胡斯因此而被天主教庭裁定为异端,于1415年被处以火刑。
胡斯的牺牲引发了波西米亚人对抗罗马教廷的胡斯战争,战争历时15年。即便被镇压,波西米亚人仍不断抗争,哈布斯堡君主最终于1555年签署了宗教和约,授予波希米亚人宗教自由。但到了1618年,哈布斯堡王朝又强行推行天主教。被迫害的新教徒在图恩带领下冲入王宫,将代行王权的两个人扔出窗外。这是布拉格第二次发生的“掷出窗外”事件,上一次是胡斯战争之前,似乎“掷出窗外”,是捷克特有。在小城的广场上,导游还特别指出,某个窗口就是掷窗事件的原发地点。第二次“掷出窗外”事件后,胡斯的信徒宣布波西米亚独立。继而爆发了波西米亚和神圣罗马帝国斐迪南二世之间的战争。
在布拉格附近的白山,波西米亚军队战败。27名新教徒贵族在老城广场被处死,幸存下来的新教波西米亚贵族都被流放。这场帝国的内战,后来蔓延至整个欧洲,成为新教和天主教之间的30年战争。战争令波西米亚失去了四分之三的人口和土地,捷克民族几乎被灭绝。
从那之后,在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下,捷克日益日耳曼化。200年中,捷克人在文化思维甚至饮食习惯上,越来越像德国人,官方语言为德语,因此被称为“说德语的斯拉夫人”。
转过弯,就是老市政厅的天文钟。
昆德拉笔下的老市政厅是一片废墟:“华沙,德累斯顿,科隆,布达佩斯以及柏林,均在上一次战争中惨遭破坏。但这些城市的居民不忘重建家园,无比用心地恢复古老城区的面貌。这些城市让布拉格人患上自卑情节。在布拉格,那场战争摧毁的唯一一座古老建筑物就是老市政厅。布拉格人决定永远保留其断垣残壁,怕万一有个波兰或德国人前来指责他们受的苦难不多。”据当时的美军飞行员回忆,因导航错误,布拉格因此而破坏较轻。轰炸确实毁了Emmaus修道院,也包括现在跳舞房子所在的地方,但并未催毁老市政厅。
图片
在《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中,昆德拉还提到了“布拉格之春”时请愿书签名的情节,我觉得作者是在以托马斯自况,或借助托马斯表达自己的观点。后来阅读哈维尔自传,我的猜想得到了证实。我和导游提起这本书,他说《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的书名翻译不准确,捷克原文很难翻译。也许是因作品一直遭禁、昆德拉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移居法国等原因,导游似乎不愿多提他,但对哈维尔却非常崇敬。
图片
图片
到了下午,老城广场人头攒动,人声鼎沸。我们在天文钟旁的餐馆坐下,点了啤酒和捷克名菜烧鸭饺子。大约因气候严酷而不产葡萄酒,捷克发明了啤酒。作为啤酒消费大国,街头常见挺着啤酒肚的人。这里的半升啤酒只要1.5美元,很多德国人特别到捷克来喝啤酒。即便我不是啤酒爱好者,但也尝出了捷克啤酒的甘冽清爽。布拉格是个饱眼福之处,口福却似乎没有。我们点的这道名菜烧鸭饺子,烧鸭不酥不烂,味道比中国菜差了很多,所谓的饺子也就是放在红烧肉汁里的发面饼、烂兮兮的馒头罢了。
从老城广场返回住处,经过好几家剧院,其中莫扎特首演《唐璜》的剧场最大。我们没时间看剧,只能看看生动有趣的海报。捷克沉重的历史形成了荒诞形式的政治戏剧传统,看看捷克人选举了一个戏剧家作为独立后的第一任总统,就知道当地的政治戏剧多么深植人心了。
图片
再次经过舞姿大楼,我才明白它与入住旅馆仅一桥之隔。旅馆没有门厅,显然是公寓楼改建而成。看着红地毯、水晶灯,我猜想改建前这里的住户。记得哈维尔的家族在布拉格修建过很多公寓楼和别墅,但1948年他家的财产全部被没收。当资产阶级被迫搬出布拉格时,他们一家也被分派去边界的一个小村庄,后来通过非常复杂的官方关系,哈维尔一家最终留在布拉格。“我们以典型的资产阶级顽强精神,一直坚持住在我们的那家公寓的两间小房子里。我们逐渐适应了那家公寓,一直住到现在。”(摘自哈维尔自传)彼时,捷克农民也被强制迁往类似集体农庄的居住点,但捷共并没有完全没收农民的财产,很多人还能偷偷跑回家料理。
旅馆的房间暗暗的,浴盆不合常理地高,是老欧洲的贵族品味啊。哈维尔出身贵族,但当他享受优越待遇且高人一等时,他会感到羞愧。当作品被禁,人被拘捕关押时,他始终警惕成为浮士德。哈维尔既不因长期遭受迫害而变得软弱,也不会因此而导致自我崇拜,他的贵族精神最让我动容。
在布拉格的最后一个傍晚,我来到位于新城的瓦兹拉夫广场。1918年奥匈帝国瓦解,同年的10月28日,阿洛依斯·伊拉塞克就在此地宣读独立宣言。从那之后直到1989年,捷克只享有过十几年的独立。1969年1月16日,为抗议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学生杨·帕拉赫在广场自焚,几十万人为他送葬。
天色幽暗,我站在圣瓦兹拉夫雕像的背面,望着广场,想象着1989年11月,捷克人聚集在这个狭长的广场上,高喊着要求自由民主的口号。一周之后,当局宣布放弃权力,天鹅绒革命成功。
图片
青铜雕刻的瓦兹拉夫完全是战神的模样,胯下的青铜骏马微微低头,右蹄抬起,似正在上路。这个波西米亚的主要守护圣者的骑下,还站立着另外四位圣者,个个庄严肃穆。这座青铜雕像花费了一百多年才制作完成。1945年后,捷克当局保留了它,但为了他们的意识形态,还是决定在全城的制高点莱特纳公园(LetnaPark)建一座高达30米的斯大林纪念碑。曾为布拉格制作过至少三座雕像的OtakarSvec参加竞标并意外得标。接下这个项目后,艺术家遭到很多朋友的批评。他的妻子因无法面对朋友们,于1953年自杀。10年后,在雕像揭幕之前,艺术家也追随其妻而去。在遗嘱里,Otakar表示:“因为我为布拉格带来刺眼的丑陋,为了赎罪,死后请将我的全部雕塑所得捐给盲童学校。”那座巨型雕像仅仅伫立了7年,于1962年被炸毁,现在,它的底座被用来储存土豆。
捷克的爱国者认为,波西米亚的精神终结于白山战役,直到1989年的“天鹅绒革命”才得以恢复。在我看来,代表自由的波西米亚精神并未绝迹,它不仅表现在昆德拉、哈维尔们的创作里,也表现在那个自杀的艺术家的耻感中。
(作者主要作品《恒河:从今世流向来生》、《此一去万水千山》;近著《安第斯山脉随笔》,湖南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