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 8 月十大转债:政策确认,破局在望

本文作者:陈曦,开源证券固收首席;联系人:梁吉华
核心观点
转债市场延续前期窄幅震荡走势。
政治局会议召开,不仅是对短期市场情绪提振,而且确认了后续稳增长、扩内需的政策基调。
当前经济增速低于潜在经济增速的情况下,政府发力逆周期调节,后续有望看到更多具体政策措施的出台。
我们看好内需相关的基建地产链、消费以及中特估。
市场回顾:延续窄幅波动
2023年7月份转债市场整体震荡,最终小幅收涨,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低位运行。
正股市场7月份震荡下行走势,政治局会议后,主要股指反弹,万的全A小幅收涨。分指数来看,上证50、沪深300等大盘指数表现好于中证500、中证1000指数;
从风格来看,国证价值指数跑赢国证成长指数、创业板指数。从行业来看,前期市场热度较高的TMT板块调整较多,国防军工、电力设备等板块也下降较多;地产、金融、钢铁等板块受政策影响表现较好,食品饮料、商贸零售等消费板块业绩表现较好、受消费政策提振等因素涨幅较大。
债市方面,经济数据较弱,使得债券收益率始终在低位运行,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下破2.6%,后市场出现止盈和政治局会议后市场对政策预期增强,收益率再次上行,全月处于低位窄幅波动。
转债市场全月呈现窄幅波动的走势,最终小幅收涨,依然延续2月以来的震荡走势。从不同维度来看,高价转债表现较差,震荡市下低估值策略仍然表现较好;高等级、中大盘转债表现较好,转债市场风格偏向大盘。从转债行业来看,信息技术行业下跌较多,主要是受正股下跌拖累。
市场总体还是延续震荡态势,估值、预期和情绪较低,继续向下的概率较小;月末政治局会议召开后,政策预期增强,市场情绪有所回升;后续市场表现或聚焦于中报业绩和具体政策出台。
图片
图片
图片
转债估值:当前转债估值仍高
当前主要股指估值分位数仍处于中低位。
大盘指数由于当前经济和市场预期较弱处于低位震荡状态,估值较低,沪深300PE-TTM处于2015年以来15.96%分位数,上证50位于27.96%分位数,具有一定的安全边际。
从行业来看,有色金属、煤炭、银行、电力设备、交通运输等行业处于估值历史分位数的低位。
TMT板块受益于AIGC概念推动,估值持续修复,内部出现一定分化,计算机、传媒估值分位数处于较高水平。
图片
当前转债市场估值整体处于较高水平,分平价看,转债的债性和股性均较差,当前应注意对正股资质和空间的把握。
截至7月28日,全市场可转债的中位数价格是124.53元,与前月相比上升2.13元,处于2021年以来81.70%分位数;
全市场中位数转股溢价率为37.66%,比前周小幅上升0.02ppt,处于2021年以来80.40%分位数;
从转债隐含波动率来看,转债隐含波动率中位数为43.96%,处于2021年以来93.50%分位数;
分平价来看,偏股和平衡型转债的转股溢价率是32.35%,处于2021年以来89.20%分位数;偏债型转债的YTM是1.27%,处于2021年以来21.30%分位数。
中高平价的偏股和平衡型转债估值仍然处于较高水平,主因一是正股表现低迷,难以带动转债上涨,二是赎回预期和部分个券正股估值较高,转债跟涨能力不足。
低平价的偏债型转债的YTM仍然不高,主因是部分偏债型转债受正股跌幅较深由平衡型转债转化而来,转债价格仍然较高。
从估值上看,转债整体估值较高,正股整体估值较低,择券应注意选择正股有一定空间和上涨驱动力的个券;分平价来看,偏股型转债更侧重正股的上涨空间,偏债型转债更注重信用风险。
图片
图片
转债供需:转债发行加速
可转债经过多年发展,已成为上市公司重要的再融资方式,也成为资本市场重要的投资品种。截至2023年6月末,市场共有510只公募转债,规模合计8,561.51亿元,市值10,106.24亿元。
转债供给方面,7月份转债发行明显加速,全月有30只转债发行,共计融资305.81亿元;7月份有12只新发转债上市,首日平均涨幅是39.96%。
截至7月28日,市场还有54只转债待发行(即将发行、证监会同意注册、上市委通过),规模合计490.14亿元,主要分布于电力设备、医药生物、电子、汽车、机械设备等行业,电气设备转债待发规模98.52亿元,在所有行业中是最大的。
当前待发转债较多,注册制下审核加快,我们预计8月份转债发行也将保持较大的数量和规模。新券没有历史成本,且在当前市场较弱情况下,性价比更高,可多关注正股空间较大的个券。
图片
图片
从转债的需求来看,我们主要观察沪深交易所月度投资者结构和公募基金季报持仓。
公募基金二季报已经披露完毕,我们可以看到,转债投资在基金投资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公募基金一季度加仓电力设备、化工、电子、汽车、银行等行业转债,当前农林牧渔转债小幅超配,电力设备转债小幅低配。
可转债投资在公募基金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根据2023年公募基金二季报,截至2023年2季度末,公募基金共持有转债(可交债)市值3,171.70亿元,首次突破3000亿,相比2023Q1增长7.01%;公募基金持有转债市值占基金净值的比例1.16%,创历史新高,环比上升0.04pct;占债券投资市值比例2.02%,环比下降0.07pct,或与债券收益率低位运行有关。
图片
从持有可转债的基金种类(万得分类)分布来看,混合债券型二级基金和可转换债基是增持转债的主力。截至2023年2季度末,混合债券型二级基金持有可转债市值为1,494.29亿元,季度环比增加9.90%,占基金持有可转债总市值的47.11%,环比上升1.24pct;可转换债券型基金持有可转债市值为469.86亿元,季度环比增加28.18%,占基金持有可转债总市值的14.81%,环比上升2.45pct。
图片
基金季报只披露持仓前五的转债和处于转股期的转债,因此以下统计不包括部分未到转股期的转债。
从持有转债的行业分布情况来看,各行业超配和低配并不明显,农林牧渔小幅超配,电力设备小幅低配。
我们以债券余额变动来衡量2023Q1-2023Q2的个券持仓变动情况,基金增持电力设备、化工、电子、汽车、银行等行业。从行业来看,增持最多的是电力设备转债,二季度增持了37.84亿元;基础化工、电子、汽车、钢铁、机械设备、银行等行业增持均超过10亿元;交通运输行业转债持有减少超过10亿元。
图片
图片
债基是转债配置的主力,债基持有转债占全部类型公募基金持有转债的比例是81.69%。2023年7月债基发行规模同比减少,但债市收益率下行至低位,进一步下行空间较小,止盈需求较强,转债仍是增厚收益的重要配置品种。
2023年以来转债基金成为市场上收益最高的基金。转债基金表现较好主要受益于中小盘正股表现相对较好拉动,以及债底的保护作用。
2022年7月份转债基金表现好于股基但弱于其他类型债基。7月债券收益率处于低位运行,正股市场仍然延续前期震荡走势,转债的独有机制使得它的反弹幅度和调整幅度均小于正股。
图片
图片
条款博弈:关注赎回风险和下修博弈
条款博弈方面,我们主要关注赎回和下修,赎回侧重防风险,下修主要关注潜在上涨收益。对于赎回,一方面注意跟踪高价、高溢价率转债赎回风险,另一方面关注明确不赎回日期的个券;对于下修,寻找存在潜在下修机会的标的。
2023年7月份共有4只转债发布强赎提示公告,预计后续随着正股市场进一步向好,将有更多转债选择赎回。
对于赎回,一方面投资者应对持仓券进行一个赎回触发时间的估计,把赎回触发价作为潜在的顶部,一旦触及或者将要触及,加强跟踪监控,结合公司财务状况、历史公告、正股和个券市场走势,判断是否会赎回,及时做出反应;另一方面在择券策略上,对新券次新券和明确不赎回时间的个券加大关注度,在一定时间内不用担心触及赎回线。
2023年7月有9只转债成功下修,5只转债正在下修审议中。对于下修,投资者应在风险可控范围内博弈下修机会。当前市场上有相当一部分转债处于触发下修条款状态中,我们发现近期财务状况不佳、财务费用压力较大、处于回售期、临近到期、之前下修过的个券发行人选择下修的几率较大,同时观察近期转债价格走势所体现出的市场信息,投资者可适度进行条款博弈。
但触发下修往往是正股弱势的个券,即使下修也只是缓解短期压力,中长期的投资价值仍有待进一步判断,投资者应在控制信用风险的前提下适度参与。
根据转债新规,在触发赎回和下修前五个交易日要进行公告提示,根据我们观察,赎回公告的信息披露做的比较好,相关转债均进行了赎回提示,在触发时明确是否赎回以及不赎回截止日;下修公告的信披则没有严格执行,相当一部分公司没有公告下修提示和明确是否下修。
我们认为应该加大对转债条款跟踪力度,建立数据库逐日跟踪转债条款,才能及时做出判断,进行有效的条款博弈。2023年上半年正股市场表现较弱,下修转债较多,适当博弈下修机会;个券触发赎回后,发行人选择强赎概率增加,及时跟踪赎回条款防风险。
市场展望:政策确认,破局在望
当前转债市场处于一种“不上不下”的状态,自春节以来呈现窄幅震荡的态势。
“不下”的原因是当前市场情绪已经处于低位,正股估值处于低位,转债有债底支撑,债市收益率低位运行,债基提供了足够的配置资金;
“不上”的原因是经济弱复苏,企业盈利尚未完全转好,市场预期较弱,市场向上的动力不足。
市场转好需要经济进一步恢复,经济复苏的动力主要依靠内生动力和政府逆周期调节。
当前经济增速低于潜在经济增速,主因是内需不足,后续如果需求能够回升,经济增速能够恢复到潜在经济增速水平。
政府逆周期调节方面,随着7月末政治局会议召开,我们认为不仅是对短期市场情绪提振,而且强化了后续稳增长、扩内需的政策基调。此次会议有几个方面值得关注。
一是首次在4月、7月政治局会议通稿中删除了“房住不炒”,结合最近国常会通过的《关于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的指导意见》,对房地产政策更为积极,后续有望看到更多有利于地产的政策出台;
二是“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和使用”,这是第一次在政治局会议层面提到,要求是“加快”,意味着8-9月可能出现地方债发行高峰,为财政支出提供更多的资金;
三是“要活跃资本市场”,这是个全新的提法。此次提法是“活跃”,比之前的“保持资本市场平稳运行”、“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促进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表态更加积极。证监会召集了几家头部券商,就“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广泛征求意见。市场情绪回升,后续期待更多呵护市场的措施出台。
总体上,政策基调更为积极,稳增长、扩内需的主线不变,不仅提到了就业政策、产业政策,也有大量篇幅提到了总量政策。
我们认为在当前经济增速低于潜在经济增速的情况下,政府发力逆周期调节,后续有望看到更多具体政策措施的出台;如果民间投资开始回升,PPI上行,新订单出现趋势性上行,经济能够企稳复苏。
2023年以来,转债市场风格经过了两次变换,最近一次是7月以来,尤其是政治局会议之后,中大盘跑赢小盘。在经济预期向好、稳增长的情况下,由于公司业绩更为透明,确定性强,大盘转债往往表现较好。
图片
展望后市,政府发力稳增长,扩内需,经济能够企稳复苏,稳增长发力的方向值得关注,我们战略性看好内需相关的国企改革、消费、地产基建链等相关标的。
2023 年 8 月十大转债: 围绕政策主线布局
2023年以来,转债市场总体震荡,风格偏主题投资,低估值策略表现较好;后续随着经济复苏,市场风格或转向基本面投资。
政治局会议进一步确认了稳增长、扩内需的基调,后续具体产业政策措施或陆续出台,我们建议围绕政策主线进行布局。我们推荐内需相关转债,与内需紧密相关的基建地产链、消费和中特估有望受益。
会议首次删除“房主不炒”,对地产政策表述更积极,政策预期向好,有利于提振房地产市场情绪,促进地产销售和开发投资的回升。“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和使用”,上半年基建投资增速保持较高水平,财政投资有望进一步发力。推荐基建地产链相关转债,包括工程机械、路桥施工、建筑建材、地产后周期的家具家电等。
会议强调“要积极扩大国内需求”,“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要提振汽车、电子产品、家居等大宗消费,推动体育休闲、文化旅游等服务消费”。疫情防控政策优化之后,出行消费率先恢复,其他消费尤其是可选消费仍有较大恢复空间,在扩内需主线之下,各项促进汽车、家电、家居、旅游等的政策措施陆续出台,消费板块有望成为后续市场的主线。推荐汽车、小家电、美容护理、航旅酒店、医药流通、商贸零售等消费板块转债。
“中特估”有望在稳增长、扩内需的政策主线下迎来一轮上涨。优质央国企具有低估值、高分红、业绩稳定的特点,在稳增长主线下有望发挥更多作用,实现更高的增长,有望迎来价值重估。推荐部分低估值的银行、公用事业、能源等行业转债;政治局会议提到“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注册制改革下的券商转债或受益。
择券上,我们建议关注三个逻辑,一是在配置股性转债时,要注意正股的上涨空间,若正股估值较高,则空间较小,转债跟涨能力也会较差;赎回转债的增多加重了市场赎回预期,临近赎回或接近赎回线的转债上涨空间被压制;优先选取正股估值较低、具备较大空间且短期没有赎回风险的个券;
二是关注新券、次新券,注册制下大量新券将要发行,7月份转债发行明显加速;新券没有历史成本且初期上市有大量筹码,选取在细分领域具有一定竞争力的个券,同时估值不宜过高;
三是当前市场仍在震荡,在震荡市中寻找部分低估值标的或是最佳策略,偏债型转债注重绝对价格和YTM,可作为底仓类转债选择;偏股型转债注重溢价率和正股弹性,可作为弹性券选择。
我们综合前面的分析,以行业和公司的基本面为基础,结合转债的估值、规模等因素,选取以下个券作为转债组合:
山路转债、G三峡EB2、欧22转债、兴业转债、爱迪转债、李子转债、国投转债、中旗转债、科思转债、小熊转债。
图片
风险提示
稳增长不及预期;政策不及预期;企业经营变化不及预期。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微信形式制作的本资料仅面向开源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行为。若您并非开源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信息。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还请见谅!感谢您给予的理解和配合。若有任何疑问,请与我们联系。
免责声明: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是经中国证监会批准设立的证券经营机构,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本报告仅供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的客户使用。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本报告是发送给开源证券客户的,属于商业秘密材料,只有开源证券客户才能参考或使用,如接收人并非开源证券客户,请及时退回并删除。
本报告是基于本公司认为可靠的已公开信息,但本公司不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或完整性。本报告所载的资料、工具、意见及推测只提供给客户作参考之用,并非作为或被视为出售或购买证券或其他金融工具的邀请或向人做出邀请。本报告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判断,本报告所指的证券或投资标的的价格、价值及投资收入可能会波动。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发出与本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客户应当考虑到本公司可能存在可能影响本报告客观性的利益冲突,不应视本报告为做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因素。本报告中所指的投资及服务可能不适合个别客户,不构成客户私人咨询建议。本公司未确保本报告充分考虑到个别客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本公司建议客户应考虑本报告的任何意见或建议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以及(若有必要)咨询独立投资顾问。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若本报告的接收人非本公司的客户,应在基于本报告做出任何投资决定或就本报告要求任何解释前咨询独立投资顾问。
本报告可能附带其它网站的地址或超级链接,对于可能涉及的开源证券网站以外的地址或超级链接,开源证券不对其内容负责。本报告提供这些地址或超级链接的目的纯粹是为了客户使用方便,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构成本报告的任何部分,客户需自行承担浏览这些网站的费用或风险。
开源证券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可参与、投资或持有本报告涉及的证券或进行证券交易,或向本报告涉及的公司提供或争取提供包括投资银行业务在内的服务或业务支持。开源证券可能与本报告涉及的公司之间存在业务关系,并无需事先或在获得业务关系后通知客户。
本报告的版权归本公司所有。本公司对本报告保留一切权利。除非另有书面显示,否则本报告中的所有材料的版权均属本公司。未经本公司事先书面授权,本报告的任何部分均不得以任何方式制作任何形式的拷贝、复印件或复制品,或再次分发给任何其他人,或以任何侵犯本公司版权的其他方式使用。所有本报告中使用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均为本公司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
研报首次发布时间:2023.7.31
陈曦:首席分析师,证书编号:S0790521100002
梁吉华:联系人,证书编号:S079012112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