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暴雨救援派出的「乌尼莫克」,为什么被称为“救护之王”?

受访专家:北京急救中心主任医师  刘扬
北京急救中心车管科科长  韩超
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高阳
近日,京津冀等地持续遭遇强降雨袭击,三天内连发七次暴雨红色预警。北京房山、门头沟多地区受降雨影响,河路受阻严重。为有效应对险情,7月31日上午,北京急救中心(简称北京120)迅速响应,派出号称“救护之王”的越野救护车“乌尼莫克”,分为两支前线院前医疗救援车队,前往房山、门头沟灾区开展救援。
水害严重,跨区转运早产双胞胎
7月31日下午1点半左右,刚结束北京房山救援任务的“乌尼莫克”120车组接到指令,有一对33周早产新生儿双胞胎急需从门头沟区医院转院。北京急救中心医生刘扬迅速带领团队人员前往。
“当时家属已联系到,需转送至八一儿童医院,但由于路段淹水严重,道路险情还未解除,八一儿童医院派出的第一辆普通救护车行驶到半途抛锚,无法继续前行,派出的第二辆车也面临‘搁浅’风险。”刘扬向“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记者介绍,经过迅速研判,他们决定先前往门头沟区医院接上新生儿,随后引导八一儿童医院急救车至相对安全路段,走出水灾区域。
经过近两小时跋涉,刘扬与随车医护人员终于接到这对早产儿,并在急救车上为孩子做好吸氧、保暖等医疗照护。随后,在北京120越野救护车的引领下,八一儿童医院救护车也安全驶出灾区。
图片
到达石景山区后,急救人员将孩子从越野救护车转移到八一儿童医院救护车上,全程救援转运长达近四个小时。看着酣睡中的新生儿,孩子父亲十分激动地感谢急救人员:“太不容易了,多亏你们及时赶到,孩子以后一个叫定海,一个叫神针。”
“救护之王”最大涉水1.2米
“乌尼莫克”为何能在此次大暴雨中,执行其他救护车难以执行的任务?它跟普通的救护车到底有何区别?
据北京急救中心车管科科长韩超介绍,乌尼莫克是高级全地形越野医疗救护车,凭借超凡的越野能力,能够到达其他车辆无法到达之处,在风暴、洪水、台风、暴雨、沙尘暴、地震、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面前,它总是能够创造最大的生机。
图片
据了解,乌尼莫克医疗救护车可应用于涉水1.2米、爬坡度100%、斜面行驶度38度的极端环境,适用于全年任何季节。其内部装备有可左右、上下移动的电动急诊手术平台,以及快速折叠的担架床系统,最多可同时运送4名卧位病员。
因此,当恶劣天气导致道路交通不畅、普通救护车无法到达现场,且有急危重症患者需要救治时,乌尼莫克就能够为救援队伍打通一条“进”可快速送入物资、“出”可运出受困人员的救援生命线。
道路清障及时,救援有序开展
据北京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副指挥、应急管理局副局长刘斌介绍,7月31日,全市平均降雨量达到2012年“7·21”降雨的水平,特别是房山区和门头沟区,平均降雨量都超过了400毫米,已远远高于当年的“7·21”。
“从昨天上午接到救援任务,我就一直在车上,晚上6点左右才在指挥部设立的临时休息区休息了大概2个小时。”刘扬说,因为这次雨势很大,部分路段积水严重、淤泥很多,救援过程在路上耗时很多,所以医护人员根本来不及休息。
7月31日上午,暴雨红色预警中,门头沟强降雨造成城区多条道路出现积水积泥情况。中午12点半,门头沟区环卫中心立即安排人员和各类机械设备赶赴城区多条重点道路开展清淤作业。刘扬说:“暴雨对路面设施的破坏和冲击很大,给车辆通过造成一定阻碍,所幸,当地市政部门及时清障,目前通行顺利。”
截至8月1日上午,救援工作仍在有条不紊地开展。目前,120救护车辆和人员都处于随时待命状态。▲
责编:赵子莹
主编:张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