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雁:越是在经济恢复回升时期,越要坚持公平竞争理念

图片
2023年8月1日,是新《反垄断法》落地实施一周年纪念日,至此我国《反垄断法》已经走过了十五个年头。为此,南都数字经济治理研究中心召开“反垄断法15年:如何助力民营经济健康壮大”主题研讨会。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恢复和产业升级的关键期,结构性问题、周期性矛盾交织叠加。会上,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处长卢雁谈到民间投资与竞争政策时表示:“越是最吃劲的时候,越要坚持公平竞争政策,坚持公平竞争政策就是发展政策, 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投资环境。”
越是在经济恢复回升时期,越要尊重“市场的手”
7月24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持续深化改革开放,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切实提高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切实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后,经济恢复是一个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过程。
在当前的经济恢复回升形势之下,卢雁强调应该尊重“市场的手”发挥康复作用,防止“政府的手”伸得过长,在市场机制调节下更好、更精准地发挥政府的作用。
他特别提到需要警惕两种倾向:一是警惕政策的歧视性,特别是防止地方政府在解决地方债务过程中,对外地经营者实行歧视性待遇,侵害其合法权益。二是警惕政策的限定性,让公平竞争政策发挥保障市场活力、维护市场秩序的功能,倡导政策向中小企业倾斜,推动实现普惠化目的。
“市场信心”是今年上半年的核心词汇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去掉房地产开发投资,今年1-5月民间项目投资同比增长9.4%,这说明年初以来提振民企信心的一系列举措成效初显,但是稳投资依然任重道远。
“市场信心成为今年上半年的一个核心词。”卢雁说道,“全球经济收缩和我国经济转型交织叠加,历经三年疫情的大量中小企业刚刚恢复过来,亟须政府加大产业扶持政策、加大公平竞争政策。”
卢雁注意到,当前“办照难”“办证难”等公共服务已不再是民企发展痛点,取而代之的是市场竞争中与企业性质挂钩的行业准入、资质标准、产业补贴等不平等制度约束。他认为,公平竞争政策是一项发展政策,既为民间投资保驾护航,帮助地方政府针对过度作为做“减法”,针对不作为、慢作为做“加法”,促进地方政府更好发挥作用,助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让竞争政策成为产业政策“助手”和“教员”
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也是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配置效率的前提。新修《反垄断法》一大亮点就在于明确竞争政策的基础性地位,并将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法律化。
最新公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即“民营经济31条”)继续强调,全面落实公平竞争政策制度。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健全公平竞争制度框架和政策实施机制,坚持对各类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平等对待。
在处理产业竞争与竞争政策问题上,卢雁认为,从相关市场的角度分析,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并不矛盾。二者之所以会产生冲突,主要是产业政策落地过程中面临地方层层加码。当面临二者冲突时,应该思考如何发挥竞争政策的作用,让产业政策更加精准、有效地制定和实施,促进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在他看来,竞争政策是产业政策等经济政策落地时的“助手”和“教员”,而非对手,通过倡导和发扬公平竞争理念,可以促进产业政策制定的精准化,共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采写:南都记者黄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