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村预计9月底向市民开放!大运场馆后续如何利用?这场发布会说清楚了

大运遗产,是大运会在申办、承办以及举办和赛后所留下来的有形和无形的成果。成都大运会能给成都留下什么?能带来什么?8月4日,大运遗产专场新闻发布会在成都大运会主媒体中心举行。
成都大运会执委会办公室专职副主任曹雪峰在发布会上表示,为了保护好利用好大运遗产,成都大运会执委会专门设立了成都大运会遗产规划管理办公室,“其主要目标是通过举办成都大运会,努力创造体育、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城市发展、教育与青年七个方面29个领域的丰厚遗产,为城市的长远发展留下宝贵的财富,长久惠及城市和广大市民。” 
图片
↑大运遗产专场新闻发布会现场
大运会场馆:
以市场化的思维
来推动场馆惠民和可持续利用
大运会体育场馆是成都大运会留给这座城市最为显性的体育遗产。
曹雪峰介绍说,成都大运会总共有49个场馆,其中新建的只有13个,其余36个均为改造场馆,这本身就体现了可持续利用的理念。“新建场馆与城市发展规划相结合,均达到了绿色建筑的二星级标准,改造场馆大多数在高校,赛后将用于高校的体育事业发展,有效防止了闲置浪费。”
曹雪峰表示,近年来,在成都大运会的筹办工作中,大运会场馆能赛尽赛、能开尽开。仅在2022年就面向社会免费或者低收费开放近8万小时,服务市民群众超过509万人次,举办各级各类赛事730余项。“推动了全民健身在成都这座城市蔚然成风。成都大运会结束后,这些场馆还将继续用于成都的体育事业和全民健身。”
图片
↑7月28日晚,成都大运会开幕式在安湖体育公园主体育场举行
大型赛会的场馆设施后续利用是各方关注的焦点,对此,曹雪峰表示,在成都大运会结束之后,成都将采取“短期+长期”相结合的方式,以市场化的思维来推动场馆惠民和可持续利用。
在短期,着重围绕引进高等级赛事,分类实施惠民开放,持续提升场馆的服务品牌和场馆的显示度。“我们将大力推动场馆惠民赛事计划,计划从下半年开始,陆续将在大运场馆举办22项国际赛事和38项全国性赛事,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将大力推动2024年汤尤杯、2025世运会等大型顶级赛事在大运场馆举办。通过高频度、高热度赛事,持续提升世界赛事名城影响力。”
同时,大运场馆将分类实施场馆惠民开放,落实全年免费或者低收费开放的天数不少于330天,每周免费或低收费开放的时间不少于35小时。“让广大市民走进大运场馆共享大运成果。”曹雪峰说。
曹雪峰介绍说,在长期,将推动产业融合,促进场馆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优化,推动大运遗产服务城市、惠及市民。
“我们将在赛事体系基本成型,全民健身蓬勃开展的基础上,分段探索市场化路径,努力形成大型体育场馆可持续综合利用的成都之路。”曹雪峰说,成都将推动政府在场馆运营中从直接的管理者转变为运营的监督者,以委托管理的方式进一步提升场馆的运营效能,“同时,将促进以场馆为中心,体育产业多元融合发展,丰富场馆的核心价值链,提升场馆的自我造血功能,促进以场馆为核心的优质资源加速聚集、集群发展。”
大运村:
大力发展特色学科
推进场馆综合利用
在成都大学建设运动员村,是成都大运会带给这座城市尤为厚重的教育遗产。
曹雪峰表示,这一“村校合一、体教融合”的模式是成都大运会在大型国际体育赛事运动员村建设中的一新探索。“大运村作为服务保障成都大运会的重要功能载体,赛时为1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团提供住宿、餐饮、医疗、咨询、会议、休闲和商业等服务,有效推动全球青年大学生关注大运、参与大运、服务大运。赛后大运村将全部移交成都大学,实现百分之百的可持续利用。”
图片
↑夜幕下的大运村一角 资料图
那么成都大学在成都大运会结束以后如何利用好大运村的大运遗产?
对此,大运村执行副村长苏波表示,成都大学将大力发展特色学科。具体而言,成都大学将依托大运村的运营管理以及赛事服务积累的经验,发展体育赛事管理学科,培养赛事运营、赛事策划方面的人才。“在大运村里深受运动员追捧、热爱的文化互动体验区,它本身就是成都大学的传统工艺研究院改造而成。我们将更加注重挖掘传统工艺的历史文化内涵、技艺精髓以及精神内核,以工艺的传承来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这些都可以在学科发展上成为我们的特色。”
成都大学还将推进场馆的综合利用。苏波表示,大运村场馆都将转化为成都大学师生员工的教学生活空间,同时,成都大学还将利用这些场馆积极争取承办高水平的体育赛事和艺术文化活动。“我们会落实场馆惠民、体育惠民的要求,推动场馆科学有序地向社会、向市民开放。”苏波表示,大运村闭村以后,将立即进行“村转校”工作,预计9月底学校恢复正常的教学秩序以后,将通过预约的方式向市民开放。成都大学还将开放大运村医疗中心,依托成都大学附属医院向市民提供诊疗服务。
此外,成都大学将加强与参赛大学生运动员所在的高校的联系和交流,举办高层次国际学术活动,开展高质量的中外合作办学和科研创新合作。“成都大运会结束以后,我们欢迎所有参加成都大运会的大学生运动员,只要来到成都,都欢迎他们到成都大学,这个曾经他们在大运村的家来看一看、走一走。”苏波说。
城市功能、品质提升
加快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曹雪峰表示,城市功能、品质提升是成都大运会带给这座城市可感可及的城市遗产。
曹雪峰介绍说,成都不断提升城市重大市政设施的承载能力,推动城市东西主轴线、成洛简快速路、成龙简快速路和大运村至东安湖体育公园直连道路等交通枢纽和城市干道的建设。全面推进夜景靓化、立面净化、市容美化、生态优化,推动城市品质品位整体提升。积极推进公共设施拆违增绿、拆墙透绿、增花筑景,推动航空走廊大地景观再造,高质量打造了一环路市井生活圈,顺利完成2000余个城市环境整治和品质提升项目。
“同时,切实做好老旧小区、背街小巷、农贸市场等环境整治的里子工程,坚决避免大拆大建和铺张浪费。先后对十陵大运村片区、凤凰山体育公园片区等15个片区实施了风貌的集中整治,让市民身边的环境得到明显的改善。”曹雪峰说。
此外,带动世界赛事名城和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成都大运会带给这座城市惠及长远的发展遗产。“近年来,我们在成都大运会的筹办过程中,全力推进世界赛事名城建设。先后成功申办了2024年汤尤杯、2025年世运会等国际顶级的体育赛事,成功举办了2022年世乒赛、2022年全国体操冠军赛、2023年中国成都·天府绿道国际自行车赛等赛事,全力助推成都蓉城足球队重返中超赛场。”曹雪峰说。
图片
↑本赛季成都蓉城主场赛事场场火爆 资料图
同时,成都加快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开展体育招商活动,吸引成都大运会赞助企业安恒、滴滴、科大讯飞等落户成都创业发展。近三年来,全市累计签约重大体育产业项目115个,签约金额超过870亿元,2022年成都市体育消费的总规模提升至578.6亿元,较2018年增长了44.5%,入选首批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2022年全市体育产业的总产值达到了1005亿元,增加值达到385亿元,相比2018年分别增长了59%和79%。
曹雪峰表示,大运会遗产的创造过程本质上是赛事价值的提升过程,同时也是举办城市价值的放大过程,“希望大家在成都多走走多看看,去感受体验并分享传播成都大运会给成都这座城市带来的变化。”
红星新闻记者 彭惊
责编 任志江 编辑 欧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