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亿中国女性体内都有颗“定时炸弹”,很多人却并不知道要取出来

你能认出这张图里面的东西吗?
图片
(图片来源:Museum M. Thiery, Pand, Ghent, Belgium)
认不出也没关系,拿这张图给你的妈妈,或者是身边60、70年代出生的女性看,她们应该都不陌生。
这个东西就是宫内节育器,俗称“节育环”。
图片
宫内节育器是一种安全、有效且可逆的避孕手段。世界卫生组织(WHO)也有数据显示,只要正确使用,避孕有效率超过99%。
在上世纪80年代,节育环因为操作简单、有效时间长、成本低,而且可逆等特点被广泛用做避孕手段。
“上环”也成了一代中国女性共同的记忆:根据《中国卫生与计划生育年鉴》,在1980~1990这十年间,我国共实施了宫内节育器放置手术超1.3亿台。目前,全世界宫内节育器使用人数,中国占三分之二。
图片
但节育环安全有效的前提是“正确使用”。正确使用的注意事项就包括:在有效期内使用。
不管是哪一类节育环,都有使用期限,比如:
●含铜套的T型宫内节育器,可放置10~15年;
●带铜V型宫内节育器(有尾丝),可放置7~15年;
●硅胶、塑料或其它类型的节育环可放置5~7年。
图片
简单计算一下就不难发现,在80、90年代上环的中国女性,体内的节育环早已经超过了使用年限。但是,超期使用的节育环,还留在她们的身体里。
2007年的一组数据显示,前来取环的女性宫内节育器平均使用时间为20.96年,带器时间最长的有41年。2014年一次涉及2054例女性的调查中发现,未取出的节育环有一半都放置了20年以上。
为什么这些节育环能在这些女性身体里停留这么久?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
她们不知道“节育环”是要取的,也没有人来提醒她们“该取环了”。
如果超期使用只是失去应有的避孕效果也就罢了。
但对于大部分中国女性来说,超期使用的节育环,无异于是在子宫里埋下一颗“定时炸弹”。
图片
(带血的节育环 图片来源:澎湃新闻)
当年“上环”的女性,现在也都是50岁左右的年纪,正在或已经迎来了绝经期。绝经之后的子宫和宫颈会逐渐萎缩,但是节育环却不会变小。
想象一下,如果你穿了一双小一号还在不断收紧的鞋子,你的脚会不会很痛呢?超期放置的节育环可能引起的疼痛要严重更多:
1. 节育环嵌顿腰痛、腹痛和不规则出血
绝经后女性的子宫和宫颈会萎缩,宫腔变小,阴道出现萎缩、干燥。这会使宫内环可能出现变形、移位,嵌入子宫肌层,引起腹痛腹胀,甚至不规则阴道流血。
图片
(节育器异位示意图)
2. 节育环变形断裂、下移脱落进入其它脏器
部分老化的节育环可能会随着挤压变形、断裂甚至脱落下移,到结肠、膀胱等部位,变得更加难以取出。
3. 手术取出难度大,风险高,伴随着成倍增加的疼痛
普通的节育环取出,并不是一个非常痛苦的大手术。可一旦发生了嵌顿,就可能需要强行扩张宫颈,甚至进行宫腔镜的手术。
这不仅意味着更贵的手术费用,还需要承受更大的痛苦和手术相关风险,如节育环断裂、部分残留、麻醉药物过敏、心脑血管意外、周围器官损伤等。部分嵌顿的案例,甚至需要选择开腹或者腹腔镜切开子宫取环,其中风险可想而知。
图片
有女性这样形容摘取嵌顿节育环的感觉:“生孩子的疼,生完就忘了;但这个痛一辈子忘不了。”
在网上搜索“取环”,也可以看到很多人分享亲人取环的疼痛经历:
图片
(图源:网友讨论截图)
这些痛苦,是完全可以避免的。而且避免的方法也很简单:
不要等到不得不去才去取环!
如果宫内节育器的放置已经超过了有效时间,那么就需要及时取出或者更换新的。
图片
绝经后的女性,取环最佳的时期是闭经后半年到一年内,最好不超过三年。绝经时间越长,节育器嵌顿越严重,取环手术也会越困难。甚至会引起宫颈损伤、大出血和宫腔感染。
图片
只要及时,取出宫内节育器的过程不会太复杂:
●选择设有妇科或者计划生育病房的二级及以上的医院。
●取出之前先进行B超检查,确定宫内节育器的位置和类型。
●如果是有尾丝的节育器,可以通过牵拉尾丝的方式取出。
●没有尾丝的节育器,也可以用取环钩牵拉取出,一般不会遇到很大的障碍。
2016年,南京邮电大学孙晓明教授在接受新京报采访时表示,他们团队预测未来十年会有约2600万女性需要取环。
这2600万人里,可能就有我们的妈妈、身边的女性长辈——已经经历了生育之痛、上环之痛,如果不能及时采取行动,很可能还要再经历一次不必要的取环之痛。
恳请看到了这里的你,提醒她们:该取环了。
审稿专家
彭国庆 |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妇科主任医师
参考文献
[1]Heinemann, K., Barnett, C., Reed, S., Möhner, S., & Do Minh, T. (2017). IUD use among parous women and risk of uterine perforation: a secondary analysis. Contraception, 95(6), 605-607.
[2]El Ayadi, A. M., Rocca, C. H., Kohn, J. E., Velazquez, D., Blum, M., Newmann, S. J., & Harper, C. C. (2017). The impact of an IUD and implant intervention on dual method use among young women: results from a cluster randomized trial. Preventive medicine, 94, 1-6.
[3]Goldstuck, N. D., & Wildemeersch, D. (2017). Prevention of intrauterine contraceptive device expulsion and intolerance: Determination of the anchor mechanism. Clin Obstet Gynecol Reprod Med, 3(1), 1-8.
[4]郝文卿. 宫血宁治疗节育环放置后月经过多的临床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11):714-715.
[5]马蓉, 哈丽扎提·吾司曼. 探讨子宫腔内放置节育环对女性生殖健康的影响[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 v.16(01):91+93.
[6]阿力努尔·于甫甫江. 分析妇女子宫腔内放置节育环的副作用[J]. 智慧健康, 2017(10).
[7]涂文华. 无痛人工流产术后放置节育环的安全性[J]. 医疗装备, 2017(04):100-101.
[8]张开宁,吴尚纯,彭林,等.中国9省农村育龄妇女IUD使用及失败现状的流行病学研究[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7(11):674-677.
[9]邹燕,楚光华,姚玮.宫内节育器与疼痛[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1(4):244-246.
[10]黄茹飞,刘小芹,陈建平,等.2054例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妇女宫内节育器使用年限及取出情况调查[J].生殖与避孕,2014(1):41-45.
[11]景秀,杨继高,张苓,等.绝经后宫内节育器取出困难相关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10(4):6-9.
[12]2017中国卫生与计划生育年鉴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7
[13]王婧祎,王佳慧. 老人回忆十年前取环经历:这个痛一辈子忘不了. Retrieved 9 September 2020, from https://news.qq.com/a/20161223/039535.htm
内容制作
*腾讯医典内容团队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