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充电宝怎么越来越贵?记者走访厦门市场发现……

图片
消费者已养成租用共享充电宝的习惯。图为市民正在租借充电宝。
  租了一个充电宝,充了不到4小时,却被收费24元。近日,市民林先生拨打本报热线968820称,他在逛街时租借了一个共享充电宝,觉得收费有点贵。
  街头共享充电宝涨价幅度大,从2021年的1元-1.5元/小时,到现在,有的已涨至6元/小时。记者针对共享充电宝的市场现状展开调查。
  【市民反映】
  计价规则与标示价格不符
  林先生说,7月25日下午,他在中山路附近租借了一个美团充电宝,充电宝上醒目地标着“1.5元起充”的字样。“我以为充一个小时只要花1.5元,充了近4小时,没想到归还时系统显示收费24元。”林先生展示手机付款页面,上面的价格明细写着每30分钟收费3元。
  “事后我联系美团人工客服反馈了这个问题,他们给我的订单退了款。”林先生说,虽然美团核实情况后,明确指出订单的计价规则和所标示的价格不符,并做了退款处理,但他也很不解,共享充电宝的收费价格为何会变得如此贵。
  【记者调查】
  相隔100米 差价2元/小时
  记者使用共享充电宝的租借地图进行了搜索,并查看了各个租借点的具体价格。记者发现,“街电”“怪兽充电”“美团充电”三个品牌的共享充电宝,并没有在全市范围内统一定价,甚至在部分相同区域,还会出现单价差——如在黄厝附近,相隔不到100米的距离,两个同一品牌共享充电宝的差价能达到2元/小时。记者还发现,在环岛南路、中山路、沙坡尾等旅游景区,共享充电宝的价格普遍偏高,达到6元/小时。虽然在江头北路等区域还有收费1元/小时的共享充电宝,但数量寥寥无几。
  7月30日上午,记者在后埔二路附近租借了三个品牌的共享充电宝,容量均为5000毫安,“街电充电”价格为4元/小时、“怪兽充电”价格为3元/小时、“美团充电”价格为4元/小时。记者租借了约两个半小时后,每个充电宝收费价格均在10元左右。
  此外,记者发现, 网上5000毫安的充电宝售价为五六十元,也就是说如果以6元/小时的价格计算,市民每次租借2小时,借5次的费用就能买一个5000毫安的充电宝了。
  【商家回复】
  实行差异化定价策略
  针对我市不同区域的共享充电宝存在收费不同的情况,记者分别致电联系多个共享充电宝品牌的客服。
  街电的回复是,不同设备收费策略不同,是商家各地区代理根据地段等不同情况而设定的。美团也是相似的说法,“为贴近市场,美团充电业务实行差异化定价策略”,并表示美团充电业务会基于当地市场情况,参考行业报价以及具体合作商家的建议进行具体价格设定。
  【专家声音】
  规范行业经营
  避免无序涨价
  针对目前共享充电宝市场存在的问题,记者联系上集美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江航。他告诉记者,早年共享充电宝刚推出时,商家为了抢占市场,不约而同选择了低价策略培养市民消费习惯。当时主要采取补贴策略换取低价,此操作和共享单车早期的经营策略是类似的。市场占领了,用户黏性也逐渐形成,但由于收益小于成本,共享充电宝的商家大多是亏损的。如今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养成后,商家为了盈利,靠回收补贴和提高价格“回血”。还有就是,不少消费者租借充电宝后,并未归还,商家提高价格,也是降低固定成本流失的一种方式。
  “从经济学角度来讲,涨价必然导致需求降低,但充电宝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典型的必需品。”江航告诉记者,在这种情况下,商家会采用提高价格的策略,来提高销售收入。虽然消费者不喜欢被商家在紧急情况下“宰一刀”,但是相较于手机续航焦虑,能用钱解决还是可以接受的。
  “手机续航焦虑不可避免,但商家借此来肆意涨价不可取。”江航认为,有关监管部门可以出台相应政策和收费标准,规范此行业的经营现状,避免无序涨价的情况发生。
(文/图 厦门日报记者 薛尧 实习生 张雨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