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名篇《石壕吏》,到底表达了什么思想?康震的解读曾引争议

北师大著名的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康震,有一次在内部一个讲座上评价杜甫名作《石壕吏》,说这首诗是在表现古代老百姓的“爱国主义精神”。
康震的理由大致概有三:
一曰,诗中的征兵行动,是由“咱们的军队发起的”;
二曰,“石壕吏”是“国家公务员”,是郭子仪“委派地方武装部的干部”来完成紧急征兵任务的;
三曰,诗中的老妪最后“没有一头撞死”,而是主动跟石壕吏走了。
图片
于是得出一个结论:国家征兵没有错,石壕吏没有错,老妪也没有错。石壕吏“顶多是态度不好”,但是“他的态度再好老百姓也没法接受”,这就等于说石壕吏的态度其实也没啥大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老妪最后做出了重大的牺牲,因为她主动提出跟石壕吏到军队去做饭。因为她知道,石壕吏是为了国家来征兵的。
征兵又是为打跑安禄山,打跑安禄山又是为了恢复原来的生活秩序。可见此老妪的身上,具有一种“爱国主义精神”。
一、康震解读《石壕吏》为何引发争议?
想也不用想,我们就知道康震就是在“胡说八道”。第一,古代普通老百姓的头脑里面,大多没有“爱国主义精神”这回事。
第二,杜甫只是用他的诗歌忠实地记录下了一出人间悲剧,诗中的“怒”、“苦”等用语已经很明显流露出对老妪一家人的同情,说这是在“歌颂爱国主义精神”完全是“指鹿为马”。
那么,为什么堂堂一个高校的博士生导师,一个专业从事文学研究的学者,会犯这种“低级的错误”呢?
图片
我想这大概是因为,康震在解读、批评这些古代文学作品的时候,一直在使用当代人的政治思想与阶级立场。
杜甫的诗歌一直被人们称为“诗史”,按照“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观念,康震等人对待杜甫创作《石壕吏》时的“政治立场”,自然不敢大意。
了解这首诗创作背景的人都知道,石壕吏的确是郭子仪派去征兵的“国家公务员”,而郭子仪正是“中兴大唐”的名将。
没有郭子仪,大唐可能就要提前完蛋了。但是杜甫写《石壕吏》这首诗,的确也是在批评小吏“夜捉人”的恶行。
可是你能因此告诉我们的学生们,“诗圣”杜甫写这首诗的目的是在“和国家唱反调”吗?显然是不能的。
但是讲杜甫,又不能绕开他这首代表作。于是康震等人只能另辟蹊径,告诉学生们,杜甫是在歌颂老妪的“爱国主义精神”!
有网友看了“严重不服”,于是发问:这家的老翁为什么“逾墙走”了,让自己的老伴去充军,难道他就不爱国吗?
图片
还有人找来了大唐的政治制度,长篇大论地从老妪家吃奶的孙儿推导出他大儿子、二儿子和三儿子的年龄。
得出的结论是:老妪的长子不会超过三十岁。古代人结婚结得早,唐代男性一般十三、四岁就结婚了。那么算起来,这家的老翁也就五十岁。
五十岁并不算太老,按唐朝的“府兵制”,此老翁当时还没有除脱“兵籍”。可是这个老翁“不爱国”,他也不管老太婆和儿媳、小孙子,自己连夜“逾墙走”了。
还有这家的儿媳妇,你抱着娃儿在家里哭什么呢?征兵法又不捉奶娃,又不捉小媳妇,可见她也是一个不爱国的家伙。
既然要歌颂“爱国”,杜甫为什么又要花这么大力气,写这家人一大堆“不爱国”的表现呢?事实上杜甫写这首诗的目的,的确就是在批判某些东西。
杜甫批判的对象,除了“石壕吏”违规征兵的行为(大唐兵制并没有“以老妇人充军”的征兵条例)。除此之外,他批评的对象,当然还应该有安禄山与唐朝之间“残酷的战争”。
图片
我们不能以现代某些人僵化的思想去理解古人的思维,不能“二极管”地把一切“批判、揭露现实黑暗”的作品,全部都打到“敌对”面。
二、杜甫写《石壕吏》的真实用意是什么?
在这里我想强调的是,杜甫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诗人”,没有之一。但是与此同时,他也是最正统的一位“儒家诗人”。
给学生讲解《石壕吏》时,我们根本没有必要回避诗人“批判现实”的正当创作动机。因为支持国家征兵,和反对石壕吏恶劣的行径并不相矛盾。
杜甫之所以没有用更加直白、严厉的措辞批评石壕吏,只不过是因为当时征兵的情况的确十分复杂。杜甫对大唐征兵的态度,其实在“三吏三别”中的《新安吏》中已表达得十分明确
当时朝廷征兵征不到,于是下令要拉走农家的“中男(十八岁)”时。他主动出面安慰被征兵者的家属,告诉他们这是一场正义的战争,郭子仪对待士兵如同自己的兄弟一样。
所以杜甫创作“三吏三别”并不是为了反对征兵,他其实只是在尽一个爱国诗人“讽谏”的责任罢了。
图片
中国古代诗歌理论中有一个出自《论语》的,非常有名的“兴观群怨”说,康震教授肯定是知道这个理论。
假如康震教授能把这一套理论给学生讲明白,那么学生自然就会理解,杜甫写《石壕吏》的动机,绝对不是在和国家政策唱反调。
这个理论出自《论语·阳货篇》:“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按照以上的这种说法,诗应当有四大功能:
第一,诗歌具有文学审美的功能。阅读诗歌,可以激发读者的联想,帮助读者更深刻地去认识这个世界。
第二,诗歌的认知功能。阅读诗歌,可以增广我们的见闻,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世界的本质。
第三,诗歌沟通功能。当许多人共同读一首,或者几首诗时,诗中的思想,能够统一人们的见解和看法。
第四,诗歌还有讽谏君王的功能。人们可以通过写诗委婉地向君主提出意见和建议,帮助统治者纠正错误。
图片
儒家文人都是有政治理想的人,杜甫是其中最典型的一个代表。他写《石壕吏》,就是在发挥诗歌“兴观群怨”四大功能中“怨”的功能。
因此杜甫在这首诗中并没有直接地说出自己的观点,只是真实地把这个场景呈出现来,给朝廷看。请注意,我在这里说的是,杜甫写这首诗的目的是给朝廷看。
因为在古代中国,底层人基本上都是文盲。所以这些诗不可能是写给最下层的被征兵对象看的,他就是写给统治者看的。
杜甫的真实用意就是在提醒统治者:请注意哟,征兵固然是必然的,但是现在出了这么一个问题……
自《论语》问世二千多年来,除了“文字狱”盛行的清朝,中国历朝历代绝大多数时间里,都还是允许文人通过诗歌和奏章来行使“讽谏”权的。
所以完全没有必要因为“诗圣”写了一首讽喻、批判现实的诗歌,就大为紧张,更不至于要为了“政治正确”,刻意去歪曲《石壕吏》这首诗的创作本意了。
结语
康震“歪解”了《石壕吏》,结果人们在批他的时候,把郭沫若也拉出来一块儿批了。为什么呢?这大约是因为郭沫若曾经表示自己不喜欢杜甫的诗歌。
图片
但是郭沫若对于杜甫这首《石壕吏》的评价,却是和康震是“相反”的。在康震看来,杜甫批判了“石壕吏”,就等于批判了“国家公务员”。
批判了国家公务员,就等于是在反对唐朝的征兵政策。然而这场征兵活动,又是“由国家发起的正义行动”,由于我们不能说“诗圣”是“反动”的,于是我们只能“歪解”这首诗。
但是在郭沫若看来,杜甫是批评了石壕吏,可是批得还不够彻底。他是“站在地主阶级的立场”上的,他有意要包庇地主阶级的恶!
仔细看一下康震、郭沫若二人的论断,基本可以确定,他们都认为杜甫是在通过这首诗批判这场征兵行动。
不同的是,一个人认为杜甫的“政治觉悟”太低,敌我不分;而另一个人则认为杜甫“革命不彻底”,就是在“和稀泥”。
其实人家杜甫什么都还没有说,就已经被郭沫若和康震“打成了右派”,连着批斗了好几个来回。
图片
对于这件事,我最后想说的只有一句:评价古代文学作品,最好还是从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出发,请暂时放下狭隘的“阶级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