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四首,谈谈唐宋明时期立秋日,簪戴楸树叶子迎秋的习俗

古诗中的立秋:前日家人带楸叶,求身强健更何求
楸树是中国古老的树种,先秦时期,就广泛种植。楸树笔直,木材良好。屈原的《楚辞》里,就有“望长楸而太息兮,涕淫淫其若霰。”是说楚国的都城的郢,道路边种满了高大的楸树,让他在遥远的的地方,一想到家乡故国,就眼泪潸潸。
楸树高大,挺拔,花开层层而绚烂,但是为什么叫楸树呢?
因为楸树和梧桐一样,大叶子,都有早秋落叶的生物特征,为区别梧,梓树,就把这种树,叫作“楸树”,强调它早秋落叶,迎秋的特征。
楸树在中国古代是常见的经济木材,品质良好,用途广泛,可以做房屋建筑,车船,家具,所以汉朝有种植楸树而致富的人家,其木材创造的财富可抵千户侯。
那么楸树楸叶的药用价值也高,在古代,皮肤病多发,最常用的就是用楸树叶子熬成膏药贴敷或者服用。因为楸叶有清凉拔毒的作用。尤其是夏秋之季,古人头发厚重汗湿,容易得头癣,疮疖,用楸树叶子煮水洗沐,可以消毒爽肤。
古人没有抗生素,防病治病多依赖天然的草本。早春插用柳枝的苦液来抵御疾病,夏天是菖蒲,早秋则是楸树叶,仲秋是菊花,茱萸。这种方式传承已久,比如柳枝菊花可以追溯到上古。
图片
楸叶的运用,至少也在汉朝时期就有了。东晋名医范汪称楸叶治疮肿之功。
唐朝的元稹流放到江陵,路上遇见了比蚊子还小的飞虫,叮咬之后,浑身起疮,经久不愈,最后是用楸树叶子熬膏敷贴治好的。
所以明朝的李时珍认定,立秋戴楸树叶子的习俗,起自唐朝。一方面楸树有迎秋的美意,二则是楸叶的确是最能预防治疗夏秋疾病的一种常见树叶。三,也许李时珍见过现在已经遗失的唐朝文献,有唐朝立秋日戴楸叶的习俗,但是现在,已经不可考。
那么宋朝的立秋,皇宫中是有以梧桐应秋的典仪,民间流行立秋戴楸树叶,则频繁见之诗文,笔记。
比如描写北宋京都风尚的《东京梦华录》 有立秋日,满街卖楸叶,妇女儿童辈,皆剪成花样戴之。
而南宋:吴自牧《梦粱录》,则记录南宋首府杭州在立秋日,“都城内外,侵晨满街叫卖楸叶,妇人女子及儿童辈争买之,剪如花样,插于鬓边,以应时序。”
南宋和北宋不以朝代更替,立秋传承了戴楸叶的习俗。
民间的风俗力量向来柔韧绵延,所以我也赞同,这是汉唐民间风俗的遗留。
有迎秋的吉利寓意,也有治病防病,预防时病的功效。
图片
“凉风天际来,拂我阶前树。
稍惊枝上禽,复堕叶间露。
儿童畏我逢秋悲,刻叶作花矜岁时。
祝我宜秋劝使插,未能免俗复尔为。
鬓边二毛殊不恶,淮南何须伤木落。”北宋 · 刘敞《剪楸叶词 》
这是北宋早年的立秋,凉风从天际吹来,吹过了庭院间的树,那楸树上有鸟,叶子上有雨水和露水。
孩子们怕我到了秋天就悲秋苦闷,剪下楸树叶,在叶子上刻做花的形状。
他们说,这样的楸树叶子,最适合此时插在头上,我自己看着孩子们的笑脸,未能免俗,就让他们这么做了。
结果一看,花白的头发衬着碧绿的花叶,还满精神的,我这悲哪门子秋,一起快乐迎秋吧。
这就是民俗和生活的力量,人们总会变着花样地过着日子,以饱满的心情迎接未来,哪怕是象征意味,悲剧意味浓厚的秋天。
每个日子都是可喜的,未来是可期的。
图片
“长年何事不悲秋,今日天涯愁复愁。
故国老槐空寂寂,半天归雁自悠悠。
故知庾信多清泪,何事陶潜亦白头。
前日家人带楸叶,求身强健更何求。”宋 · 晁说之《秋 》
文人多感,喜欢悲秋,更夹杂岁月流淌,人生过半的悲怀。
不过这是人到中年,必然的心境底色。
尤其是漂泊在外,不得休息的人,盛夏刚过,立秋风凉,就开始远行,或经商,或游历,总是为了生活。各种不如意总会盘旋在心中。
但是这种心境的悲凉里,却还有家乡亲人的温馨热闹可供回味。
比如他回忆起头两天立秋,家人们一起戴上楸树叶,祝福他身心康健,那种美好热闹的家常场景,冲淡了他旅途的忧怀。
是的,奋斗是为他们,也是为他们爱着的自己。
那庭院中依然翠绿的楸树,那拿在孩子们,家人们手中,一簇簇叶子,一枝枝精心做好的楸叶花簪,那笑声和祝福声,也化作此刻最柔软的心田吧。
图片
“折枝楸叶起园瓜,赤小如珠咽井花。
洗濯烦襟酬节物,安排笑口问生涯。” 南宋 · 范成大《立秋二绝 其二》
立秋那天,宋朝有各种应节的民间风俗。
戴着楸叶,吃新秋的第一个瓜,用井水泡红豆,或吃七颗,或者十四颗。
为什么要这么有仪式的过节呢?
实际还是强调防病强身。
比如楸叶是可以治疗夏秋的疮疖和皮肤溃烂的,立秋的井水,清洁冷凉,消暑清肠胃,而红豆则是祛湿的良品。这一套操作下来,强调驱除暑热秋燥,利湿排毒。
用最好的状态迎接秋天。
这是立秋节气的生活之美。
明朝宫廷依然流行立秋戴楸叶。
晚明大太监刘若愚的《酌中志》有“立秋日戴楸叶,吃莲蓬、藕,晒伏姜,赏茉莉、栀子、兰、芙蓉等花。”
不过戴楸树叶立秋迎秋风俗,到了清朝,就淡化了。
其原因是,一,宋明两朝的汉族节气节日传统,在清朝压制了,至少不再有宋朝那种崇尚四时簪花带叶的审美风俗,二,医药这块有更多的方剂膏药产生,三,食物这块更多样。
图片
“马乳蒲萄哈蜜瓜,吴侬一倍斗繁华。
街头不复簪楸叶,但买山塘菋莉花。”清 · 朱彝尊《七夕词六首 其六 》
这是清朝朱彝尊写的立秋和七夕诗。
市面上有马乳,葡萄,哈密瓜,江南地区比从前更繁华。
只是街上不再有人在立秋时节戴楸树叶子,我喜欢茉莉,就买茉莉迎秋过七夕吧。
朱彝尊是明末清初人,横跨两个朝代,经历过江山激变和动荡。
明朝的立秋戴楸树叶的风俗,在新朝已然消失,当然此时男人剃发,也不适合使用簪子和花饰。
也许闺阁中的女性还保留着这一风俗,但是缺乏整体的氛围,慢慢这种习俗就消失了。
图片
但是楸树迎秋的寓意还在。
你若看到路边青翠明净的楸树,那树叶招展,也会给你带来不一样的秋之心情吧。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图片来自网络。